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网学网为您推荐的免费资料- 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一、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一)政治思想和法制观念方面大部分教师能自觉地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等方面,表现积极,得到95%的调查对象的认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方面,被调查的学生,70%的人认为教师做得好,26.5%人认为做得较好,2.9%的认为教师在学习执行政策和遵纪守法方面存在不足。
(二)爱岗敬业与奉献精神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78.6%的教师认同“既教书,又育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这一观点。7.5%的教师认为天天与学生打交道没意收稿日期:2008-03-10思(座谈显示这种观点多数表现在中青年教师身上。),3.2%的教师认为自己只要完成了“教书”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自己应尽的职责,至于除此以外的事情,应该由其他做这方面工作的同志来完成,把重要的育人职责淡忘了。在学生的调查中,69.7%的人认为教师有较好的爱岗敬业精神,268%的人认为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一般,3.5%的人认为教师在这方面还存在问题。对授课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5.9%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很满意,60.8%的人表示满意,28%的人表示基本满意,5.3%的人表示不满意。对教师教学质量不满意表现在:(1)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上课照本宣科,只图完成任务,责任心不强,教学效果不能保证;(2)备课不认真,有些用多年的讲稿,知识更新少,面窄,很难讲深讲透;(3)年龄稍大的教师,用方言讲课,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听课情绪。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奉献精神有所弱化。调查中,89.8%的人认为多贡献,多得利是应该的,11.2%的人为多贡献,少得利是教师的职业精神之所在,65.4%的人将经济收入列为个人接受工作的首选条件。调查中,34.8%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坚守教师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方面淡化了。
(三)对待学生与治学态度方面在调查中,58.2%学生反映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但在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方面,20.6%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能严格要求,并能以身作则;42.8%的人认为,有要求,但不抓落实,任其自然;29.8%的认为很少有要求;6.8%的人认为要求严格,目标明确,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抓落实。对授课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68.2%的教师只能叫出班级部分学生姓名;26.5%的教师能叫出所授课班级学生姓名;5.3%的教师叫不出所教班级学生的姓名。
在与学生交流方面,38.7%的学生认为教师能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46.9%的学生认为教师一般不主动,除非学生向他请教问题;11.4%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与他们交流;调查显示还有3%的学生叫不出任课教师的姓名。38.6%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研究,不关心或者关心得很少。
治学态度方面。大部分教师能治学严谨,以身作则,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调查中,89.6%的教师认同“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这一要求,并践行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68.7%的教师备课认真,除钻研教材外,还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3.4%教师偶尔阅读或者基本不读参考资料。教学方式方法方面,38.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新意,生动幽默,令人满意,42.4%的人认为一般,27.2%的人认为呆板无新意,听课索然无味,2.8%的人认为太差不想听(有些反映的言语还非常尖刻。当然学生反映的这些情况,有些学校很重视,并对任课教师及时作了调整。)
(四)协作精神方面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教师在团结协作方面,总体是好的。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能够尊重、关心他人,团结协作。调查结果显示,82.5%的教师认为教师之间能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人际关系较为和谐。83.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精神风貌较好,自觉关心学校,维护学校声誉。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教师职业理想有世俗化倾向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才能模范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近年来,由于在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方面的力度不大,加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急功近利的目标常常淹没了理性精神的培养,导致了理想情操的弱化,实利物欲的上升,道德水准下降,做事漂浮,生活上追求安逸与舒服,工作上得过且过,满足于混日子。淡化了远大理想的追求,有的教师评上了高级职称后,万事皆休,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大不如前,有的甚至摆资格,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亵渎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二)敬业精神有下降的倾向一是少数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有所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负担过重,忙于应付,另一方面学校对强化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所忽视。二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够,影响了教学相长。一些教师除上课之外,很少与学生接触,很少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课也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很少将德育的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育之中,很少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三是重科研轻教学。由于职称的晋升,在较大的程度上是以科研成果和科研论文为依据,课教的再好,科研成果和论文没上去,可以说职称的晋升很难实现。而授课质量不高,未必就明显影响职称的晋升。这样,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对教师起了导向作用。
(三)师生关系存在庸俗化、功利化的倾向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纯洁的体现,也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这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但是少数教师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加之对媒体倡导的师生平等的片面理解,将社会上一些的不良风气带进了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酗酒、赌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的师生关系成了功利关系,在学生入党、考试、选拔学生干部、就业等方面,对关系好的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在学生中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四)行为方式的功利化倾向教师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员,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由于受当前社会生活中追求物质利益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有的教师把等价交换的原则不适当地运用到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工作中,表现为“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没钱不干”的单纯的雇佣思想,那种“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的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在慢慢淡化,影响了教师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一)加强领导,完善师德建设体系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的工程,学校要建立和健全工作机制,在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狠抓政策的落实。同时要工作重心要下移,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工会、学工部,共青团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构建学校各部门、单位齐抓共管,教师、学生广泛参与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体系。
学校各级领导应加强同广大师生员工的联系,深入下去,及时掌握和了解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强化管理,切实将师德建设落实到教师管理的政策导向中首先我们应该充分相信教师的自律和内省,大学教师是一个有觉悟、自律精神很强的群体。长期以来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形成了爱岗敬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求真务实,治学严谨的科学精神,闳放豁达,合作兼容的团队精神,这些都是师德建设的宝贵财富和思想基础,应予以发扬光大。其次强化管理要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作为师资管理的日常工作来抓。把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的职务评聘,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和津贴分配结合起来,使师德建设的指标由“软”变“硬”。对在教学科研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严重失职造成不良影响的,违反教书育人有关规定的,出现有失教师身份并在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言行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把严格要求和关心教师密切结合起来。加强师德建设,不但要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而且要帮助教师创造达到这些要求所必备的条件。这就需要学校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出发,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把师德建设工作同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时刻把教师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中,关心、理解、体贴教师,把师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好事,为教师创造“多用武之地,少后顾之忧”的实际工作之中。通过细心、周到、优质、高效的各种服务,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提高师德建设工作的实际效果。为此,学校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一定要注意倾听教师意见,改进工作作风,深入教学第一线,发现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及时加以解决,学校的后勤服务部门,应改善服务态度,努力为教师的工作、生活提供优质服务。工会、教代会要依法维护教师的权益,想全局、议大事、办实事、多为职工排忧解难,多做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使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之家。
(四)与时俱进,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给师德师风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它要求教师的师德必须具有以身立教的风范,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更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优秀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去陶冶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这些要求都需要我们认真地探讨和研究,同时要拟订出既保留师德师风的优良传统,又与新时期社会经济相适应的师德规范。使广大教师都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工作,应该把它做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崇高事业来做好。综上所述,从赋、比、兴的写作手法的运用,从映射到折射表明了文化意义附着于词语本义的一个明显的递增过程。正如萨丕尔所言,“从根本上说,语言具有的就是一种文化功能而不是什么生物遗传功能。”(Sapir,E Language a cultural, not a bio-logically inherited function, 1949。)当代许多语言哲学家认为,语言与现实的关系,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离开了文化及其所承载的意义,语言将一无所有。文化的每一个层级,也无一不与语言发生关系。伴随文化的发展,不同的语言建构出了自身的疏离度(distancing)递增模式;解构出若隐若现的暗含主题;再现了合理内核“和”的文化底蕴;呈现出“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核差。
参考文献:
[1]黄仲文.加拿大文学作品选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M].长沙:岳麓书社,2001.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顾子欣.英诗300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