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 言
插画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商业插画同样如此,作为一种图形的表达方式,以其直观、生动的形象性及真实的感染力被广泛地运用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把商业插画放在流行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发现,商业插画的繁荣与流行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环境中,人们对于商业插画的要求已不单单是准确传达信息,如何求新、求变,准确把握流行文化趋势,满足人们的深层心理诉求,才是插画创作者们需要关注的。
人们喜欢使用图像进行表达,这似乎出于一种天性,最早的文字就是一些简单的图画。"商业插画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关注。商业插画艺术作为广告传播的一种形式是现代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离不开大众传媒这一传播载体,商业插画艺术的这一特点注定了它总是打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和文化特征。分析商业插画创意与表现的流行方法,对于引导人们欣赏插画或者创作出符合社会文化需要的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2章 现代商业插画的概念
2.1 商业插画的名词解释
插画在中国被人们俗称为插图。插画作品除了表现其独特的面和线的瞬息造型外,往往还要表现创作者的某种审美取向。创作者要想使读者能够很好地解读自己的作品,并且使解读者与自己产生感情共鸣,不仅要求创作者自身有丰富的视觉经验,同时还必须能够正确把握读者所具有的视觉心理图式。今天通行于国内外市场的商业插画包括出版物插图、卡通吉祥物、影视与游戏美术设计和广告插画4种形式。实际在中国,插画已经遍布于平面和电子媒体、商业场馆、公众机构、商品包装、影视演艺海报、企业广告甚至T恤、日记本、贺年片。在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团体不满足于单一的图片表现形式,在广泛的设计中他们会选择表现力强,设计个性的插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插画设计会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蓬勃发展开来。
2.2 现代商业插画的起源
我国古代插画的历史演变,可以看作是版画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民间年画史。只不过民间年画更早地独立成为一种商品,它是商业插画的前身。
欧洲的插画历史与我国相似,最早也是运用于宗教读物之中。后来,插画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书籍、文法书籍和经典作家文集等出版物之中。
社会发展到今天,插画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插画艺术不仅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头脑,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更开阔了我们的心智。随着艺术的日益商品化和新的绘画材料及工具的出现,插画艺术进入商业化时代。插画在商品经济时代,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插画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规定的范畴。纵观当今插画界画家们不再局限于某一风格,他们常打破以往单一使用一种材料的方式,为达到预想效果,广泛地运用各种手段,使插画艺术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在中国,插画虽然发展的较晚,但追其溯源,方远流长.插画经过解放后黑板报、版画、宣传画格式的发展,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对国际流行风格的借鉴,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更多使用电脑进行插画设计的新锐作者涌现。
2.3 现代商业插画的历史
插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你我看似平凡简单的插画,却是有很大的内涵。从世界最古老的插画洞窟壁画到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版画浮世绘,无一不演示着插画的发展。插画最先是在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而它真正的黄金时代则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的,当时刚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的插图明显带有绘画色彩,而从事插图的作者也多半是职业画家,以后又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从具象转变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画又重新回到了写实风格。
中国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是随佛教文化的传入,为宣传教义而在经书中用“变相”图解经文。目前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版画作品,唐肃宗时刊行的《陀罗尼经咒图》。刊记确切年代的则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般若经》中的扉页画。到了宋、金、元时期书籍插画有了长足的进步。应用范围扩大到医药书、历史地理书、考古图录书、日用百科书等书籍中,并出现了彩色套印插画。明清时期,可以说古代插画艺术大发展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刻书行业。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插画的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卷首附图、文中插图、上图下文或下图上文、内封面或扉页画和牌记等。
2.4 现代商业插画的流行所具备的功能
商业插画的发展,可以说是有悠久的历史。对你我看似平凡的,看似简单的插画,原来却是大有内涵。也许你以为我夸张描述,让我给你举些例子:壁画石刻:在古老的年代,人类就懂得利用“绘画”的形式,以线条、色彩等图像,使对方了解表达的内容。根据考古学家认定,人类最早的绘画约在纪元20000年前法国南部的“拉斯哥的洞窟画”。这是现代人类最早的绘画,假如从传达讯息的意义来说这面洞窟壁画也许就是世界最古老的插画。日本的浮世绘:浮世绘是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一种民间版画,虽具有高度的艺术风格,但因当时的日本人视之为宣传单或海报,不加以重视,遂于江户末期至明治时代之间(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