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网友都进入紧张的学习或是工作阶段。网学的各位小编整理了免费资料- 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顺利!
一、高校德育过程及其实效性的基本内涵所谓德育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它既是意识运动过程、人的主体性生成过程,也是德育内容在运行中演变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导向和调控,从各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的过程,又包括受教育者能动地接受教育,及其自身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德育过程,是学校根据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学校德育的要求和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要求,遵循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在学生现实思想品德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多种教育影响,促进学生自身思想矛盾的发展、变化,从而逐步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观、人生观、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所谓实效性,是指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是实践活动结果对于目的的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亦即实际效果问题。人们对任何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感知与评判,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据是这一实践结果的有效性。人们对实践活动效果的追求,其落脚点也正在于实践活动结果的效用上。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德育实效性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德育的实际运作对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它既是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是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通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德育的实效性还表现在德育的效率上,即以一定的人、财、物、时间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德育的效果、效率、效益共同构成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
就高校来说,其德育过程的实效性体现在德育过程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这一关系上。它在本质上是。德育过程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价值属性,是指德育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诸教育要素的效能,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特性及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德育过程论是德育理论的核心。将高校德育过程纳入高校德育整体的视野中,分析其实效性低的成因,探索增强实效性的对策,对于扭转德育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减少盲目性,切实贯彻“以德治国”的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一)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内部原因1.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1)对高校德育定位的认识存在偏差。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认知、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过程。然而,在我国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在知识与道德之间、智慧与德性之间却出现了明显的分界。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教育轻思想引导,人为地把德育从教育中分离出来,使德育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应该指出的是,学校传递知识给学生,训练他们具有就业技能固然重要,但这不是惟一目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做人的要义。高校对青年学生的道德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对德育的忽视恰恰是人才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2)对高校德育过程内容与任务的理解存在偏差。聚焦当前的高校德育,其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高校德育把道德仅仅理解为具体的目标或某个结局,往往制度化地误导人们把外在的规范当成内在的道德尊重,把道德手段化、工具化。这种“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塑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在诸如此类的认识误区的支配下,愈是强调道德,就愈构建不起来。
2.价值取向方面的原因高校德育的整体价值取向,是指德育工作的追求目标和基本的价值选择,它直接影响着德育实践的实施重心和实施方法,与德育的实效性息息相关。实效性低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原因主要为:
(1)德育过程的泛政治化倾向。首先,重政治教育轻道德教育。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忽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学校德育工作者习惯于以政治的尺度来衡量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培养与评价的问题,当做政治问题来解决。例如,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当做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或者干脆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视为政治上进步的表现,将学校德育狭窄地理解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真正实现道德的育人功能,影响了德育的有效性。
(2)德育过程的功利化倾向。一个时期以来,高校德育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总是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性与反复性。功利化倾向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社会需要什么,德育就抓什么,从而过分突出德育的外在功能———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德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这种关注点的偏离,直接影响了高校德育的效果。此外,这种功利化还表现在缺乏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忽视学生的心理水平和接受能力,致使德育步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