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网学 原创论文 原创专题 网站设计 最新系统 原创论文 论文降重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UI设计定制 论文答辩PPT格式排版 期刊发表 论文专题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原创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论文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设计资源 > 免费 > 正文

关于中国当代大学中的矛盾

论文降重修改服务、格式排版等 获取论文 论文降重及排版 论文发表 相关服务
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此外,还提出了‘现代人文教育’一词,它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造成对人性束缚和扭曲而提出的,它追求生动性和社会化。它主张通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来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起校正、平衡、弥补作用的人文精神力量,从而培养完整健全人格的人。”

  二、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实施情况回顾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教育的萌芽,但是那时候对于教育并没有具体的等级划分,直到唐代有了太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它看作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我国古代教育主要是实施人文教育,因为当时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而儒家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仁爱”思想,其主张培养品格高尚、德才兼备、能够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贤人,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天下太平的大同社会。而我国真正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是从近代晚清政府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开始,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从京师大学堂开始,我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实施情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京师大学堂成立初期:注重科学教育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饱受外国列强的欺辱,面对列强的巧取豪夺,我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民受欺凌,看着自己的国土沦丧。为实现强国之梦,清政府开始兴办学堂,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培养实用人才,希望舶来的西学能够救亡图存。清政府创建了洋务学堂,并派出一批留学生,去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而学堂里开设的课程也主要是从西方引进来的实用课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出会技术的实用人才。不可否认,这些洋务学堂确实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工程师。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直到晚清时期,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极力主张下,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成立初期,仍然注重科学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依然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方针。因为清末的新学主要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国家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
  2.蔡元培执政北大时期:主张文理并重,培养通识人才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其间上任了多位校长,都因为人事问题,没呆多长时间就离开了,这期间北大的校风极差,官气很重,学生状态委靡,不学无术,很多教师品格低劣,学术无成就,工作极不负责任。这种现象直到蔡元培校长上任以后,才得到了及时的纠正。蔡元培于1916年就任北大校长,早先留学于德国,他上任以后,立即对北大进行了全方位的整顿。他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他不惜一切代价从国内国外引进学术造诣颇深的大师,他告诫学生说“大学者,乃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蔡元培先生看来,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而不是贩卖知识的地方。此外,在课程设置上,他主张文理并重,培养通识人才。他曾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蔡元培先生这种思想深刻地批判了科学教育所体现出来的实用主义思想。他认为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个体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成为一个人格发展完好的人,因此,大学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通识人才。

   


  3.当代高等教育时期:科学教育占主导地位,忽视人文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重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迅速实现工业化,并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目标,迅速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在如此不切实际目标的指导下,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该时期的高等教育主要以重工业和国防科技门类为主,课程设置以开设科学技术课程为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学首页 | 原创论文 | 计算机原创
版权所有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