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网学 原创论文 原创专题 网站设计 最新系统 原创论文 论文降重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UI设计定制 论文答辩PPT格式排版 期刊发表 论文专题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原创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论文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设计资源 > 论文培训 > 正文

后稷故里谱写中国现代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新篇章(1)

论文降重修改服务、格式排版等 获取论文 论文降重及排版 论文发表 相关服务

【编者按】:网学网论文培训为您提供后稷故里谱写中国现代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新篇章(1)参考,解决您在后稷故里谱写中国现代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新篇章(1)学习中工作中的难题,参考学习。

■本报通讯员张晴记者张行勇

瓦赫宁根大学教授在进行课堂教学。

学生站在了讲台,与师生互动。

创新实验学院一角。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赵忠主持的“农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标志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走向新征程。

多年来,根据现代农业对人才的需求,位于农业始祖后稷故里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服务国家需求,不断进行体制机制的系统、深层改革,在农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农林模式”,为我国农林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

使命:将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结合

翻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0年的办学史,无论在哪个阶段,她总是将自己的人才培养使命同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

风雨兼程80年,学校始终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为服务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农业现代化输送了16万人才。跨入21世纪,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由复合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承载着解决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使命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挑起了培养未来国家农业现代化所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重担,始终践行着农科类卓越人才分类培养新理念。

1999年合校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之初,学校以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为目标,在农学、园艺、动物科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起相应的课程体系与产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一套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将人才培养引入生产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并在全国率先创办了葡萄与葡萄酒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特色专业,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

2002年,该校开办了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探索构建生物科学与农林学科相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通过大力加强生物科学基础教育,纵向上探索大生物基础学科与农林学科专业相对接,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相贯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横向上探索大生物科学与农林学科专业的融合与沟通,建立生物科学与传统农学衔接沟通的课程体系与专业协作模式,为培养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学科基础。

2004年,学校跨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突破传统体制机制,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成为具有挑战性的目标。2006年,学校全面启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改革。

2008年,按照“汇集优秀生源、整合优质资源、着力模式改革、培养拔尖人才”的思路,在全国农林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创新实验学院,实施农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改革实践。新的体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农科专业教育壁垒,整合了学校传统农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地吸引了优质生源会集到农林学科专业,成为我国农林高校首家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行者。

2010年,学校承担了首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农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此项目为推进平台,学校把为国家培养高层次“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办学使命,落实到全校参与的教改实践中,将以往在农林拔尖人才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果,在人才培养中不断实践与完善。

2013年5月,学校以创新实验学院为基础成立右任书院,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书院制管理有效结合,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以优质生源自愿会集为基础,以培养农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以贯通式、个性化为培养机制,以书院制管理为平台的人才培养新体制。

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现代农业创新人才既要具备生命科学的核心基础理论,还要具备跨学科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

要达到现代农业创新人才的要求,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突破原有的专业边界和限制,按照培养有望成为未来农业科学家的需求重新定位教学内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和讨论农科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的共性问题,大胆改革,按照厚基础、强能力、善思维、国际化的培养目标,重新构建了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学校在前两年突出了生物科学核心课程的整合,强化了信息科学素养;设置了研究型课程,学科交叉课程,独立设置了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通识课程模块;设置了全程化从创新实验项目到产学研基地、农业试验站等系列实践教学体系;选择了具有区域特性和学科相近性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开展国际化课程的引入。

在实现学科交叉上,学校以生态系统认知为核心,整合了植物学、气象学、动物学、土壤学和生态学五门课程,在秦岭火地塘综合教学实习基地开展生物学综合大实习;围绕知识获取、能力提高和生态文明素养养成三条主线,丰富课程实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4

1

[责任编辑:yfs00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学首页 | 原创论文 | 计算机原创
版权所有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