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网友都进入紧张的学习或是工作阶段。网学的各位小编整理了免费资料- STS教育融入物理化学教学的尝试 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顺利!
STS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教育的缩写.是在学科教育中充分体现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前进中的应用的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文献报道的多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如何在高等学校的物理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在物理化学教科书和文献报道中是缺乏的.笔者研究发现,物理化学学科中具有丰富的STS教育内涵,并且进行了挖掘、加工和整理以及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几年来,在寓STS教育于物理化学教学之中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尝试”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热情利用学生对新开课程、新学章节内容的好奇、注意力集中的特点,在绪论中提出与本课程内容相关、并且综合性强的STS问题,一次设疑,能营造长久的愤悱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例如:“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与电泳实验能选用铜棒作电极吗”这一问题,其中胶体的制备过程中加热条件涉及到化学热力学的水解吸热问题,胶体的制备技巧中,将蒸馏水加热时在烧杯中放入玻璃棒有利于水早沸腾现象的解释,则用到表面化学中的开尔文公式,选用铜棒作电极,属于电化学中电极的正负与阴阳极的对应关系和电极反应及其产物的判断范畴,而电极产物则直接影响到电泳过程中两个电极界面移动距离的大小与胶体粒子的聚结不稳定性等,与2个学期的4章教学内容相关.
帮助学生树立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意识对某一个STS问题的说明,常常需要多个知识点.例如:“解释为什么通常用KCl或NH4Cl、NH4NO3作盐桥”,既涉及离子迁移数的内容,又与液接电势、盐桥的作用原理相关.有利于学生将众多内容有机地加以联系,而不是孤立地、机械地、零散地知识堆砌式的学习.解释“花样滑冰冰刀宽度、体重一定,冰温多低易滑出好成绩”,可以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一章的克拉贝龙方程和相平衡一章水的相图角度进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综合应用意识的树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媒体每年都有因“爆炸极限”意识缺乏而造成人身损害事件的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相关安全的教育,才有可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和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例如:“垃圾堆旁防明火,燃气泄漏防电火花如打手机和开抽油烟机”,是在化学动力学“爆炸极限”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的STS教育问题,有了此类和生活相关的知识基础和安全意识,学生就具备了将其普及与宣传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