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长期规划以及凭经验办事的六大特征:(1)学术战略决策意味着大学、学校或学院及其领导者是积极而不是消极地对待他们的历史地位。(2)战略规划是外向性的,其着眼点在于使学校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协调一致。(3)在高等教育受制于经济市场条件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的情况下,制定学术战略是富有竞争性的。(4)战略规划重在决策,并非文本上的规划、分析、预测和目标之类。(5)战略决策是理性的、经济的分析,政治手段和心理影响的交互作用过程。因此,它是参与式的,对矛盾冲突具有很强的包容性。(6)战略规划所奉行的是组织的命运高于一切。
2.战略规划三要素:信息、质量、人员
乔治·凯勒认为,信息、质量和人员是保证战略规划有效性的三大关键要素。大学管理者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之前,要搜集充分的信息为制定战略提供依据,要保证学校的运行是高质量的,并要努力招聘最优秀的人才。首先,要搜集有关学校内部运行状况、课程和教学计划、教师、学生、支出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并要了解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和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其次,要保证质量。他提出了两种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一种是尖锐的质疑,如校长或副校长可以向招生主任提出诸如“今后10年我们州和邻近各州的高中毕业生将减少10%,针对这种情况,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之类的问题。这样的探讨其实就是在进行战略思考,它们有助于改进管理、提高质量。另一种方法是,要求人们就如何在自己的领域获得更高成就提出建议。第三,要有优秀的、乐于奉献的人才。在乔治·凯勒看来,名校与非名校之间的决定性差别就在于它们对教职工选聘的重视程度不同,一所好大学应当是精英荟萃的地方,而不能成为“碌碌无为者的家园或职业介绍所”。因此,校长本人必须负责所有关键岗位人选的任命。
如果不具备上述三个要素,战略规划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为解决好这三大要素的问题,大学必须处理好行政(administration)、管理(management)、领导(leadership)和治理(governmence)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而校长在这些方面的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大学战略规划的制定方法
乔治·凯勒认为,组织自身与外部环境是战略分析的两个关键领域。制定战略规划时,要考虑组织内部和外部的6个要素:(1)传统、价值观和抱负。要重视传统、价值观、愿望等无形的因素,“学校的战略只有在与这些传统和追求大体上保持一致或者对其在某些方面予以拓展延伸时,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2)学术和财政方面的优势与劣势。要仔细考察学校的区位、环境、学费水平、校园设施、规模大小、工资水平、学生成绩等正反两方面的情况。而最为重要的是,必须评估学校教师和教育计划的优势与劣势。(3)领导者的能力和工作重点。大学战略规划的创新性往往来自于校长、教务长、财务副校长、院长和骨干教师。因此,“对学校领导者的能力、弱点和个人的学识等进行公正、乐观的分析是必要的。”(4)环境趋势:挑战与机遇。制定战略规划时,要从技术、财政、人口、政策法律及社会文化等方面预测环境的变化。(5)市场取向、认识和趋势。大学要明确自身服务对象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及如何更自觉地认识自身在众多学院和大学中所处的位置。(6)竞争形势:挑战和机遇。“如果对本校的竞争形势没有充分的理解,你就根本不可能制定富有成效的战略。”高等院校应建立一套竞争对手评价制度,以更好地认识竞争对手和自身需要改进之处。
三、乔治·凯勒大学战略规划思想对我国大学发展规划工作的启示
乔治·凯勒准确把握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对大学应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提出了自己富有洞见的理论,其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