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汉源县矿产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阐明汉源县在现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与此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汉源县;矿产资源;开发;对策
因为汉源县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低,找矿潜力巨大,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矿山面临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矿山面临专场关闭。所以,在此,我们在制定汉源县矿产资源开发大计划时,本文通过对汉源县矿产资源现状及开发现状的分析,阐明汉源县在现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与此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矿产资源现状
(一)矿产资源种类较多
截止2008年底,全县已发现金、铜、铅、锌、锰、铁、钴、煤、磷矿、水泥用灰岩、饰面花岗岩、光学萤石、砖用页岩、菱镁矿、耐火粘土等15个矿种,矿产地84处,其中、铅、锌、锰、煤、磷磷矿、水泥用灰岩、菱镁矿为主要矿种。
(二)矿床规模小,分布广
县内共有矿区(床)51个,其中矿床规模达中型的有唐家、团宝山、乌斯河铅锌矿床;椅子山、水桶沟2个磷矿床;小堡饰面花岗岩及阳山坡光学萤石矿床,共有7个中型矿床,其余均为小型矿床。除北西部宜东斜核部侏罗系地层分布区矿床极少外,其余地区均零星分布受地层、构造地质,大致以南北向的108国道为界,东部及南部为震旦系——志留系老地层分布区,铅、锌、锰、磷矿、菱镁矿等重要矿产分布在这一区域内,西部以煤矿、水泥用灰岩、砖用页岩等非金属矿产为主。
(三)优势矿产资源突出
主要为有色金属矿产,建材非金属矿产及化工原料矿产。
1、有色金属矿产。县内有有色金属矿产主要为铅锌矿,现已基本查明资源储量的铅锌矿区达12个,其中小型矿区9个,中型矿产3个,矿石品位普遍较高,矿床具有小而富的特征,适合地方开采。
2、建材非金属矿产。水泥用石灰岩,来源于二叠系的生物灰岩,沙砾石分布于大渡河及流沙河流域,砖用页岩材料来源于侏罗系和三叠系的页岩分布区,这三类建筑原材料,在县域范围内均有较大面积的分布,储量大,适合露天开采,可满足我县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
3、化工原料矿产。椅子山及水桶沟两个中型磷矿区,保有资源矿石量6433.8万吨,只要通过技术攻关,解决选矿难问题,其资源量完全能满足我县化肥生产的需求。
(四)主要矿产的开发条件较好
铅锌矿及煤矿等主要矿产开采、选,资源利用率高,开发利用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优质锰矿易采选,市场畅销,但面临资源枯竭。
二、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现状
(一)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1、基础地质工作:全县已完成1:20万石棉幅、荥经幅区域地质调查,1:5万韩元幅、大树幅、苏雄幅、皇木幅区域地质调查;完成汉源县地质环境调查及大渡河流域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综合调查。
2、矿产地质工作:已提交各类矿产地质报告100份,其中勘探报告4份,详查报告3份,普查报告48份,概查及矿点检查报告45份,基本掌握了我县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经省储量委员会审批可供设计利用的矿区9处,仅占矿产地总数的9%,整体上讲矿产资源勘查程度和研究程度均不高。矿产勘查程度在矿种及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铅锌矿、锰矿、菱镁矿、磷矿、煤矿等矿种的勘探和研究程度较高,花岗石、水泥用灰岩、砖用页岩等非金属矿产的研究程度低。
(二)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1、铅锌矿。是县内的优势矿产,矿产地较多,开采这一矿山的矿山企业达12家,矿石年产量达30万吨,矿石易采选,矿产品经初加工后销往县外,市场需求量大。
2、锰矿。轿顶山锰矿多年来持续稳定开采你,年产成品矿2.5-3.2万吨,矿石质量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3、煤矿。开采煤矿的矿山企业达10家,年生产原煤25万吨,除供应本地居民生活用煤及工业用煤外,剩余部分销往县外。
4、水泥用石灰岩。主要集中在西部二叠系生物灰岩分布区,储量大,易形成规模化开采,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原材料。
5、砂砾石。县域内河道砂砾石较为丰富,沿大渡河、流沙河流域分布,均可露天开采,可为建筑业提供原料。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矿产资源勘查方面,工作成果资料比较陈旧
尤其以有色金属矿产较为明显,多为20世纪70-80年代资料,且勘查工作程度低,已不能适应当前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地勘等相关资料的需要。
(二)重采轻探,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是汉源县矿产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勘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欠缺
目前县域内的开采矿山达十二个,有半数矿山的地质工作程度只达到概略普查或是对矿点直接进行采矿,由地勘单位进行过详查,勘探的矿山数甚少,增加了矿山的投资风险。部分矿山资源的消耗量远大于新增储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矿山面临资源枯竭。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矿种比较单一
除优势矿产铅锌矿外,对其他矿种的开发力度不够,资源的总体优势未得到利用。
(四)部分非金属矿产(饰面花岗岩)资源量较丰富,但矿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种少,档次低,影响产品销路
(五)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部分矿山生产技术落后
采选回收率低,综合利用差,大矿小开、一矿多开、采富弃贫、浪费矿产资源的现象任然存在。
(六)矿山资源开发利用的结构不尽合理
技术结构层次低,采选能力不匹配,矿产品结构单一,加工深度不够,矿山直接出售原矿的现象仍然存在,降低了经济收入,矿山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小矿山数量较多,缺乏整合。
(七)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
部分矿山对“三废”的处理未能达标,超标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废石随便堆放,日积月累,其堆放量越来越大,易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同时矿山开采对植被、土地等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由于缺少资金以及在管理上的缺陷,长期以来,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投入较少,管理方式落后,尚难以实现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八)个别部门对地质找矿工作目标不够明确,在出具相关意见时不够明确,不能准确为政府及科研单位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