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为需要免费资料的朋友们搜集整理了 论中国特色的德育概念之研究 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一、关于“德育”的语义分析由于德育概念使用的混乱,学者们不得不从德育本源考察,从德育词汇的语义进行研究,探索德育究竟是什么。(一)汉语中的“德育”词源考辨我国古代有德育事实,但无“德育”这个名词,往往用“教”、“学”、“德”、“道”等词语代替。《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甲骨文中,“德”的本字为“直心”。“直心”,音“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德”解释为“升”,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释“升”为“登”,“登”读作“得”。其意为用力徙前。
《说文解字注》又说:“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这里的“德”即“得”,“得”“德”相通。德的对象和内容是道,“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规则,有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意思。人们认识了道,转化为内在思想感情,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于人,便称之为德。“育”,或“毓”,古文作“胄”,义为养。《易·蒙》上说:“君子以果行育德”。“育德”即“养德”,亦即涵养熏陶品德或培养品德。可见,“德”的基本涵义是指人的合乎道即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社会规范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育”的基本涵义是指培养人的品德,即培养人的善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张忠华:论中国特色的德育概念之研究有的学者对“德”字的来源和演化进行考察,得出“德”的涵义:“它既包含外在的得财获利,也包含内在的得道获义,是一个客观活动与主观提高相统一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得财有道,得权敬德,得利讲义,也就是在获得外在财富、权利、地位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准则以提高自身的生命意义。
也有学者认为,“德”字最早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的卜辞,不过卜辞中的“德”字无道德含义。《说文解字》释德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外得于人’说的是要正直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内得于己’讲的是内心修养,也就是无愧于心”。按此理解,德指的就是道德。“育”在甲骨文中像妇女养育孩子之形。《说文解字》释育为“养子使作善也”,意为“熏陶涵育子弟使其为善”。“育”也就是指道德教育。还有的学者认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这八个字实际上是讲“德”的两个来源:一是从他人那里获得;二是从自己内心的体验上获得。这样“德”实际上是指客观的道德准则在人身上的表现,即人对客观道德准则掌握遵循的程度。可见,“德”不仅没有禁止约束强制的意思,反而是有所得。怎样才能有所得呢?那就需要“育”。“育”
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熏陶涵养;二是被教育者的“自化”。实际上,熏陶涵养是外部施加的影响,即“外得于人”,而“自化”就是“内得于己”。将德字与育字连起来,就是通过熏陶涵养和受教育者的自化而使受教育者有所得的意思。通过词源考察辨析,大家一致的共识是:德育是指道德教育。那么道德的本源词义又是什么?学者们也进行了一些探索。“道德”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如《礼记·曲礼》中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庄子·刻意》:“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韩非子·五蠹》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出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然而中国古代的“道德”与今日之“道德”在意义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辞海》解释“道”字有三种涵义。
一为“法则,规律”。二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三为“伦理纲常”。有的学者认为:“道”与“德”合用,则始于春秋战国的诸子学说中。如荀子说“道德纯备,智惠甚明”,“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况不仅将“道”和“德”连用,而且赋予了它明确的意义,即指人们在各种关系中表现出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原则和规范。还有的学者认为,从词源上来说,春秋之前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乃是“道”与“德”
两个词的缀合,一般是分开使用的。道德的历史演变顺序为:“道”、“德”作为单独概念使用→两者之间产生联系,即“道”是“德”产生的内在依据→ “道”与“德”合二为“道德”一词,即“体道而有所得”,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二)英语中的“德育”语义分析在西方教育史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德育”与“教育”混同使用。17世纪的70、80年代,康德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这是近代以来西方世界出现最早的“德育”(道德教育)一词。1860年英国学者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英语国家,德育(moral education),一般与道德教育同义。英语中的道德(morality),源于拉丁语中的mo, more, moral,i“起初意味着传统的习惯之意”。但自亚里士多德着《尼各马科伦理学》以来,“道德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牵涉风俗、习惯、传统惯例和人品之德性,而是作为一门研究‘遵从完美德性的灵魂活动’———人类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尤其是属于个人伦理诸问题的学问,有了新的涵义”。可见,在英语国家,德育也主要是指道德教育。
(三)必然的结论从以上对“德育”的词源和语义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必要的结论: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这正确地反映了古代德育的含义,也涵盖国外德育的本义。
二、我国现实德育概念的界定在现实中的中国,“德育”是什么?尚无统一定论。且看一些有影响的德育概念。德育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德育即是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87张忠华:论中国特色的德育概念之研究动。”
“德育的实质归根结底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态度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
“德育就是一定社会的教育者运用该社会的品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自觉系统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教育。分析地看,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一切专门培养人的品德的教育。德育也可以叫做品德教育,人们习惯上又叫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德育是教育者将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培育人的德性的教育,亦即通过培养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动机与态度,提高道德实践的能力与素质的教育,谓之德育,一般与道德教育同义。”“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对上述概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问题之一:概念表述混乱。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固有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给某个概念下定义,也就是表述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揭示他所反映的对象特有的内涵。给概念下定义,逻辑学有明确的规则,即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它最邻近的属概念里,并且指出它和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
这句话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被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上述定义中,我们用语法规则进行缩句,即含有主语、谓语和宾语。可以看出,德育是教育;德育是教育活动;德育是品德;德育是系统活动过程;德育是活动;德育是个体内化;德育是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等。这些表述有的存在语法问题,我们暂且不论,但用来界定一个概念就有些不妥。德育“最邻近的属概念”就有活动、教育活动、教育、品德、个体内化和系统活动过程等等,有些根本不是德育最邻近的属概念,“属概念”没有统一,“种差”没有上位概念,更是无法确认。
在笔者看来,把德育看成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是最为恰当的。“教育活动”是德育最邻近的属概念。至于“种差”,由于出现了“大德育”和“小德育”的不同认识,也只有当且仅当解决了“大、小德育”的分歧之后,再去探讨才有意义。问题之二:争论的焦点是“大德育”与“小德育”的问题。上述有关德育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分为两类。前面第1-8条的定义可以归为一类,把德育的外延扩展到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等。第9-13条的定义可以归为一类,属于“小德育”的概念,重点是指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