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刺激,而是要把价值教育过程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完成,最终目的是让他们主动起来,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在收集证据,评价、反思、感受、推理和批判的教育实践中,深思熟虑他们自己的价值冲突。
1.价值教育的目标
高校价值教育应该由以培养“阶级人”为主转向以培养“社会人”为主。高校价值教育似乎正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以我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分水岭,那么在这之前价值教育的目标就是努力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阶级斗争的坚强战士,政治教育取代一切价值教育,教育中个人被忽视,个人要永远服从集体;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经济、科技与文化之间的“结盟”强化了大学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在今天的大学中,理性主义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受教育者的动机及目的最主要的是学一套谋生的技能,大学正努力把人培养成中规中矩的统一的“社会零部件”,我们无法从中找寻到对个体价值的关注,知识多寡成为衡量人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一个人的价值可以通过各类数据进行量化,刚刚走出政治附庸阴影的教育却迷失于物质世界当中。当代多元价值社会中,高校价值教育应该以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能够符合应时社会特征的“社会人”为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是教育学生要进行自我了解,另一方面是克服那些妨碍自我解放的因素,建立起一套系统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价值教育的基点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价值教育是高校价值教育的基点。当前,我国价值教育遇到的问题可能是任何转型社会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市场经济导致了人性觉悟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膨胀,对利益的追求让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了,而且这个多元的趋势越来越从集体与利他滑向利己的深渊,冷漠、自我、不关心集体成为高校价值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任何一个社会及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必定有其核心价值作为这个社会的价值轴心,如欧美发达国家社会,从表层价值来看,它是多元的,但从深层价值来看,法律、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已在长期的文化价值积淀中成了他们最基本的东西,从而成为人们从内心深处所普遍接受的一元文化价值观。核心价值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根本标志。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你可以把多种价值呈现在学生面前,但必须坚持基本价值的一元导向。如果学校放弃了基本价值的一元导向,学生就会在多元价值的冲突中不知所措,加剧价值观的混乱局面,无法把握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内容,就不能很好地建立自己的“价值轴心”。因此,意识形态领域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引领价值教育,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价值教育的内容
利用多元文化资源,努力扩大价值教育的范畴,培养学生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高校价值教育的内容首先应该是双向的,在竞争激烈、注重效率的多元社会中,人际关系逐渐疏远,追逐个体成就的动机越来越强烈,个人的志向与抱负成为现代人追求成功的动力,相比之下,关心他人的成长和维护社会的和谐对每个个体而言就不受到重视。对于集体和他人,不管是国家和社会,还是家庭和学校,个体要求有自由的尊严,但也需要有责任的意识。高校中的价值教育也应该尊重多元社会中平等的规则,在强调奉献和责任的同时,必须尊重学生个体自身的需求,尊重个体进行自我选择的权利。其次,高校价值教育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外,在价值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还应该包括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