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因材施教”思想是我国的优秀教育传统。孔子是其首创者,对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历经2500多年的发展,“因材施教”思想所面对的人和社会都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如何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满足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当代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因材施教”仍要关照“一般”之材和“个别”之材的教育,但更要突出学生在“因材施教”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因此,应做到:注重大力培养学生存疑和发问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自由探讨的课堂文化氛围,鼓励、引导学生主动请教教师,从而教师可及时、准确发现“材”之不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论文关键词:因材施教;孔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因材施教”在教育的历史上,为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来越高移化,学校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班级授课制逐渐代替个别教学而成为主导教学组织形式。同时,人的复杂性不断彰显,人的差异性日益突出,人的发展背景日益多元,“几乎已经没有所谓‘一般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把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把计划性与变化性(可等待、可加速)等等要求和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我们务必要重新审视“因材施教”,明辨古今社会发展变迁及教育的嬗递,以便可以更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不断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一、因材施教思想的源流探析
对因材施教思想的源流进行系统而深入探讨,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它的产生、发展条件及其价值,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因材施教思想,可以更好地创造其价值实现的条件,进一步发挥它的效用,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教育实践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首创,因材施教一直作为孔子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原则,贯穿于其日常教育工作中,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在其众多弟子中,在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个方面都有出众之才,“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是孔子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扬长避短,施之以不同教育的结果。此后,因材施教的思想就一直贯穿于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甚至被认为是“具有教育方针性的方法论”,其重要价值不言而喻。但需指出的是,“因材施教”的命题并非孔子本人提出来的,而是历经后儒的继承创新,直至朱熹的归结发展,才明确提出了“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理论的由来。至此,因材施教的提法及思想逐渐趋于成熟。
具体而言,孔子的教育教学主要注重从三个角度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即分别基于品格性状、智力差异和年龄特征等三个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学。但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并非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给予最好的教育,他的三千弟子中,大部分是“以次相传”的弟子,只有部分弟子为其嫡传,具有精英教育的倾向,虽然有教无类,但至多是从可教或入孔门的角度理解,并非指接受孔子教诲的机会方面的平等。这是个别教学的局限性,也反映了孔子的局限性。
进一步分析,孔子的因材施教之所以产生和成功,主要在于具备以下几个重要条件:第一,孔子生活在学术下移、学在四方、礼下庶人的春秋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他选择了新兴的私学作为其为社会贡献力量、彰显智慧的主要依托,因此,他承担着学校存在与发展的莫大压力,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将不会培养良好的人才,则不会获得社会承认,也不会获得达官贵族的慷慨资助,学校则无从存在和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必须变革教学方法,以便把新兴的私学办好。这是其提出因材施教私学的重要前提。第二,孔子所办的学校属于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