本文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 “分享图书经验”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希望对需要 “分享图书经验”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一、前言在很多年前,教师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儿童的口头语言和经验对阅读启蒙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1908年,Edmund Huey就利用学生的语言和经验来让他们描述图片,提出了一种成句教学方法。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很多教育家都提出要使用基于学生自身语言经验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到了六十年代中期,研究人员和教育学家们仍在继续寻找最佳的阅读教学方法,他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语言习得和阅读过程中心理语言学的一些本质问题,而最终的研究成果就是“语言经验教学法”。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这种方法开始在全世界广为使用,而且逐渐发展了很多分支,应用于对不同学生的教学。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基于同样的理念,即儿童天生就有学习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而且应该用于培养他们阅读识字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语言经验教学法的倡导者们希望能够利用学生们的经验来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这些经验,学生们可以在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之间来回转换。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们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对读书识字产生兴趣,并最终能广泛,深入,流利地进行阅读。
二、“分享图书经验”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分享图书经验”属于“语言经验教学法”的分支,起源于新西兰,综合利用到学生的语言学习经验,让他们在语言启蒙时期的阅读经历也能像他们听喜爱的故事,诗歌,歌曲时那样愉快。这种教学方法在美国使用非常广泛,目的是通过儿童天生对故事的敏感和其它一些与故事相关的语言活动,来建立儿童早期的语言经验。目前在中国的大部分语言课堂里,教师和学生都是各自手拿教材,学习课文,缺乏一种“图书的分享”。而“分享图书经验”顾名思义,就是全班或者是一个集体共同来体验一本书,一个故事,共同学习。本文试图介绍“分享图书经验”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以期对我国的语文教学和外语教学等语言教学有所启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分享图书经验”教学法在大多数的阅读教学中都有使用,非常灵活,既可以作为一个综合全面的教学方法单独使用,又可以补充支持其它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阅读,开始阅读体验。使用对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当教师想要让学生关注同一篇文章或同一个故事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分享图书经验”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