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网学 原创论文 原创专题 网站设计 最新系统 原创论文 论文降重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UI设计定制 论文答辩PPT格式排版 期刊发表 论文专题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原创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论文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设计资源 > 论文培训 > 正文

池莉斩获"中国作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家"大奖将继续探寻文学本质

论文降重修改服务、格式排版等 获取论文 论文降重及排版 论文发表 相关服务

【编者按】:网学网论文培训为您提供池莉斩获"中国作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家"大奖 将继续探寻文学本质参考,解决您在池莉斩获"中国作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家"大奖 将继续探寻文学本质学习中工作中的难题,参考学习。

并不看重奖项的池莉将轻装上阵 再次出发 (照片由本人提供)

  “我会继续探寻文学最美的本质意义”

  记者胡孙华

  10年来从不主动申报文学奖项的武汉作家池莉,不久前又获得一个重量级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该奖项来自于她去年的中篇小说《她的城》。

  “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是2007年设立的国家级文学奖项。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社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府共同创办设立,面向全国公开出版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评选。该奖创立5年来,已成为在文学界乃至海内外具有影响的权威文学奖项。五届评奖陆续推出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便有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张炜的《你在高原》,以及蒋子龙的《农民帝国》、关仁山的《麦河》、叶广芩的《青木川》等优秀作品。

  《她的城》是2011年第一期《中国作家》杂志的头题中篇,随后被《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选刊》、《小说月报》等刊物转载,后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畅销至今。仅在当当购书网上,《她的城》获网友评价1500余条,好评如潮。

  “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颁奖评语是:中篇小说《她的城》以平民态度,讲述了3个武汉女人在这座城市里的婚姻遭遇和生命成长历程。简约的故事设置中,凸显了作者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洞察与穿透,而饱含于人物情节叙述里的温情,则体现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丰富性与多元性的理解和认同。

  历年来获各种文学奖70余项的池莉得悉作品获奖,还是“感到由衷喜悦”。没去参加颁奖典礼的她,发过去了一篇两百字的获奖感言。她在感言中说:我在你们这里获得加油和鼓励,更会从这里再次出发,继续探寻文学最美的本质意义,任何艰难险阻,在所不辞。《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在颁奖典礼现场宣读了池莉的感言,一度哽咽。

  【独家专访】

  伴着文字前行,守好我的城

  池莉已经在这座城市写了30年了,还将不停地写下去。昨日,池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写作、谈读书、谈生活、谈女儿、谈电影……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平实的话语亦如她的文字,坦率真诚、通透睿智。

  我对那些活得最艰难最无助的人饱含敬佩之情并流露于笔端,这是我特意献给顽强生命活力的礼赞。

  并不是外国人比我们觉悟更高,或比我们更风雅。而是我们的逻辑出了问题,违背了人性。

  近十年来,我几乎不参加社会活动。我不合适这些热闹喧哗的场合。但是“两会”不是一种活动,是一份工作。

  看电影与看书,对我没有差别。都是文化也都是娱乐。只是符号不一样,一个是文字想象,一个视觉形象。

  关于写作

  记者:您在小说中指向市民阶层,指向日常琐碎的市井生活;而您自己的生活却是那么小资,旅行、阅读、看电影、看球赛……这个有矛盾吗?

  池莉:我没有矛盾。我很统一。你提了一个我始终都没有理解的问题,包括我的一些研究者、批评者,不少人都持有你这种观点。我真的对此统统地惊愕不解。因为我的写作,正是要反假大空话语,反以阶级划分人群,反以政治职务划分人群,反所有的意识形态包括所谓的小市民意识形态。我只是要写人、个人、真实的去掉脸谱化类型化的个人。

  不错,在写作中,我对那些活得最艰难最无助的人饱含敬佩之情并流露于笔端,这是我特意献给顽强生命活力的礼赞。难道因此我也就一定要被类型化?如果我小资而不小市民,就是矛盾的?人哪有那么简单?!哪里可以那么归类和贴标?!我们的思维怎么可以如此狭窄呢?!

  记者:借用您的小说名字《她的城》提个问,作为一名武汉作家,您的“城”是什么样的?

  池莉:永远有长、中、短文字,随着岁月前行,立体交叉在我的身边,这就是我的城;争取写得更好,争取把武汉挖掘得更深,争取让武汉更加迷人,争取让出版社一看到我的作品就不得不拍出最高版税,这就是我的城。我的生活很职业:平时除了埋头写作和阅读,过一段时间就会出去走街串巷。不是家庭妇女的逛街,是作家的逛街,不购物的,只看建筑、街道、看人们在做些什么、盒饭里吃了些什么,找弄堂口歇下来,毕业包装设计,慢慢和陌生人扯闲篇,慢慢聊生意和家常。

  记者:作为这座城市的代表作家,作为市文联主席,您在写作中会有意识地给这座城市的文化注入怎样的精神?

  池莉:我一直一直一直在写的武汉人,他们各个不同,但骨子里头有一种共同的城市文化基因,这就是生命力顽强、大气、粗放和潇洒。用武汉话说:对朋友,最舍得,是敞(Ca)的!对敌人,不信邪,敢赌狠!我想我能够传神写出来,让我们自己能够感受到,让大家能够认识到并发扬优点修正缺陷,就不错了。至于是否可以注入什么精神,那是子孙后代才能够发现的东西,我不知道。

  关于阅读

  记者:您经常出国游历,见多识广。在国外,是如何推广阅读的?国外读书是何种状态?

  池莉:我没有见过国外政府大规模地强势地推广阅读,这种推广是我们独特的优势。国外阅读推广主要在民间,实际上也不算是“推广”,就是社会常态。他们的出版、阅读、评奖、文学节、艺术节、朗诵会、书友会等活动非常活跃,五花八门,频繁又普及,阅读等同于他们的“精神面包”、水和空气,不可或缺。即便当代网络发达,但他们外出旅游度假,背囊里肯定要带书。他们乘坐地铁公汽飞机轮船,多半也会捧书阅读,就像我们在公共交通上习惯打瞌睡养神发呆和嗑瓜子吃零食一样。

  记者:为什么国外阅读状态和我们不同,您心目中的阅读之城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

  池莉:我以为,并不是外国人比我们觉悟更高,或比我们更风雅。而是我们的逻辑出了问题,违背了人性。我们的读书,自古至今,功利目的很强,学而优则仕,从考状元到考公务员,录取都是以成绩分数为标准,因此人人都被要求阅读统一的书本,不管个人是否有兴趣,也不管是否能够开启个人才智。这样被迫读书,当然让人很反感很辛苦。更加上苦读N年,踏上社会以后,又发现社会自有它的一套生存游戏,学非所用,浪费的只是青春和生命,毕业后的个人生活压力接踵而至,疲于社会竞争和应对,还有多少人可以保持广泛阅读的精力、心境和兴趣呢?当然很容易去选择轻松一点的打瞌睡嗑瓜子打麻将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学首页 | 原创论文 | 计算机原创
版权所有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