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区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地方政府为主导、地方企业为主体、地方高校为辅助参与的三结合方针,特别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环节最重要载体的地方高校及企业,必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政府主导功能作用的发挥及其自身教育优势,建构出更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论文关键词:高校;企业;联动;培养平台
在当今大力提倡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建构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多数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最重要环节的高校和企业,开始考虑如何以教育联动方式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此,必然在综合分析两种教育类型联动本质及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教育运作规律,力求铸合成一种新的社会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一、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认知及校企联动教育平台解读
校企联动教育平台,顾名思义,是指地方高校与企业响应所属区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革新要求,以互相联动的方式综合双方特色教育优势所打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视野下,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平台其必然要具备以下新的特征与本质:
1.高技能人才培养知识要素的聚合平台
所谓高技能人才,即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基此而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以高技能的知识和实践要素为支撑才能实现,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必会以联动的方式综合各自教育优势,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所需要素的聚集平台。地方高校和企业经由多年的发展积淀,存在着体现自身特色优势的教育资源,如地方高校丰富的传统理论基础知识、完备教学设施、科学的实验设备、丰富的师资力量等。企业同样积淀有地方高校所不具备的高技能人才创新知识要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前沿的实践性知识及其隐性知识、各式各样的实践性岗位。若要合理优化配置这些知识要素并使之体现出社会价值,高校和企业必须以教育联动方式聚集这些要素,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要素的聚合平台。
2.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运作平台
校企联动教育平台的建构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运作平台,必要打造出特殊教育形式和特色教育优势。其特殊教育形式体现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出一种虚实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实体化教育即为以地方高校和企业大学为具体教育运作实体的实体化教育形式,而虚拟教育即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实体教育及虚拟教育的结合汇聚了地方高校教育、企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三者的教育优势,既能体现教育平台实体化运作优势,又可使现代信息技术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藉此实现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优势互补及其和谐共处。校企联动教育平台的建构必然考虑高技能人才培养运作中所必需的开放性教育运作机制、灵活性人才培育方式、联动性教育运作体制等等,从而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育的教育运作平台。
3.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平台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有着如下关系: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运作基石,而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的价值体现。首先,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的社会价值体现平台。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作为一种结合了地方高校、企业特色优势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为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体现出不菲的社会价值。其次,校企联动教育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知识要素的价值实现平台。高技能人才培养要通过高技能理论知识要素传授体系和实践知识要素运作体系才能使其价值得以实现。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以灵活的运作机制、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