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免费资料编辑为广大网友搜集整理了: 治安秩序管理课程教改构想 绩等信息,祝愿广大网友取得需要的信息,参考学习。
多年以来,在公安院校治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在治安专业操作性较强的治安秩序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学过程形式化导致的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好,专业技能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难以快速接手工作。改革专业课程的教学,以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已刻不容缓。
一、课程地位和作用治安秩序管理课程是公安院校治安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是治安专业课程中的主干核心课程。该课程按照治安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要求,以培养学生从事治安行政管理工作能力为目标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在公安机关治安管理活动中的任职能力,特别是培养基层治安部门警察的职业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公安机关基层治安民警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的,并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实践性的要求。
由此可见,治安秩序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治安民警,其课程的操作性要求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治安秩序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基本都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来实现的。近些年虽然考虑到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而加入了实训环节,并进行了课程改革,但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课改的效果不甚明显,课程目标未能真正实现,没有实现预期的课改目的。
二、课程教学现状与结果灌输式教学方式难以实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教学工作者的关注。“有效教学”,简单理解就是“教”与“学”有效果,“教”的有效是指教学活动达到了基本教学目标,“学”的有效是指学生真正学到了东西。
教师必须注重是否实施了有效的“教”这一过程。所谓“有效的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学生掌握了更多、更深的知识内容;二是通过教师的间接推动,学生学会了怎样学习,即不但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而且提升了学习的能力。按照治安秩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基本是70%的课堂教学,主要用于讲解治安秩序管理课程理论内容,30%的实训教学,主要用于学生对治安秩序管理某项具体工作的训练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