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差异,能使学生做好知识上、
心理上和语言上的准备,消除由于风俗习惯、社交礼仪、文化艺术、宗教传统等背景知识的缺乏可能对学生造成的理解障碍。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文章内容相互作用,实现对文章的层次阅读,即评价性理解及欣赏理解。背景知识的掌握启发并改善学生已有的构思形式。大脑中的背景知识越多对语篇的理解就越正确、深刻、透彻,交际能力的应用才得体和准确。
“离开了语言的使用场合,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就很难确定语言单位的交际功能,语言单位也无法充分起到交际的作用。”语境(context)即语言使用时所处的环境。学习语言就必须要了解该国的文化。外语的学习不仅仅是习得语言,更要习得文化。不同社会、文化间人们的活动方式存在着差异。人们的社会活动又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受文化的制约,与语法错误相比文化错误更严重。语篇与社会语境的密切联系,阅读的目的可视为在特定的语境中,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在语篇层次上提取意义,达到对语篇的理解。语篇意义取决于语境。因此语境对阅读理解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把握篇章主题。
总之由于阅读是读者相对独立的个人认知行为,那么读者也就是学生应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语篇教学模式的运用,冲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而以学生为主体。语篇教学改变了过去以词汇和句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渡到以短语、句子乃至整篇文章的意思为中心的高层次阅读。语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成为实践的主体,更好地掌握篇章的中心思想及各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Celce-Murcia, M.&Olshtain, E, 2000, Discourse and context in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mo, D. A, 2001,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ERIC Digest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1.
Krashen S,Terrel D.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
[M] .Oxford:Pergamon, 1983.
Schiffrin, D,1994,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Oxford: Blackwel1.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胡文仲. 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4).
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4
李慧. 阅读与阅读现状分析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77一78.
廖传风.语境与语境教学法[J].外语界,2000,(4).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司徒双. 社会文化因索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3):25-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