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在社会转型和多元化价值时代,学校道德教育既要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基础文明,传承人类社会的道德知识和信念,更要引导学生真实地、负责任地活在当下。“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应作为当代学校德育的一个根本标志。所以学校道德教育要从传统到现代模式重建,以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从学校传统道德教育的特征以及其一元化倾向来分析阐述,并探讨重建新的范式的路径选择。
论文关键词:多元化;道德教育;重建
社会变革是学校的“晴雨表”,学校是社会的“影子”。今日之学校早已不再是“社会的孤岛”,反而,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以及相关的价值信息都能快速融入到学校和学生的生活中。这就需要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现实的、开放的和动态的。但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价值取向“标准化”和学校德育“书本化”的影响,学生在当下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仅仅作为道德生活的“旁观者”或“局外人”而存在,他们并未真正融入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并未与真实和具体的道德事件“相遇”,由此导致其在道德生活或社会学习方面的“幼稚化”和“脆弱化”倾向。不仅如此,学校的道德教育有两种值得反思的倾向:一是“虚无主义”倾向。这主要指学校口头上重视德育,但实际上是以家长评价和社会舆论为指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为出发点和归属,注重学校的“升学价值”,轻视其“育人价值”。二是“包办主义”倾向。主要指学校以简单、机械的知识传递的方式,忽视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内在逻辑,使本应在道德上不断自主发展的学生,长期处于道德的“幼儿状态”。
社会转型和多元化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打破了学校德育的封闭状态,从而愈来愈呈现出开放性、控制性和多维度性等新的特征,进而给学校的德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外面的世界”打破了学生的平静生活,各种非主流价值对学生产生“辐射式”的影响,传统学校德育的自在性、权威性和单项性特征显著瓦解,学校在价值选择和价值控制方面式微。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复杂环境中的道德自主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学校作为文化和道德培育人格的重要机构,应该引领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学校德育中出现的极端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创设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更加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在价值多元下寻求价值共识,在价值规约中寻求价值自觉,在当下和未来的公共生活中有所信、有所敬、有所执、有所守。
一、传统学校德育一元化模式的特征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价值一元化的背景下往往呈现出教育的“自在性”、“主流性”、“单向性”等特征。这也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大一统的社会文化心理相适应,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道德教育的“知性道德”倾向
学校德育往往呈现一种认知的逻辑,对道德的教育生成一种知识化的倾向,而道德教育所要真正实现的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杜威指出:“学校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注重知识化的倾向容易产生知行的分离,鲁洁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知识化的道德教育却从根本上遗忘了它的卑微起源和它对日常经验许多方面未加解释的起源,德育忘了本,忘了它原本来自生活,又与生活不可须臾相离的‘卑微’身份。”知性道德是一种对象化、割裂的德育,其所遵循的知识和认识的逻辑是对真正道德教育的异化。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经常成为一个个道德经验的继承者,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主动的主体生命,“道德告知”和“道德知识的习得”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这种“知性主义”的育人环境破坏了生命的完整性。
2.道德教育的“集体道德”倾向
学校道德教育的集体主义道德倾向,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