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计算机 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计算机专业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的优势,以英语教学为例,分析了它与英语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了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与英语教学想整合,进而提出了笔者对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几点看法。
一、当前中职学校中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要求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整合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要求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整合
由于中职学校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就要注意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听、说、写等相关技能的培养。国内相关专家就已经提出过:要在四个周学时里,同时完成精读、泛读和听的内容,及训练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这是很难做得到的。因此,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教育界的今天,引入计算机技术参与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已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
(二)多层次英语教学模式的内涵要求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整合
所谓“多层次的英语教学模式”即“两种组班模式”“两种阶段”以及“三大模块”。
1.“两种组班模式”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当中采取大班、小班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是与计算机技术相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大班的教学当中,计算机的应用率相对较低,因此可进行读、写、译的教学,而视、听教学则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
2.“两个阶段”具体而言就是把中职英语四个学期的教学时间大致分成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在第一至第三学期,第二阶段为最后一个学期。在这样阶段化的教学中,应该在前三个学期注重中职学生的英语基本知识和英语氛围的塑造,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引导,以此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第二阶段则相对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业务水平和对话能力,这一阶段当中,可以利用视频语音技术以及计算机随机分组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3.“三大模块”具体是指知识模块、技能模块以及中英文教学模块。“三大模块”内涵可概括为“视听说(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读译(通过读和译的教学,学生可以提高英语知识面‘词汇、语法、文化知识’和读译能力)”和“写(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三条主线以及九个步骤,并为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选修课程,充分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模式探索
在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慢慢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力的学习工具和多样的教育环境。对此我们提出将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一系列整合,就是建立在教育部的相关指导思想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改革。从以下几方面个具体来做: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整合的主要含义是指,结合、集成、融合、一体化等。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方式,就是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人力资源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密切联系和继承性,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而且还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研究与实施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对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其他国家,这种信息技术教学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方式被称为数字化学习。
(二)建立新的有效有序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由于信息技术已在教育中应用广泛,不但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职能将逐步转变,教师工作的方式也将随之转变,所以,学校必须制定一套积极有效的配套管理和激励政策,同时还要调整相关机构的职能。一方面,建立应用示范性科目,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推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典型课与公开课,通过这些示范科目来带动其他学科,以推动整个学校的课程整合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制度化,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管理的必备工具,使信息技术进入每一个教室、每一堂课,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全面整合。除此之外,还可以参与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走出学校,观摩其他学校的优秀课,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吸收先进经验。
(三)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的深入
学校应当要建立一种协作的机制,营造一种协作的文化,中职教师则先要学会协作的技巧,然后再进行课程整合的设计。
课程整合应从本学科开始进行,从当前所教的科目开始进行课程整合,以实现学科内部的课程整合。从易到难地开始进行课程的整合,换句话说就是,从课程整合程度比较低的科目开始进行课程整合,慢慢过渡到整合课程比较高的科目进行课程整合。例如,设计多科目、设计跨科目、融合课程与广域课程等,一直到最后设计超学科的整合。
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注重教学效果评价。首先,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创设学习情境,突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其次,为了给主导课堂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应大力提高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的水平。教师应掌握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网络环境下教学平台的使用以及网络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常见问题与故障排除的能力。最后,优化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既要做到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全面地发展。
革新教材的内容与教学的安排。由于目前教学情境的不断变化,许多传统的知识和能力,在当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已被赋予了新的涵义,甚至是更高的要求。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除此之外,由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特有的属性,要求教师应具备新的能力。所以,教师课程整合理论的学习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相关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应迅速加强对中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尤其是课程整合教学理论和信息素养与能力的提高,以达到适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要求的目的。
(四)要主动利用计算机技术帮助其他学科建设教学资源库
一般教学资源就是指,能够提供给学习者使用的信息、技术及环境资源,同时能帮助和促进他们学习。而且,这些教学资源要素不但可以单独地使用,也可以被合起来由学习者使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资源作为抽象名词,首先是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媒体而存在,媒体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沟通了教与学的过程,起到了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后才是作为媒体的内容即教学信息的存在,它使得教学得以持续进行,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资源内容得以共同进步;最后才是作为教学活动得以生存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存在。
因此,对于在计算机环境下对各学科进行系统性且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将成为将来中职教育发展规划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参考文献:
蔡基刚.压缩大学基础英语,提高语言学习效率[J].外语界,2002,(5).
汪涛.关于改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林培英.中国北京市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教学应用研究的背景和思路[J].2005年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