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网学 原创论文 原创专题 网站设计 最新系统 原创论文 论文降重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UI设计定制 论文答辩PPT格式排版 期刊发表 论文专题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原创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论文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设计资源 > 论文培训 > 正文

刘艺:追求糖画的时尚范儿五代传承老手艺

论文降重修改服务、格式排版等 获取论文 论文降重及排版 论文发表 相关服务

【编者按】:网学网论文培训为您提供刘艺:追求糖画的时尚范儿 五代传承老手艺参考,解决您在刘艺:追求糖画的时尚范儿 五代传承老手艺学习中工作中的难题,参考学习。

不仅有传统的孙悟空、龙、凤、十二生肖等糖画形象,还有现代奥特曼、熊大、熊二、麦兜儿、喜羊羊、美羊羊等,这些形象在老北京糖画的第五代传人刘艺手中一挥而就,那娴熟的动作和到位的手法,会让所有观看者忍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是糖,亦是画,可以观,可以食,在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据刘艺介绍,这一颇具特色的民间工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做画时,刘艺首先将冰糖、蜂蜜、麦芽糖等原料混合在一起,放到电炒锅中,调到一定的温度,不停地搅拌使之融化、融合,火候一到她便拿起一枚小圆勺,舀起已呈粘稠状、颜色诱人的糖液,随意挥洒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或提、或顿、或放、或收,速度飞快、一气呵成。随着糖液缕缕洒下,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形象,便完美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刘艺的糖画手艺,源自于家族的传承,到她这一代已是第五代了。刘艺的爷爷刘志臣是山东人,他凭借着这门祖传的“倒糖人儿”手艺一路闯关东来到了齐齐哈尔,后来在东北成家立业。到了刘艺的父亲刘登财这一代,虽然也和长辈学习了“倒糖人儿”,但却不再以此为生,仅仅当成家族手艺来传承。

今年36岁的刘艺从小就看爷爷“倒糖人儿”,也从心底儿里喜欢。并且,上学时她就喜欢画画,临摹东西特别快,但后来却阴差阳错地考取了服装学校,虽然没直接从事绘画,但通过学习服装设计,也充分展示了她的心灵手巧。

刘艺毕业后,还是想和爷爷学习“倒糖人儿”手艺。于是,爷爷便从十二生肖教起,教她从哪起笔、到哪收笔,中间如何走笔等。刘艺说,这门手艺并不好学,每天画两小时就累得腰酸背疼,一种倦意袭上心头,没有耐心和信心根本就做不了。在父亲和爷爷的一再鼓励下,刘艺很快战胜了自己,并且从不断娴熟的作画中找到了乐趣。

历时十个月的刻苦练习,刘艺基本掌握了爷爷作画的所有技能,即使是笔画繁多的龙、凤,她都能轻松绘就,既不断线、又不重复。她说,“倒糖人儿”不能走回头路,它不像在纸上画画还有修改的机会,否则线条就变粗了、也不美观了,经过一次次地练习,每个图案刘艺都能不假思索地一挥而就。

刘艺说,自己做时还可以,一旦在人前表演,她还是很紧张的,手都直哆嗦,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看她表演的人也给她鼓励,甚至70多岁的老人都会夸她:这技术,真棒!渐渐地,她在人前表演多了起来,也不怯场了。

随着表演的增多,很多孩子向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阿姨,您帮我做个“喜羊羊”、“美羊羊”或者“奥特曼”等动画人物呗!这一下将刘艺难住了,她让提要求的孩子拿出图片来,她则按图创作,做出来后孩子也挺喜欢!此后,她每天在闲暇之时,便注意观察不同动画里的人物形象,比如美羊羊头上有蝴蝶结、爱穿裙子,喜羊羊脖子上有个铃铛,懒羊羊头上有个“小便便”,麦兜儿喜欢歪戴帽子,用她的话说,每幅画都要画出特点来,孩子们一看就知道这画画的是谁了!

据刘艺介绍,如今“倒糖人儿”已出现了机械化,操作、设置几个程序键后,就能够复制出一模一样的糖画,这也让手工糖画受到冲击,让本来就不好学习的这门手艺更少人去学,都快失传了,这也是她家几代人痛心的地方。但话又说回来,机器倒出来的糖人儿,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缺少了一些人为的灵动因素,刘艺说,还是没有她的糖画好看。

图为刘艺和她的“糖人儿”作品。

本报记者韩艳华文/摄

[责任编辑:yfs00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学首页 | 原创论文 | 计算机原创
版权所有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