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网学网为您推荐的免费资料- 对话共鸣德育模式的时代意蕴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一、共振原理:构建对话共鸣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共振是自然界中常有的现象,物理学中,共振指的是当策动力的频率跟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或相等时,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振幅f随策动频率ω、固有频率ω0、阻尼系数β变化的公式为:
f=f0(ω20-ω2)2+4β2ω2上式表明当阻尼系数β为0时,策动频率ω等于或接近固有频率ω0时,振幅f将趋向于无穷大,这就是共振原理。
在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中,当对话双方对话的德育信息和“道德图式”相同或相近时,能激活或唤醒其已有的道德图式并产生“共振”[2],达到道德教育的最大效果,这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对话共鸣德育模式。
二、构建对话共鸣德育模式的原则1·独立性原则对话共鸣德育模式中的对话方均以“人”的身份出场,人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尊重。个体在对话中人格独立,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独立判断、独立行动,并独自承担道德责任。以人为本是对话共鸣的前提与基础,主客体之间人格平等、独立,不是附属关系、隶属关系、上下关系,唯有主客体之间人格的独立、平等,受教育者才有可能作为完整独立的主体投入到对话过程之中,才能敞开心扉,与教育者积极交流,唯有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全身心对话,才能使个体自我沉浸在对话的语境中,展示双方道德伦理,碰撞双方的伦理“冲突”,“异声同啸”,渐次达到最高层级的道德共鸣。
对话就是人格的独立性、主体性在社会交往中的呈现。
2·层次性原则人是个性与共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人不仅具有共性,而且还人人都具有的个性。每个个体都具有自身的认识、情感、行为和“道德图式”,因此,在德育场中,只有当德育场传播的德育信息和规范要求与接受者的“道德图式”相同或相近时,才能激活或唤醒其已有的道德图式并产生“隐性共振”[4]。因此,对话语境的设计要层次化,让各种道德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相应的“策频率”,以引起各种道德层次的学生的道德“共鸣”和“共振”,不断“同化”各类学生。
3·生成性原则对话共鸣是“目中有人”的德育方式,对话中的人不仅具有知性和理性,而且具有情感性;不仅具有共性,而且具有个性。生成性思维中的人不是确定不变的、已有定论的人,而是总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人;不是过去和未来的人,而是实实在在的现世中的人[5]。
对话共鸣式德育不只是一种对话过程,而把个体对话文本、语境、情感、态度、信念、共鸣排除在外;不会用同第2期张祖华:对话共鸣德育模式的时代意蕴·273 ·一的标准去裁减个体的差异;不会把人的暂时的表现看作不变的特性;不会只盯着个人的过去,而对现在一个个鲜活个体的生成状态漠不关心。现实的德育生活千变万化,新的德育问题不断生成,唯有转换我们的德育方式,回到现实生成的德育活动中来,采用对话共鸣德育模式,对话共鸣也许不是解决德育问题的唯一方式,更不是最佳方式,但她却是迄今为止最切合人性的方式,因为她意味着独立、尊严、平等、求同存异。
三、构建对话共鸣德育模式的途径德育方式由单向传输转向多向互动,而对话无疑是实现多向互动的最佳形式。对话是探索真理和认识自我的途径,对话是真理的敞开和自身思想的实现。
真正的对话,是主客体之间经验,思维和情感的交流、碰撞、协调、融合,并产生共鸣。构建对话共鸣德育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
1·师生之间的对话“对话是探索真理和自我认识的途径”,“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有学者甚至将之推至“教育即对话”。教师要姿态平等、谦虚地与学生对话,既不能忘了自己传道、解惑的作用,也不要忘了知识分子不耻下问的秉性。对话中双方均以“我”的身份登场,切不可盛气凌人、滥用职权。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中,要将自己视野放诸于学生生活世界之经常变动的空间,随着学生生活与成长轨迹不断移动,从中寻求对话的话语、主题和素材,寻求最佳的对话切入时机,将自己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又在对话中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实现师生生活世界的相互接触、交流、碰撞、共振、渗透、融合与发展。师生间平等对话,教学相长,各种经验与思维交流、汇集、碰撞、共鸣、协调,通过认知、反思、质疑与批判四个环节[7],逐步吸收、创新并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认识、价值观等,从而获得自我超越。正如弗莱雷所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2·生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学生之间有着相同的身份、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之间的对话更容易获得各自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产生共鸣,从而建立起自身的内心世界。本文所属栏目http://myeducs.cn/deyulunwen/
对话共鸣德育模式鼓励学生之间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彼此沟通,共享知识、经验、智慧、情感和生活的意义。
其实,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与另一个声音对话,我们就在对话中活着,从一定意义上说,对话就是生存,生存就是对话。因此,同学之间的对话要敞开心扉,相互叩问、聆听,通过营造对话的语境,寻找对话的共同点,领悟生命的真谛与生活意义,超越现实,共同构建更加完善、更富人性的美好生活。
3·教师间对话教师间对话有利于资源共享和智慧的碰撞、共振。
“真理不是产生和存在于某个人的头脑里的,它是在共同寻求真理的人们之间诞生的,是在他们的对话交际过程中诞生的”[8]。教师间要通过对话切磋教艺,启发思维,超越自我,理解他人,达成共识,形成新思维。教师间关于学科对话的阻隔,问题在于各自认知模式、理论取舍和价值判断不同,这就可能使得对话在意义实现过程中,较多地伴有某种程度的阻隔,这种阻隔,与其说是对学科相对陌生,不如说是对本学科经验世界的固守。因此,教师在相互间对话过程中,要转变思维,超越自我,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节拍,达到对话共振境界。
4·师生与实践的对话德育生活化已经得到了广大德育工作者的认可,德育内容从过去脱离人的生活向生活回归。个体德性来自活生生的生活实践,来自真实的人与人的的交往。
人在生活世界中学习、创造、收获,人在生活实践中生成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更需注重道德行为的实践,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因此,要把个体德性的生成置于真实的生活实践之中,真切地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在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中,在真实的人与人的交往对话中,呈现个体的道德观念,开拓自身的道德视阈,启发自身的道德思维,提高自身的道德智慧,形成道德生成。个体通过道德实践,把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动,最终达到知行统一。(本论文由网学http://myeducs.cn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