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涌入使得心智不完全成熟的学生党员面临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导向等多方面的挑战。
(1)理想信念不坚定。有些学生党员政治素养欠缺、理论水平不高,缺乏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清晰认识,对党内存在的问题态度偏激,判断是非真伪的经验不足,缺乏清醒正确的思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2)党员意识不强,缺乏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所谓党员意识是指要牢记党员要求,踏踏实实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现实学习生活中,部分党员抱有入党后便“一劳永逸”的观点,缺乏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时,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没有树立为同学服务、对同学负责的观念。没有做到在组织上入党的同时,在思想上也真正入党。
3.学生党支部建设方面的问题
(1)支部建设不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当前大学生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十分薄弱,党性高、素质高、专业水平高的教师比例比较低,不利于对基层组织活动的管理和指导。
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定时、常规性的支部会议和集体生活使得支部成员之间的沟通较少,对组织的归属感不强;在党内民主生活中,党员之间往往碍于情面,很少进行深入的思想交锋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些支部没有落实建立民主评议制度和党内监督制度,使得一些党员的不规范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有效的纠正。
(2)支部的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首先,入党前的教育和入党后的教育不和谐。大学生党支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重视入党前的理论知识、思想修为、时事政策的教育,而忽视入党后在保持和发挥党员先进性、深入基层实践等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逐渐暴露出了党员入党后思想松懈、行为推脱的问题。其次,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培训机制常常只注重灌输思想理论知识,忽视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单一的培训方式容易受到思想活跃、生机勃勃的大学生的排斥,无法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3)党组织生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党组织的活动局限于听报告、学文件、交流心得体会、参加义务劳动等,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性,组织形式缺乏多样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参与热情,彰显新时代大学生党支部的活力。另一方面,学生党支部没有把学生党员的活动与班级、学生会等学生团体的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增强党员在同学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若干对策
1.规范党员入党考察制度,严把党员发展关
努力建立大学生党员发展责任制,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程序和规范,在学生支部内成立监督指导小组,指导各个班级的推优工作,全程监督培养、教育、发展、评审环节,处理好积极发展和严格把关之间的关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原则,采用创新性的考察方法,切实把好党员发展关,防止因一时不慎而给党员队伍建设带来巨大的隐患。
2.改善教育内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性锻炼
(1)加强全程教育,协调入党前和入党后的教育机制。所谓全程教育,是指在大学生申请入党前后都应该加强基础理论、党史党章、发挥党员先进性等内容的教育,以保障党员质量、纯洁党员队伍。学生基层党组织一定要转变“重发展、轻教育”的工作理念,使学生党员在入党后比入党前思想觉悟更高、服务意识更强、集体行动更积极、榜样作用更明显。
(2)政治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