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专门召开会议向学生讲解经费的使用规定,提醒学生按照规定支配研究经费;经费使用过程中,学校严格把关,由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协调中心工作人员及负责人实行四级把关,保证大学生项目的经费按照规定使用。同时,学院严格规定管理部门不得对学生项目收取任何管理费用,并由学院给予配套的经费支持,以保证大学生项目能够完全惠及学生。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项目管理模式、教师的指导、交流平台的构建以及激励措施等方面,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改进大学生项目运作与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必须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
1.特色还需更加鲜明
由于受到学院规模的限制,大学生项目的数量有限。要想使有限的项目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众多的大学生项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使项目与学院的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相结合。所谓“特色”,就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作为外交学院的大学生项目,如果能够与学院的“外交外事特色”相结合,使项目在培养学生的“五种基本功、五种能力”(政治基本功、专业基本功、语言基本功、交流基本功、信息技术基本功;调研能力、办案能力、礼宾能力、谈判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作用,就能在众多的项目中脱颖而出。
2.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目前学院大学生项目已开展两届,每年开展10个项目,以每个项目参与学生人数为五人计,两年参与项目的学生共100人,由于北京市教委提供的项目数量有限,学生参与的范围还不够广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还不能完全地在广大学生中发挥出作用。
目前大学生项目的参与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大学生科研与创业项目在遴选过程中缺乏竞争,在时间准备上也有些仓促。从根本上来说,开展大学生项目是为了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因此,就不能简单地把学院的大学生科研与创业项目当作是教育部或市教委布置的任务,更不能仅仅看作是高校、学生之间的比赛,而是应该以大学生项目的建设为契机,将其作为本科生科研与本科生创业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带动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使他们反思整体的课程结构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加强项目的宣传力度。在过去的三年中,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是直接面向大学生的国家级项目。同样,北京市级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北京市教委推出的直接面向大学生的市级项目。由于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教师和学生对项目了解得不多,甚至即使在学校发出项目建设的通知时,很多师生由于没有及时获取消息而错失机会。如果学校能够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师生及时了解项目的性质、目的、实施方式等内容,那么在项目的初审环节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2)设立校级大学生项目。2010年是一期质量工程的收关之年。为使大学生项目对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长效机制,学校可设立相应的创新基金,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与创新计划,可设立一定数量的校级大学生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3.创新管理模式
目前,大学生项目的管理权归属教务处。教务处设立“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协调中心,由协调中心负责大学生项目的日常管理。在项目的管理模式上,往往以院系为单位进行项目的申报,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随着交叉学科的日益发展,这种院系之间的隔阂应该被打破,应该允许甚至鼓励学生跨系联合申报项目,将所有的申报项目向全校开放,鼓励竞争,择优立项。
4.加强对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