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凝聚力的含义
群体凝聚力(又称内聚力):它有两层含义,它不仅是群体与成员之间彼此的相互吸引力,也是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的表现,它是使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内聚力量。这股内聚力和我们日常所说的群体的团结并非一致,内聚力主要是指群体内部的团结,而且可能出现排斥其他群体的倾向。
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指一切言行以道德为基础,以合乎其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群体凝聚力是集体主义观外在的形态表现。
内耗:社会心理学角度,是指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中,人们由于相互之间彼此猜忌、相互诋毁,导致无休止的内斗而形成的无谓消耗。
群体凝聚力的发展
首先是人际吸引,即群体成员由于共同的兴趣、愿望或共同的目标而相互了解、共同活动,形成相互之间的认同。这种心理和行为取向使群体成员之间形成某种程度的团结,使人们愿意在一起。当然,对于有不同需要的人来说,这种人际吸引的内容和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它们有的产生于兴趣、爱好、对对方的好感,有的则产生于工具性目的。
第二是群体规范的形成与遵从。人们之间持续的互动会形成行为规范,这是互动的参与者都接受并共同认可的、指导相互行为的规则。这种规范的形式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有的是非正式的,有的是正式的。但是形成较为稳定的行为规范并且遵从它是群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它是群体结构化的表征。
第三是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群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成员个人目标上升为群体目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并不完全吻合,如果成员能对群体产生依赖,即意识到个人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群体目标而达到,那么,成员就会认同群体目标,群体的凝聚力就强。这时,就会产生一致的群体行为。而群体行动的成功和成员对成功的分享会进—步强化相互认同和群体认同,群体的凝聚力会进一步增强。
中国当代的群体凝聚力
这三年,雪灾、火炬传递事件、汶川大地震、奥运、60周年国庆、五省干旱、青海地震、世博会……让我们尝遍了酸甜苦辣。
在西方国家火炬传递期间,所有华人都努力为国家辟谣,努力还给世界一个最真实的中国。
汶川、青海震后全国人民高效、自发支援灾区,众志成城,除了企业、名人,即使是一些乞讨的人,都将其几乎所有家当捐出。CNN的报道当中采访了一名当地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家属在地震中全部被掩埋,但他一直在负责救援工作的展开,甚至无暇顾及家人的生死。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泪流满面。但当手中的对讲机传来最新的信息时,他甚至没有来得及擦一把眼泪就转身跑开了。当灾区最需要血浆以救援伤者的时候,全国更是掀起了献血高潮,许多城市都可以看见排队献血的人长达上百米。由于献血量太大,甚至超出了许多血站的处理能力,不得不紧急叫停。众多人自发请假,不顾余震危险,自愿赴灾区最前线。钱文忠曾这样写道:“
无论天灾人祸,都无法击碎中国人的坚韧和不屈,它们让我们如此深刻的体会着祖国、同胞、血浓于水、大爱、血脉相连等等的字眼……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都给了我强烈的震撼,更使我感受到“中国”二字在我心中那举足轻重的分量。
志愿服务枯燥、乏味、辛苦、艰难,但是为什么志愿者中国的志愿者队伍如此庞大?为什么中国的志愿者能跨越了年龄、职业、民族的界限?为什么非志愿者也都默默地在为他人和社会无私且不留名地奉献?为什么所有华人在这些事件上能自发地“全民参与”?
