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学网免费资料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状况及其原因分析纵观中职毕业生就业市场,从宏观上看,供需基本平衡,就业难的问题并不突出;但从微观上看,供需并不均衡。一方面,“不缺订单缺技工”的问题困扰着许多企业,因而在人才招聘市场上频现多家企业“抢”技术工人的局面;另一方面,不少毕业生抱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业后“跳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折射出目前中职教育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中职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中职毕业生职业思想不稳固,职业素质还存在某些缺陷。中职教育存在以上现象和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教育思想方面,中职教育“职业化”意识不强。中职学校平时只注重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很少注重对学生进行各种职业魅力的展示与宣传、职业内涵的诠释与挖掘、职业思想的引领与培养、职业兴趣的激发与张扬。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由于考不上高中,不得不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对中职学校缺乏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少科学的规划,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专业,而是按照家长的意愿和未来经济收益的高低选择专业。多数学生职业目标不清,职业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职业潜能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其次,在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方面,职业教育特点不突出。中职学校大多数脱胎于普通学校,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分强调文化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大量时间用于文化理论知识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理论学得多,实践练得少;“黑板上开机器、种庄稼”、“纸上谈兵”的现象较为普遍。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教学目标不清,技能训练标准不明。学生学习无兴趣,教师教学无劲头,时间浪费严重,教学事倍功半。学生很难学到过硬的专业技能,以至于毕业后难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再次,在实习实训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中职学校大部分是由普通高中演变而来,实习实训条件普遍较差。一方面实训工位严重不足,致使学生实训时间大打折扣;实训教学水平不高,实训质量难以保证;实训条件与企业生产环境相差太远,实训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企业实习没有严格标准,专业对口难以实现,实习质量目标难以达到;学生实习没有系统规划,实习在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对策和建议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理论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同的特点,理论型人才培养要靠大量的思维训练,技能型人才培养要靠大量的实践锻练。譬如,学习开汽车,需要上车参加驾驶训练,学习游泳,需要下水实践体验,如果只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而不参加实际训练,无论是开车还是游泳都是学不会的。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因此,中职学校只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才能造就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论文由网学http://myeducs.cn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