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科学和正确的选择,从而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然而,从实际课堂教学的提问、讨论发言以及课后的作业情况看,当代大学生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知识不多,理解不深,有的学生甚至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和理论知识,应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课堂发言不积极、讨论不活跃;主观想象代替理性分析,盲目排斥,无端怀疑等,出现这些问题不能都归结为显性教育的方法不行,而有些是缺乏系统的知识认知。“概论”课程体系有四大模块的内容:第一模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精髓;第二模块,社会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革;第三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第四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保证,外交、军队、领导核心、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只有在掌握和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确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才能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理论和知识点,更要从深度上挖掘,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科学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真懂真信,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采用课堂规范、统一和系统地进行显性教学是一种快速又节约教育成本的最有效的学习理论知识的路径。“概论”课的实践教学,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理解知识,提升情感,坚定意志的目的。直接的、公开的和适当规模的实践活动可以促进思想相互交流和沟通,事实胜于雄辩,直面现实可以消除主观想象,促进理性思维,提高认识,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在实践性的基础上的统一。
二、充分利用教育教学的心理效应,提高显性教学的实效性
1.利用心理效应,提高显性教育的效果
(1)利用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调整与改变自己使其变得与其他人更相似。高校多数大学生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以这些多数人为导向,引导其他少数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趋于认同是能够实现的。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干部、团员积极分子等思想意识积极正面的学生的影响力,如组织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的教学活动,要首先调动有主流价值观念的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2)利用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通过社会模范人物和权威人物的思想行为去影响青年人,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视频资料、听讲座等教学手段传播社会模范人物和权威人物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行为,如通过了解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等近代中国爱国仁人志士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探索历程,明白中国人民为什么要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学习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陈云等老一辈领导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贡献,增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观看权威教授、专家、学者的讲座录象,不仅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而且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
2.防止心理效应对显性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
(1)防止出现超限效应。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