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网学网为您推荐的VB- 论公共计算机教学VB程序设计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公共计算机教学一直是我校教学的重点,以往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基础为教学重点,2009年进行了教学改革,在工科类学生中引入了VB程序设计,目前所有非计算机学生大一第一学期学习计算机基础,第二学期工科类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作为入门语言,VB程序设计的开发方法和涉及到的概念都是全新的,同时也具备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枯燥,乏味的特点,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独立编程的能力,本人根据我校学生情况提出如下方法。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算法设计思想和程序设计能力,因此设计的任务应该满足这两个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考虑学生是否可以完成任务的要求下,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基础VB程序设计课程是工科学生大一第二学期开设,虽然在前一阶段已经学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但是绝大部分学生是没有接受过程序设计方面的训练的,因此,教学任务的规模和难度要恰当,任务过于简单、难度过低,达不到教学要求,任务过于复杂、难度过大,超过大部分学生的水平,使学生经过努力也无法完成任务,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设计的任务应该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使学生觉得这个题目能够完成日常的工作,其主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如何利用VB语言来模拟这一过程。最后,给学生充足的上机时间,程序设计对实际的操作有着很高的要求,实践性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部分,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上机动手操作,才能掌握程序设计的技能和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许多老师在讲授本门课程时都是先讲基本概念,再讲实例。
它虽然是符合教学体系,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在组织讲授内容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地组织教学,如果一开始就把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搬出来,学生不仅不容易理解,还会产生为难情绪,导致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在VB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让学生记住所有控件的属性、事件、方法。但是,仅一个按钮控件就有17个事件、7个方法、43个属性。刚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本来充满了好奇,一下子引入大量抽象的名词、概念,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没有任何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学生要完全理解这些概念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从易到难、逐步深入是教好本门课程的关键。案例教学VB程序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动手能力。目前大部分VB教材中前几章都是介绍对象、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及VB语言基础,然后才介绍程序的建立和运行。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他们在毫无知识背景的前提下,要完全理解这些概念比较困难,因此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容易被挫伤,教学效果不好。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案例教材。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知识点。并且,选择的案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一开始的涉及常见控件(比如文本框、标签、按钮)的案例到后来涉及复杂控件(比如列表框、数据库控件)的案例,从不用编程实现的案例到后来几十条、上百条语句的案例。选用的三种案例分别是,一种是平常课堂讲授和学生上机练习用的,具有趣味性,涵盖一次课知识点的案例,比如“计算器”、“计时器”、“心形移动小球”、“学生成绩排序”等;第二种是学生上机练习用的引伸案例,精心设计的这类案例既包含本次课刚讲到的知识点,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了引伸,用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比如简单练习时三个数比较大小,如果完成后进行多个学生成绩排序的练习。第三种综合案例设计,一般采用综合多个知识点案例对学生进行考察,这种案例比日常练习的案例大、复杂,基本涵盖这一段学习的所有知识点,根据案例的难易程度,学生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以组为单位完成这些案例,每人做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大有帮助。
着力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VB程序设计课程不光是把基本语法基本理论,学会就行了,编程能力的提高是其最终学习结果的体现,但由于学科发展中的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了程序设计在工科授课中的地位有些下滑,各类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对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研究较少,因此现在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普遍较低,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我们针对学习VB的工科学生,应该从他们的实际学习专业为依据,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使编程能力对他们学习其他课程有所帮助,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是提高学生编程水平的关键所在。注意讲授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述而不作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同时,积极运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开展个别化自主学习和小组协同学习,注意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