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为广大网友收集整理了, 关于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黄山市屯溪第四中学余南民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管理等种种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过程的思想品德和人生观教育的整个过程。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养成教育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新时期又赋予了新的要求,以下是我对养成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所担负的任务中着重强调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这几个“学会”都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面。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深远影响;思想道德素质是通过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而道德行为又是和道德习惯养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身体、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体习惯、卫生习惯及适应环境、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将会对一个人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一个民族多数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还是评价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准,因此,养成教育更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作为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和初中学校的管理者,我深切地感受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而凸显出来的很多问题:部分家长外出务工,无力管教孩子;个别家长醉心于交际,无心管教孩子;还有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懂……导致一些孩子无所事事,迷恋电子游戏,不懂礼貌,不守规矩,自觉性差,惹事生非甚至为所欲为。同时,一段时间以来,在升学的压力下,部分学校片面追求成绩,一味地强调读书学习,忽视学生各种好习惯的养成,结果一些不良习惯乘虚而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究其原因,我认为与对“养成教育”的忽视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我校实施养成教育的做法和成效“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这里我们所倡导的“养成教育”,其本质就是我们常说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就是通过规范青少年的日常行为,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健全他们的人格,为他们立足社会、融入社会、求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每学期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有计划、有方案、有目标的活动,现举两例。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活动。初一新生刚从小学毕业跨入初中的门槛,因为年龄小以及相对较好的家庭环境,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纪律意识和集体观念不强。针对这一普遍存在而又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近几年来,我校每届新生开学,都要举行为期一周的军训、法制教育讲座、交通安全讲座等入学系列教育活动。军训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守纪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军训教育学生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严格的训练让新生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军训过程中,教师和教官都很重视对孩子们的引导,及时发现学生中表现好的作为榜样,树立孩子们身边的典型,激励每个学生都成为标兵。孩子们通过几天训练后,会逐渐了解什么是团队,什么是纪律。
军训接近尾声时,通过各班的军训成果演练评出“军训最佳班级”“、军训先进个人”等并当场颁奖。此外,还组织新生观看电影《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组织学生学习《屯溪四中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听法制教育讲座和交通安全讲座。开学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新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纪律和卫生教育,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班风班貌积极向上。针对学校里存在的课间不文明休息、乱扔乱甩垃圾、同学之间吵架打架等现象,我校从2010-2011学年起,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讲礼仪,讲纪律,争做文明中学生”主题活动。围绕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遵规守纪习惯的养成教育,分四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学习启动阶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班会,学习中学生守则、学校日常规范、文明学生和文明班级评选条件等,校团委安排《讲礼仪、讲纪律,争做文明中学生》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并向全体同学发出行动倡议,成立以团干和队干为主体的“监督小组”,课间进行校园巡查,发现问题马上指出。全校各团支部和少先中队召开以“文明、守纪”为主题的班会,并以此为契机掀起“讲礼仪,讲纪律”的高潮。第二阶段:对照检查阶段。每个学生根据第一阶段学习的内容,对照标准,查找自身不足。第三阶段:整改阶段。要求各班认真落实相关制度,彻底扫除不文明行为。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认识不足之处。活动期间,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头,每天早上7:00准时站在校门口,迎接师生的同时检查学生们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等是否符合中学生行为规(本论文由网学http://myeducs.cn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