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应主要包括:教学检查制度、督导/信息员工作制度、学生评教制度、领导同行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毕业设计管理制度、新教师考核制度、学生学业预警制度、教学工作考核制度等。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可以使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教学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此外,要坚持把制度的落实放在教学管理工作的首位,对于细致繁杂的制度内容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要严格按章处理,形成依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运行环节
按照ISO9000族标准“质量形成于生产全过程,必须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在生产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的基本思想,学院应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1.质量标准的制订
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依据。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活动中,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满足“顾客”要求作为学校教育的质量标准。高校二级学院必须结合学院实际,根据各专业的定位及培养目标,制定一套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如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质量标准、考试质量标准等,为教学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评价体系的建立
教学质量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给予价值判断和评估。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评价必须以教学质量标准为客观依据,评价体系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科、专业的特点,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要注重从课堂教学的评价延伸到其他教学环节,将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利用学院建立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教师、学生、领导、同行、督导等评价作用,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考察和评估,以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性,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
3.信息反馈与调控体系的建立
教学质量评价是手段,反馈与调节才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真正目的。要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反馈与调节,首先必须掌握真实、全面的教学信息,要注重全方位、多渠道收集。通过教师座谈会、系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形式,及时掌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网上评教、学生座谈会、学生信息员定期反馈等途径,大量收集学生反馈的各类教学信息;通过院系领导、教务管理人员常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的评估与调研,了解教学状况。对于收集的教学信息,学院教务办应及时分析,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反馈至主管领导、系部或个人,对普遍性和全局性问题深入地开展总结研究,推动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
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要突出及时性、客观性,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控,规范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质量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管理人员要不断改革教学管理方法,二级学院要合理利用信息,将评价结果与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和评优等工作挂钩,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达到质量监控的真正目的。
三、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校级教学质量体系的延伸和创新。在充分考虑高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引入ISO质量管理理念,从保障着眼,以监控为手段,充分发挥师生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保证了学院教学工作的良好运行。学院从运转质量管理体系以来,教学工作局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强化了广大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是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