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免费资料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 论英国和新西兰的职业教育对中国职教改革的启示 ”一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法规及一些相关行业企业的法律法规,构成协调统一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特别在实施程序和具体步骤等方面再补充完善,明确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人才中的责任,深化校企业合作、工学结合,就能开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的新局面。从发展学生关键能力出发,构建高职教育的整体培养目标德国根据经济社会变动和劳动者工作岗位变迁的现实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并把关键能力分解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在国际化与终身发展的趋势下,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评价标准的制定也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中国职业教育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尊老爱幼的传统、诚实守信、注重礼仪等已是我们的人格优势,但当代高职学生在这些方面还较为欠缺,同时国外普遍注重的一些关键能力,如环保、质量管理、职业市场的法规法律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也不足,因此,应继承创新,逐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中职业综合能力的内涵和标准,在培养学生具有合格的岗位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责任心、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行为习惯,掌握一般性职业能力、职业思维能力,使之具有“可迁移的”能力,并不断调整更新,适应国际化、现代化的需求。
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政、行、企、校共同培养关键能力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是以学校培养为主,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未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对学生培养的作用未能显著体现,更没有法律保障。所以我们要理顺体制机制,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培养人才的机制下不断探索,采取措施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转变,构建开放的、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课程体系;充分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了解和接触企业、接触市场,充分感受企业文化,在学生和企业间建立顺畅的通道,从而在强化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将关键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整合培养国内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实践中,普遍遇到缺乏时间和空间,与专业能力培养冲突的难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让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树立关键能力培养的意识,明确关键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点,改变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学生由“受教”个体转变为“行动着的主体”,教师由“施教”主体转变为行动的组织策划者,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让项目贯穿教学全过程,把课堂变为仿真乃至真实的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