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诉求,也是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趋势。如城镇体系中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中包含城市个体间的经济引力和城市群体间的经济作用,这对于具体实践中确定城市群或者城市圈的城市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而由于城市经济学的城市问题的地域色彩特性,就注定在用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案例式教学。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问题离不开对一个个具体城市的剖析,在教学中,应重视分析来自典型城市的经济发展经验,探讨典型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借鉴典型城市的发展经验时,要具有针对性。如城市经营的多种模式中,有以治理环境改变城市的经营模式,如大连;有以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占领国际市场的经营模式,如青岛;有以突出城市特色经营文化名城的模式,如曲阜等。在案例分析中找到城市发展的独特性,在城市发展的独特性中找到共通性——充分利用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不管是制度、土地、传统文化还是创新意识),才能有效实施城市经营。
3.教学内容上突出跨学科课程的专业性和前瞻性
跨学科课程的特点就是超过一个以上的传统学科分支领域之间的联合超过一个学科内部两个分支之间的联合。跨学科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避免将一门学科的东西强加给其他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归根到底是分析城市经济的发展问题。在城市经济学所分析的问题中,按照加里.贝克尔的观点,经济学的作用,只是一种分析方法,即三位一体的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分析方法。宣扬经济学帝国的本位主义,不利于对城市经济问题的客观分析。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经济现象又与自然现象不同,随机因素多,以经济学分析一以概之,无异于以偏概全,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因此,跨学科课程要注重课程自身的独特性、专业性和前瞻性。
4.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创新思维意识
跨学科研究的产生,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方法上,问题教学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手段。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启发式的问题教学是跨学科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有效教学方法。跨学科课程的产生,本身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法带教法,突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给学生知识形成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跨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知识的规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指导学生学会“迁移”思考。
5.教师队伍中要加强青年教师深化跨学科的交叉学习
跨学科专业课课程理论知识涉及范围广,知识面跨越幅度大,因此,对教师要求也高。在现有的人才基础上,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增强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跨学科研究是引发创新的源泉,也是保证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专业性和前瞻性的基础保证。要鼓励感兴趣的青年教师进行跨学科研究,进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项目申报,大力推进跨学科课程的教、学、研统一,建立新型的研究中心和多科学校,进行跨学科教育。如MIT(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形成一种趋势:随着知识的进步和对现代社会如何发挥作用的理解的深入,科学工作者开始对不能用单一学科知识解决的复杂问题感兴趣。即越来越多的不同学术领域的教师和学生一起从事科研工作,他们跨越了传统学系甚至学院的界限而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跨学科中心、实验室以及跨学科计划或课题组等跨学科组织。其中一些跨学科组织同时提供学位计划或辅修科目(学位)计划,从事跨学科教育。
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