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针对高等学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分析现行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化、制度化、程序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学;实验设备;系统分析
一、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特点分析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和研究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还要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而培养上述能力的重要工具就是实验室仪器设备。因此,如何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设备的投资效益,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高校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原值约占学校全部固定资产总值的30%~40%,这是一个很大的投资数目。由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主要是为教学服务,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品种多、型号杂、新旧程度不一、管理难度大、易损坏。因操作者大多为没有操作经验的学生,利用率低。除少数基础课及通用设备外,多数专业课实验设备一年顶多用几次;除了负责用好已有设备外,还要担负设备的更新改造任务;另外还要承担部分科研实验工作。
二、现行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及使用效果问题
虽然高校实验室对仪器设备的投资是可观的,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管理制度,设备的使用维修等状况不尽相同。
(1)基础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较高,如全校性公共基础课实验室每周使用多达10个单元(每单元4学时)。
(2)专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忙闲不均,有学生(本科生或研究生)做实验时用的多,否则就少。
(3)大型仪器的使用几年来情况大致相同,年有效使用机时在800小时以上的约占40%,500小时以上的约占50%。
造成设备开机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科研技术力量强的实验室,其科研经费充足,可以负担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机费用,设备开机率高,否则就低;对于专业性特强的大型仪器设备,因为维护消耗费用大,在没有专项拨款时实验室无力支付维持费用,无法多开机,从而影响利用率。
另外,大型仪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与仪器水平相当的科研任务不足,也影响了仪器的利用率和功能的开发。所以若没有与此相关的科研任务做保证,则开机率很难提高。
2.管理方式问题
从仪器设备管理角度来看,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他们热衷于设备的购置,不注意现有设备的管理和开发。
(1)对仪器设备缺乏计划管理的思想,仍存在着“小而全”的体制。大家争设备、抢设备,求全、求精,总想不求人,设备争到手就成了小单位所有,甚至被少数人占用。
(2)对仪器设备缺乏技术管理致使一些仪器设备过早尚失了它的使用寿命。
(3)对仪器设备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而规章制度是实现计划管理的保证,能调动设备管理人员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
三、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实行管理科学化
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他们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理论基础,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实验室工作中的问题确是一个研究课题。
1.运用系统的目的性原理,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管理制度
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维护和保养好它们是解决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计划、技术、经济、规章四方面着手,并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
(1)计划管理。计划管理是实现总体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行计划管理就是要分析实验仪器设备的投资规模、投资方向和投资效益,建立投资责任制。为此必须使决策科学化,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于申请购置的仪器设备必须要进行投资论证,可行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