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网学 原创论文 原创专题 网站设计 最新系统 原创论文 论文降重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UI设计定制 论文答辩PPT格式排版 期刊发表 论文专题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原创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论文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设计资源 > 参考免费 > 正文

关于从期待视野的视角论“90后”大学新生文化休克现象

论文降重修改服务、格式排版等 获取论文 论文降重及排版 论文发表 相关服务


  论文摘要: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前,往往怀着各自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但在进入大学后,诸多大学新生会出现文化休克现象,具体表现为对大学集体生活、人际交往、学习活动等方面的不适应。从期待视野的角度看,个人成长环境、校园文化、价值观、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是产生文化休克现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90后”大学生业已成为目前大学教育的主体,文化休克现象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需要具备系统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以便能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并实现自我价值。

  论文关键词: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文化休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逐渐迈向普及化,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2009年以来,“90后”逐渐取代“80后”成为大学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到来为大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传统的大学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高校针对新生开设的大学第一课,一直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面对在诸多方面都与“80后”迥然不同的“90后”,传统的入学教育模式已略显窘态,新时期“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又该何去何从?或许接受美学中的学术术语——期待视野能给我们一个可以释疑的答案。

  一、期待视野下的“90后”大学新生“文化休克”

  “期待视野”是受教育者本身固有的对某知识体系与技能能够传接并相互能动作用的有目的的再生认知总和。它包含自身的心智基础、接受目标和欲望、评价接受标准以及潜在的转化创造力等。简而言之,期待视野就是一种基于自身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及认知能力的对于未来事物的预期和判断。对于“90后”大学新生而言,他们的期待视野则表现在对校园文化生活、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期待,这些期待基于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所了解到的国内外大学的情况并伴随着高考录取的喜悦而来,所以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的期待往往是非常理想化的,“自由、多彩、个性”成了大多数“90后”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
  怀着各自对大学生活的期待,“90后”新生们步入了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在跨入校园后,诸多“90后”新生们却产生了“文化休克”现象。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一词最早是在1960年由人类学家Oberg提出的,是指“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与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这种焦虑在生理上表现为持续不断的身体上的疲劳感、长期的精神压力、失去熟悉的食物和伙伴的不适感、对新环境居民的反感、对自己价值观受到亵渎的不满、对自己的角色产生混乱而感到不舒服、应付环境的无能感等。即为了适应新的文化而产生的令自己迷惑、焦虑、甚至排斥的感觉。
  从大学生源的构成来看,大多数高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各地文化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不同地域的学生们在共同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与新伙伴的不适感、对大学新环境的不适感和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迷惘及无助,这种在相互适应及被动适应不同文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即是文化休克的一种表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地域性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直接造成了新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了各种文化不适应甚至文化休克的现象。从期待视野的角度来看,“90后”大学新生的大学生活与他们的主观期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
  1.对“自由”、“自主”式学习生活的期待与目前教育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
  虽然“90后”大学新生所经历的高考在知识体系上与以往有了较大改变,但在实质上仍为应试教育,所以“90后”大学新生们在高中阶段大多过的是枯燥乏味、身心疲惫的学习生活。在经历了黑色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学首页 | 原创论文 | 计算机原创
版权所有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