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论文源代码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编程文档 > C/C++ > 正文

略论文学语言的视觉性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用户投稿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14/04/07

本文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 略论文学语言的视觉性 ”,希望对需要 略论文学语言的视觉性 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中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图像时代已来临,我们正处于一个从语言文化主导的时代进入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文化呈现“图像转向”,这在文艺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学术界开始研讨文学中的图像问题、视觉问题。图像理念的引入,使得文学创作、阅读、鉴赏、文学批评均有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归结一点,核心问题就是文学的视觉性诉求。而对文学的视觉性研究,可追溯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迈克尔·丹宁在007小说研究,提出了弗莱明小说创作的观看问题即文学的视觉性问题。而什么是文学的视觉性?所谓文学的视觉性指文学在后现代背景下,文学作品非常注画面视觉问题,强调作品的观看、展示效果。文学的视觉性蕴含在语言、意象、结构等多方面。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的视觉性首要体现在语言的视觉性上。

    1、图像与文字的关系要了解文学的视觉性,必须明确图像与文字的关系。

   1.1图像与文字有区别。从根本上来说,图像和文字在功能上是各有千秋的。从工具和媒介来说,一个是诉诸具象的、直觉的,一个是诉诸抽象的、理性的。抽象的理性逻辑,因果关系、复杂的内心体验是很难用意象形态的图像来直接表现的。从时间来说,一个是瞬时的,一个是呈现为历史的顺延和回顾的;从空间来说,一个是局限于现场的,一个是可以无限广阔的。在后现代语境下,语言文字向观念倾斜,最终反映思想,影视图像向物质倾斜,最终反映感觉;语言文字是动脑的媒介,影视图像是动眼的媒介。利奥塔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话语受制于理性,与人的理智、普遍性、推论和阅读等相连;而图像或形象受制于欲望,与感性、特殊性、感悟和感知等相连。这里,我们如果不做绝对理解的话,他们对文字和图像特质的概括,大体上是可以成立的。

    1.2图像和文字相联系。语言文字和图像不仅相区别,而且也有内在联系。传统理论认为语言属于理性、抽象,图像属于感性。理性高于感性,语言优于图像。但语言和图像并不截然对立。语言与图像是脱离不了关系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与视觉文化并不是对抗的,因为两种文化的基础——语言思维与视觉思维——不是对抗的,而是互补融合的。当人的眼睛观看一幅图像作品的时候,信息通过视觉传达到脑中。而当我们把这种信息转述出来的时候,我们使用文字语言。那么,在图像和文字的信码之间,就建立了某种可相互转换的联系。就是说,一个图像籍由他的信码能传达给人独有的文字信息。相反,文字也能使人在脑海中建立起图像。“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难道不是一幅绝妙的中国山水画吗?正是图像与文字存在的同与异,才使它们在艺术史上也相依相存。更主要的是,语言文字和图像都与人性相关,文字与理性、图像与感性密切相关,或者说文字引导出理性,图像引导出感性,在这一总体情况下我们不排理性除文字与感性、图像与理性的相关性。比如,中国传统的绘画和书法,从不以逼真的模拟和肖似为追求目标,而追求一种内在的神韵,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或韵外之致,即一种意境或道、理性、绝对永恒的仿拟之像。

    1.3文学本身有着内在的显像功能。文学的视觉化的观点看似不合常理,但“文学的内在的显像性”却使这种观点有了合理性。“文学作品以文字为其艺术语言,其文字与其他用途的文字并无二致,不同的是,文学是以文字来构织一幅幅图像,欣赏者也是通过文字阅读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这种内在的视像,是文学的特殊性质。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窥意象而运斤”,说的就是在作家心中以文字构成的图像。叙事性作品正是以文字描绘出一幅幅接连不断的图像。”文学的语言固然与绘画和装饰等造型艺术颇有不同,但是文学作为艺术,其作为审美对象的实现,是有待于语言的描写在审美主体的知觉中呈现为内在的视象或图景的。易言之,文学创作的目的则是以内在视象的勾勒与创造为其目的的。文学作是以文字结构成为一个整体的情境,一个完整的画面。

    2、文学语言的视觉性文学的视觉性首先体现为其物质形式即语言的视觉性。语言的视觉性往往通过话语的形构能力诉求而实现。另外,在表面层次,文学语言的色彩化倾向也有利于实现此点。在当代文学中,话语的视觉性导向成为作家创作的有意识行为。文学的话语创造越来越注重塑形的能力,文学文本的时间特性被极度强烈的形象诉求压缩和搅扰,不断地趋向空间造型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话语创造的先锋派的实验,因为“不好读”而被搁浅了,平直、浅露的生活化话语大行其道。文学文本的话语视觉化特征的强化,使文学文本表露出平面化的倾向。历史意义和深层价值的传统文学文本的理想被悬置起来,文学文本的表层价值和社会所指被放大为文学文本意义的全部,丰富的价值内涵和深厚的文化能指终结了。”(本论文由网学http://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