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免费资料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 用心相呼应以情相感应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关心教育 ”一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投入热情,抱以关心没有中考束缚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师所关心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学生是否在地理课上学会认识自己的潜力、学会承担责任和义务、发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奇妙作用。充满关心的地理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和维系一种充满信任的师生关系,从自己的角度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为了完善学生的世界观,教师需要经常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不否定学生表现出来的任何需要和进步。教师应认真倾听和理解学生,通过多彩的地理知识、丰富的人格魅力和充满激情的地理课堂,将学生吸引到地理课程上来,同时,应像家长一样去关心学生,积极关注他们在课前、课间、课堂内的表现,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学生的举动。只有教师的关心融入感情,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这些浓浓的关心时,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关心、热爱生活,激发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潜心经营,挖掘素材关心生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地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承受力差,地理课程教学,应在教学中渗透关爱,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积极对待人生。例如,汶川、玉树地震的知识,可传达中华民族坚韧刚强的意志;西南旱灾,可以让学生明确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可以帮助学生辩证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当学生们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是运用地理知识去帮助他人的时候,收获的就是对地理学科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关心地理关心地理,就是关心生活。在全球化的今天,信息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多,教师应利用生活中的新鲜事,并将它们和地理课堂联系起来,用于知识的传递和重难点的解决。例如,气候类型及特点是比较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联系实际生活,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联系实际:西南地区的旱灾。关心角度:云南水资源丰富,却出现如此严重的旱灾。
关心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旱灾?关心知识:季风活动的异常。解决措施: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再如,学生很关注火山地震等知识,合理利用学生的关注,可以强化知识的传授。热点问题:地震频发,2012的预言。关心角度:2011年是否地震多发年?关心知识:它们原来都在地震带或构造带上。自我关注:苏州的地震预言。又如,环境保护问题隐藏在地理教材中,关注环境,切实可行。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岛国的消失)、低碳生活。中国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地上河(黄河)、洪灾(长江);大气污染;荒漠化。用好教材、挖掘教材、开发教材,能够发现培养学生关心能力的地理知识还有很多。教师应尽可能地将地理知识生活化,使学生乐于接受,并通过学习更加关注生活、关注地理。3.关心他人这里指的他人,包括自己身边的人(同学、家长、老师等),也包括远方的人(地球上的人口、环境、资源,宇宙空间中的生命物质等)。通过地理课堂,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是对他人的关心,对地球的关注,对宇宙的探索。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给了学生更多交流、合作、竞争的机会。在合作小组的学习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合作过程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空前高涨。小组负责人在了解组员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分工,组员们能够围绕合作主题,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科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手各不相同的学生都能获得各自的展示机会。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合作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做到互相关心。教师在小组合作的巡视过程中,需要对不善言语、兴趣不高的学生予以关注,激发他们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并提醒小组其他成员关心他们、共同进步。地理科学知识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关心、关注他人的能力。(本论文由网学http://myeducs.cn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