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网学 原创论文 原创专题 网站设计 最新系统 原创论文 论文降重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UI设计定制 论文答辩PPT格式排版 期刊发表 论文专题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原创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论文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设计资源 > 参考免费 > 正文

关于数学课堂提问技巧例谈

论文降重修改服务、格式排版等 获取论文 论文降重及排版 论文发表 相关服务


  论文摘要:学贵有疑。课堂提问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也是理性思维深入的标志。数学教学更是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能否进行恰到好处的提问,就成了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通过借鉴、实践、反馈,笔者总结了几种有效的方法。优化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很多,这有赖于广大教师敢于创新,勤于实践,善于思考,精于归纳。

  论文关键词:课堂提问;数学教学;方法
  
  一、提问课堂意义

  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也是理性思维深入的标志。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手段、联系师生思维共振的纽带、开启智慧的钥匙,是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能否进行恰到好处的提问,就成了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
  而数学教学更是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发展思维能力,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正如美国的数学家哈尔莫斯说:“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数学教学应围绕着问题来设计。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极其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数学课堂提问要具有技巧性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有“巧”“笨”之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为了克服满堂灌教学,广泛地使用课堂提问。但由于不少教师缺乏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虽然满堂都是“问”,形式上很热闹,却因许多问题提得不得法,效果不好。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旨在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迫、代替。把握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教师展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画龙点睛之笔。如何改进提问技巧,让“问题和解”真正成为数学的组成部分、成为数学的心脏呢?通过借鉴、讨论、实践、反馈、总结,以下几种方法行之有效:
  (一)曲问。所谓“曲问”,是指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考转个弯,问在此而意在彼,使学生开动脑筋,经过一番思索才能回答。如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时,首先提问学生: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提问学生你能否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再如讲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时,首先提问学生,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什么?我们学习这两部分内容时是怎样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其性质的?你能否利用类比的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形?是否能得出二次函数的性质?该问题和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问后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
  (二)悬问。所谓“悬问”,即通过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出悬念,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的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感。巧设悬念作用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的“愤”和“悱”的状态。运用这种方法要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采用游戏引发悬念、激发兴趣。教师说:如果你把你的年龄乘以2减5后的得数告诉我,我就可以知道你的年龄。学生说21。教师说你的年龄是13。你想知道老师是怎样猜到的吗?在学生的惊奇中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入方程的概念。于是学生非常有趣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递问。所谓“递问”即围绕主题设计一个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前后衔接、互相呼应的问题,使学生步步深入,拾阶而上。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乐于接受。例如在讲解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这一问题时,可以采用这种分层提问的方式教学。首先提出问题:n边形有多少个顶点?这个问题学生容易回答出来。然后接着问:与A点不相邻的顶点有几个?学生通过思考也能会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追问:那过A点有多少条对角线呢?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做铺垫可以不费劲地回答:n-3条。最后教师就顺势诱导,提出下面的问题:那么过n个顶点有多少条对角线?其中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这样的设问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体现了教学的思路顺序、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思考。运用环环相扣的提问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的学习较好地得到解决。

   


  (四)逆问。所谓“逆问”,即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问题与数学知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观念与数学原理不一致的问题。例如在讲解统计中的概率问题时,教师设计了一道游戏性质的数学题:有三个号码可供选择,其中一个号码上写着小汽车,另两个号码上写着是小金猪,你想选中小汽车吗?我拿着这三个号码让你随意挑选。比如你选了一号,我反过来三号看到了是小金猪,为了有较大机会选中汽车,你是坚持选原来的号码还是再换另一个?这时学生会明显地分成两派。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让实验结果来说话。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实验的重要性,养成动手操作实践的习惯,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照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辩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
  (五)涵问。有的老师以为提问得越多越能体现课改的精神,变“满堂灌”为“满堂问”,不仅起不到提问作用,反而干扰学生的思维。“涵问”即找准提问的切入点,对本节内容而言,覆盖本节内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对学生而言,则能开启心智,激活思维,进行深层次的多向思考与探析。学生对于每堂课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想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堂上的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例如在讲解绝对值时,老师导入新课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前面我们研究了表示两个相反的量可以用相反数表示,那如果张强家在学校东边5千米,王刚家在学校西边5千米,如果张强家表示为+5千米,那么王刚家怎么表示?如果张强乘出租车回家需要付车费3元,那么王刚乘车回家需要付多少钱?学生争论是3元还是-3元,教师进一步提问-3元的意义,得出司机要付给王刚3元钱这一与实际生活相矛盾的结论,教师接着说:“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绝对值,然后请大家再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抓住契机,富于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能激发自身的探索意识,既排除了繁琐提问的干扰,又可形成一种多元化、充满生气的交流讨论。
  (六)扩散问。即为不使学生满足于某种惯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其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的追问。例如在讲解了有理数的各种运算后我问“?=1”有的同学回答,1-0=1,有的同学回答100-99=1,2×1/2=1,5的零次幂等于1,有的同学回答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1的任何次幂都等于1,有的同学干脆回答说写不完。能从各个方面用各种方式运算,是变通性的表现。对“?=1”的回答各个同学各有其特点,是其独创性的表现。
  当然,优化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很多,这有赖于广大教师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思考,精于归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积累,以优化技巧的提问,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总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必须注意优化课堂提问这一环节,并使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特点进行,紧紧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情感态度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以课堂提问为契机朝着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懈努力,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学首页 | 原创论文 | 计算机原创
版权所有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