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创新不足。其次,从突发事件处理来看,导生往往对情感困惑、网络成瘾、学习困难等特殊群体情况处理力不从心,遇到学生突发疾病、打架斗殴等事件考虑不周全,解决不及时,应变能力欠缺。
四、实施科学化“导生制”管理模式对策分析
现阶段,“导生制”做法尚未在国内高校全面开展和推广,制度不够健全科学,整个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根据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我们对进一步完善“导生制”,实施科学化“导生制”管理模式做了如下思考。
1.形成“导生制”模块常态化
“导生制”应提升到学校管理层面,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工作。导生工作涵盖选拔标准颁布、工作内容和职责制定、人员选拔、面试考核、培训内容、管理措施、评价指标、奖励措施等方面,是一项持续、连贯而系统的工作。将导生每一块工作进行打包,形成“导生制”工作模块化,实现长效、常态化工作机制。
2.建立“导生制”工作标准化
“导生制”要建立健全导生选聘制度、导生例会制度、导生考评制度和导生奖励制度。在导生的考评上,应坚持量化客观评价标准,而不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评价,导生经考评合格则予以续聘,不合格则予以解聘,考核优秀可评为“优秀导生”,并给予奖励。同时对导生的培训要坚持既定的标准,而不是带有随意性,这样才能按照标准化的思路做好传、帮、带工作,从而让“导生制”一届届地延续下去。
3.推进“导生制”培训创新化
“导生制”常规培训包括工作内容培训、工作能力培训和基本素质具备培训。但在“导生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层出不穷和始料未及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导生的培训力度,给予他们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知识的培训,加强对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充分利用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胜任导生岗位。如以美国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学为例,介绍美国高校对学生进行培训时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比如在处理宿舍突发事件时,宿舍专门设置了多种模拟场景,如21岁以下饮酒、休息时间制造噪音、室友吵架、学生有自杀倾向等,让导生操练。通过情景模拟,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活动结束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