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学网免费资料为您提供 对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参考,解决您在 对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学习中工作中的难题,参考学习。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包括德性养成、行为养成、习惯养成、心理养成、人格养成等内容。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包含了专业知识、道德品行的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交际沟通能力、职业素质等的养成。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 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的道德发展模式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 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 这告诉我们 1、 道德发展是可能的;2、 道德发展有一个从低向高的过程;3、高层次的道德可以兼容低层次道德,换句话说道德发展的高低取决于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科尔伯格的理论其实为我们进行持续的养成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二、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和自治区政府向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做了大量的投入,但由于起点低、底子薄,和先进省区相比,南疆地区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是相对滞后的。 表现在养成教育方面,主要体现为由于教育观念的滞后,中小学的养成教育没有被充分重视, 这为大学阶段的养成教育提出了更多的内容。
1、 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文明与传统习俗之间的文化冲突相对突出南疆地区以农牧业为主,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 80%以上来自农牧民家庭。 南疆以维吾尔族为主体民族的农业社会在其特殊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风俗文化影响下形成当地特有的道德习俗机制,这种机制有其合理性和稳定性,同时在社会各个层面的现代化进程中也表现出与现代社会各种道德、 管理秩序方面存在着软性冲突。
2、民族个性和心理影响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理解程度法律法规是一个社会对社会所有成员行为进行规范的准绳,纪律是维护一个组织顺利运转的必要保证。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 南疆大多数少数民族表现出乐观、奔放、热情的性格特征,而在情感上易表现出重情义、轻规章的倾向。 这对在现代管理理念中用规章制度进行学校管理的理念在南疆的个层次学校的推行带来一定的困难。
3、“四个认同”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构成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南疆地区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势,在各族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注重“四个认同”的教育,民族团结的教育成为养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内容的教育贯穿在各个教育阶段的养成教育中,并在各个教育阶段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内容。
4、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健康心理的养成需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和众多高校一样,在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新疆的众多高校,包括最西部的喀什师范学院都已经在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但在认识上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健康心理培养的重要性、 必要性缺乏认识,对正常的心理辅导工作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5、部分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个人发展动力不足南疆地区由于发展相对滞后,大学生在的就业观、择业观相对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还相对保守, 再加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 职业理想教育不规范致使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后目标模糊,缺乏前进动力。
三、对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的思考由于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和上述养成教育的现状,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对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要有特殊的内容,采取更切合实际的做法。
1、内容上将 “四个认同 ”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贯穿教育始终“四个认同”教育是在新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 146-改革与开放2011 年 1 月刊的重要内容,而更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把意识形态的宣传以多种形式互相渗透。 地处南疆的喀什师范学院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进行“四个认同”和民族团结教育,并把这项教育延续到毕业生离校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在方法上以加强法制教育的他律入手,最终实现道德自律养成教育是一种习惯教育,习惯来自于规范。 在整个社会还没有达到完全做到道德自律的情况下, 以法规教育的他律入手进行规范教育时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内容。 在德育教育中加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规教育应该构成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法规教育的他律入手,逐步培养良好的习惯,以法规的形式将行为规范起来,最终实现道德自律。
3、注重培育全员育人的养成教育氛围,拓宽养成教育目标。
南疆高校对各族大学生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始终不能放松。 规范的社会化行为有助于大学生迅速地融于社会生活,在新旧文化冲击下,各族大学生接受的道德规范、公德规范教育也良莠不齐,这就要求我们拓宽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目标,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目标,高校各个系统齐抓共管,努力培育全员育人的氛围,让养成教育从课堂走向操场、食堂、宿舍、学生社团。
同时家校联系在学生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在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也日益凸显,南疆各少数民族中的敬老、尊老意识在民族文化中保存地较为完整,通过家校联系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4、 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尤其要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维吾尔族是一个非常尊师重教的民族,教师在民族中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养成教育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因而尤其显得重要。 身教胜于言教,一个学校的师德师风教育、教风培育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