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党性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我们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大学生党员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应该走进社区,走进基层,走进社会,寓党性的锻炼于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党员教育的实效性。比如,高年级党支部中可以选派工作能力强、思想觉悟高、认真负责踏实的学生党员担任大一新生班级的驻班党员,一方面可以推进新生班级班务、团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
3.完善支部建设,丰富组织生活
(1)把支部建在班上,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是党建设的基础,没有基础,高校党建就失去了根基。高校党委要认真贯彻全国高校党建会议精神,按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工作目标,把学生支部建立在班上,这样有助于通过党支部各项工作加强对党员培养和教育的力度,使学生支部成为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更好地发挥学生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丰富组织生活,开展特色活动。大学生党员由于未能全面接触社会,深入实践,因此形成了模式化、形式化、死板化的组织生活方式,不能反映鲜明的时代特色。应鼓励学生党支部充分利用影音资料、网络平台、历史遗址等资源,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创新组织活动方式,以便更好地调动党员以及普通同学的积极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纳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