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为需要免费资料的朋友们搜集整理了 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特征的分析研究 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一、研究目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是以中小学一线教师队伍为主体,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它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修养,推进新课改顺利实施的关键途径。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议》中的第23条明确指出:广大教师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参与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发表了大量科研论文,这对于促进校本教育科研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有什么特点,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通过反思以期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积极健康发展。
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发表的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维度,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了解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内容以及其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分析其研究中存在的优势以及不足,探寻适合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思路、方法、途径,希望能够揭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特点,为广大教师改进教育科研活动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1.研究样本的选择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旧版)中以“工作单位”为检索项,分别以“中学”、“小学”为检索词,以2008年发表的文章为目标,根据等距抽样的原则,选取每页面第一篇文章, (有些页面的第一篇文章不符合检索要求,如第一作者是某高校的教师,这样的文章不予收录)依次选取样本文章,即每十篇文章选取一篇,检索出中小学教师作为第一作者所写的文章300篇,其中中学教师所写150篇,小学教师所写150篇,作为本研究分析的样本,按照22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建立了如表1、表2所示的内容分析类目表。
2.研究编码设计本研究根据有关教育研究理论及对样本文献的阅读,将中小学教师所写的文章分为两大类进行编码设计。一类是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内容;另一类是中小学教师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关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内容,我们将其分为教育管理和教学两个大的维度,其中教育管理又分为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两个分析类目,教学维度又包括教学指导、教学评价、课程知识、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技术六个分析类目。为了使这些类目清晰、明确,分别对这些主要分析类目进行了操作性定义:
学校管理,指立足于学校实际,寻求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理念、策略和途径,包括校本教科研的理念、策略,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学校文化的建设等。
班级管理,主要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保证班级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对影响课堂系统的人际关系(师生、生生之间)、课堂心理气氛和学生问题行为等因素进行处理、协调的活动,也包括教学管理以及学生对班级实行自主管理的指导。本文所属栏目http://myeducs.cn/xiaoxuejiaoxue/
关于中小学教师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这一向度的编码分类主要有: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叙事研究、行动研究、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在此也给出这些主要类目的操作性定义:
叙事研究,主要是指教学叙事,指教师将自己的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
调查法,是指教师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通过运用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本文中的调查法主要指的是问卷调查法。
经验总结法,是教师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后,设想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按照方案行动,并评价自己的行动效果,再根据自我的评价调整自己的问题、设想以及行动。
教育实验法,这里指的是自然实验法,是为了验证某种教育理论或者某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在不影响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下,充分地控制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由于一项完整的研究往往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就研究方法自身而言,一种方法中也会包括多种子方法,如行动研究可能会用到观察法和调查法等,所以,在对研究方法的数据统计过程中,我们采取“抓主要,放辅助”的方式,选取每篇文章中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登记。(本论文由网学http://myeducs.cn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