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亲身经历过地震的当地居民,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再比如国际法系“社区公益法律服务实践活动”项目,与社区法律服务相结合,成立法律宣传站,进行社区法律宣传以及各类法律援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生掌握科研方法,进行科研探索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学会了如何就科学研究进行选题、如何引用文献、怎样进行课题的论证,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了科研兴趣和能力。大部分项目组还实行“周例会制”,每周召开项目组会议,项目组成员交流工作进展,就研究课题进行讨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
3.学科竞赛类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院的优良传统。2008年以来,外交外事礼仪大赛、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等都成为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大学生项目。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不仅把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其自身的交流能力、礼宾能力、谈判能力等也得到了锻炼,而且使我院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更加鲜明的外交特色。纵观两年来学院的大学生项目建设工作,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制定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计划”指南提出的“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基本原则,我院于2008年制定了《外交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管理办法》,成立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协调中心,由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学生处、团委相关人员组成,中心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学科,负责日常事务性工作。该管理办法从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参与“计划”的学生对科学研究、创造发明、创业设计产生浓厚兴趣,并使学生在兴趣驱动下,在导师指导下,能够自主设计、管理和完成项目方案。
二、明确项目流程并严格按流程实施
项目开题时,各项目组提交项目开题报告,由教学单位进行第一次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协调中心,中心组织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说明是否同意项目立项,并报市教委备案。
项目中期检查时,由各项目组提交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以及相关支撑材料,并在中期检查会议上对项目的进展进行陈述,由专家确定中期检查是否通过。
项目结项时,由各项目组提交项目结项报告,并提交项目最终成果。“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协调中心聘请相关专家召开答辩会,由项目成员进行答辩陈述,专家组对项目进行打分,依据打分结果,决定项目是否可以结项;依据项目的得分情况,学院对获奖项目给予相应的奖励。
我院在大学生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以“自主创意—科学指导—主动探索—定期交流—客观评价”为关键环节,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与教师科学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模式的形成;采取滚动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定期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从而最终确定项目级别,形成项目发布、申报、检查、验收、评比等环节的项目过程管理和项目级别认定机制。
三、学院采用了适当的鼓励措施,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针对指导教师,学院给予每位项目指导教师一定的指导经费;针对完成项目的学生,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学院设置了优秀奖和鼓励奖。除了经费支持,针对个别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院在保研方面还给予了参加项目的学生一定的倾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加大学生项目的热情。
四、严格控制项目经费的使用
大学生项目的经费使用,学院严格按照《外交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执行。在每年项目开题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