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学网免费资料为您提供 写作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参考,解决您在 写作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学习中工作中的难题,参考学习。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从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仔细、认真的探索,以期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关于写作教学的理想境界,我们的前辈已有精辟的论述。其中,以语文教育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的教诲最为著名。他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的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笔者认为,叶老所描述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才是写作教学应该追求的最终目的。
一、真情的境界达到“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真情,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感情体验。艺术创作需要灵感,要有激情,需要一种不能不写的冲动。写作是个体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作者按照自己的观察、记忆、感情、经验、词汇及语言习惯来完成的。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当然会千差万别。老师指导学生写作,也不应该用固定的模式或统一的感情去加以限制。否则,就很难有真情,很难激发学生“自能作文”的热情,真情涌动乃是“自能作文”的原动力。另外,表达真情实感,离不开用自己的话来写。学生自己的话,清新、活泼,幼稚中透出灵气,质朴中显出真诚,用自己的平常话语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
二、和谐的境界1.和谐的写作氛围表现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和谐的写作氛围有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它首先表现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教学相长”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写作教学来说,民主教学、师生平等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氛围,是一片特别肥沃的土壤。因为,不管老师有多大的尊严,多高的才华,毕竟是在教学生写作文,得调动起学生的写作激情。学生不会写那些不熟悉、不感兴趣的事,勉强而为,就只有硬“憋”了。到头来,老师认为学生“笨”,学生觉得老师“刁”,写作失去了本来乐趣,成了师生双方的负担。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跟学生商量,商量写什么,命什么题;商量怎么写,怎么表现中心意思;商量怎么改,怎么评。老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写,写好了念给学生听,请大家来分析评论。2.和谐的写作氛围表现在作文要求的简明、宽松上一般来讲,老师布置作文时,都会提出一些要求。这些要求有指导性的、提示性的、限制性的、告诫性的等等。那些过高过严过细的要求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笔者主张,作文要求应该简明、宽松,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宁可低一点,实一点,不让学生感到压抑、束缚。这样,才会做到教与学协调一致,向着“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前进。
三、艺术的境界写作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创造,要想达到“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就应该特别讲究教学艺术。一般的写作教学之所以达不到“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原因主要是采用作坊式的教学方法。在这个作坊里,“师傅”把文章分解成一个一个的部件,再一招一式地教给“徒弟”;“徒弟”依葫芦画瓢,把一个个的部件组装成一篇文章。而这种强化指导写出来的学生作文,老师还要精批细改,这种做法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叶圣陶先生一直反对“精批细改”学生作文,认为那是劳而无功甚至有害的事情,他主张学生要“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然而一些教师却要违背这个教导,坚持“精批细改”。于是,在“精批细改”的负面影响下,写作教学步履蹒跚,进步不大。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于写作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际之想。”当然,这并不是否定老师的讲授,而是说讲授要适度、得法、艺术。应该把老师的“讲”变为“导”,从“多读”和“练习”两方面给学生引导,使学生通过实践“自悟其理法”,逐步走上“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正确道路。在学生走向“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努力中,最需要也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鼓励——鼓励读书,鼓励写作。多读书才能丰富知识,增加积累。在多读之外,更应该提倡和鼓励多写多练。写得多了,练得久了,便会悟出一点道理,形成一些技巧。魏书生老师的学生通过不拘形式的练笔,三年的写作量达数十万字,能写出数十万字,还愁达不到“自能作文”的目的吗?“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个写作教学的理想境界,是一座值得奋力攀登的高峰。登上这座高峰,我们就能看到新的天地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