“近代以来,严复、梁启超、梁漱溟、鲁迅、陈独秀等纷纷痛心指出,中国人缺乏团体意识,人人各怀其私,没有集体意识,缺乏凝聚力,并认为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也许,近代的一些社会动荡,的确动摇了中国的凝聚力。
但我想,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个重建国家凝聚力的阶段。不是我们找到了重建凝集力的新的精神来源,而是因为这一次次的震撼与冲击,使我们发现了自身血液里流淌着的传统的精神力量,仁爱、包容、坚忍的民族气质。从这一片已被丢弃很久的废墟当中,可以发掘让我们的文化继续延续千年的精神幼苗。
泪眼之间,良知复苏;废墟之上,人性挺立。灾难洗掉了我们心灵的尘垢,卸下了我们日常的面具,更让我们知道,不能等到埋到瓦砾下才去爱,每个人都值得爱与被爱。所有的冷漠、骄矜、轻狂,这时都不再时尚。原来中国人事不关己也会如此付出,原来国人这么友善,原来社会可以这么脉脉温情。共和国版图上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为民众付出的强烈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升华。
有人说,是大难让中国人民凝聚,我认为不是。奥运、国庆、世博都有超过百万的志愿者直接参与,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让国外瞠目结舌。这充分说明了,并不是只有灾难才能把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中国人自古就讲裙带,不守规则,爱抱团,许多华人即使移民海外,做生意扎在唐人街,居家住在移民村,读的是华文报,上的是华文学校,遵循华人的礼制。许多在国外留学的同学回国后的变化,是地方方言更为流利了,而这种凝聚力是完全自发的。
文化在深层次上支配着利益的具体运行轨道,也就决定着行为的最终发生以及对行为方式的选择,所以这些行为的深层原因应该是文化。所以,凝聚全国人民的一定是其深层次的原因——传统政治文化,并且经由不断的遗传和继承,形成了当代的民族凝聚力。
来自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渊源与影响
按常理来说,群体凝聚力是与群体规模有关的,中华民族有13亿人口;群体凝聚力又与个性特征的相容性有关,中国国土辽阔,东南西北各方人民的性格差异显著;群体凝聚力也与群体年龄差距和社会阅历有关,而中国上下起伏的这百年,每个年龄层的经历和对社会的感触都不同。那么是什么使每个中华民族人民都会向往而进一步地靠拢,从而形成无比强大的凝聚力?为什么中国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展示这样的民族凝聚力,并且让其他国家会对这样的凝聚力感到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我认为,这正是与中国那四千年代代相传的传统政治文化有关。集体主义观在我国古已有之。从《诗经》提出的“夙夜在公”,孔子主张的“仁者爱人”,到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忠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群体凝聚力是千年传统文化延续而植根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勒庞也说过“一种群体的思维模式形成,是要经过长期重复的验证才能养成的。”
从夏朝(公元前2070年)开始,许多的制度、礼仪、经济体制等逐步建立,并在之后的几百年进一步完善。虽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时代性,不应该不分地区地将其一概而论,但可以看出在这四千年中,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地位虽有起伏,甚至受到冲击,但其仍基本处于主导地位,每次朝代兴替,天下整顿,君王都会对这些传统政治文化进行进一步巩固加深,并赋予它一些对于统治者更有利的内涵,这样的反复,不仅使这些核心价值观更深入人心,更可以看出这些核心价值观是具有社会整合功能的,是可以引起全社会自上而下的共鸣的,因而在每次社会动荡后,一定会被搬上政治社会舞台。
传统政治文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中国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小农自然经济奠定了其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然环境不仅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也会由此影响一个民族价值观和文化。
中国四周与外部都有着天然屏障,东南是辽阔的大海,西北是沙漠、大片针叶林或高耸的山丘,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使中国能够抵抗外来的新鲜事物,更使得中国人自古就形成一种互相交易、互相依赖的经济体系。也许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唯一没有断裂过的古文明。
四大古文明都诞生在江河流域,并拥有悠久的历史,这正是因为江河流域,更容易产生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结构,由于古代的生产工具不足,农业也成为最基础的提供民众食粮的生产方式。中国由于平原面积小,需要广大牧场的畜牧业很早就开始被小块恳挚的种植业所排挤,同时由于水面不多,渔业也不占重要地位,河流纵横交错、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所以从战国时代起就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农业经济,并且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更是顺应这种自然地理条件而将重农抑商作为基本国策。
游牧和海上民族常年居无定所,漂泊不定,所以很难形成一种不间断的凝聚力和文化体系;而农业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性最强,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文化与制度,并代代相传,所以社会内部的少有自我革新,适合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它少有大规模的迁徙,更是形成一种以家族或者村落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方式。长期在这样一个优越、固定的环境里劳作,使得古代人更热爱乡土,形成了喜内聚,及宁静安逸的民族性格。
二、地理条件特质与农业社会造就了权威主义、君权思想的基础
中国由于水资源丰富,往往会产生洪涝灾害,特别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带,或江河横溢,或赤地千里,人们不得不寄希望于集权体制、服从统一君王权威,靠他来整合社会之力解决问题,这不仅加强了全国的凝聚力,也为皇权专制提供了某种便利。
也因为是农业社会,所以统治者的横征暴敛更为严重。欧洲所征收的税额远远低于中国的田租率,并不是因为欧洲统治者的慈悲,而是因为他们所生产的是无法长期保存肉类和奶制品,所以其征收实物的数量也只能以适时消费为度。这是经济结构本身的性质对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