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为需要论文培训的朋友们搜集整理了魅力辽砚 传承经典毕业包装设计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观沧海
辽砚传人章永军
盛世中国
子孙万代
砚雕(紫云石)万众一心
砚雕(青云石)觅
砚雕(脚踏实地)
砚雕(知足常乐)
辽砚产于中国辽宁省本溪市桥头镇,兴于辽金,产于辽宁,故称为辽砚,曾被清宫御用300余年,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石料为桥头镇出产的云石,紫绿相间,自然花纹美观,色泽鲜艳,经久不变,厚度均匀,质地坚实,结构致密,有足够的硬度和韧性。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辽砚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之路。特别是清末和民国时期,许多制砚铺经历了关了开、开了关的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袁斌为代表的一代辽砚人,凭借着对辽砚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通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使辽砚从濒临绝迹的逆境中,再度走向辉煌。
辽砚独产于中国辽宁本溪,其特有的地质地貌经上亿年演变,形成褐石红和石青绿为主的两种奇石,即紫云石和青云石。此砚石素有“滑而不留墨,洁而不磨笔,养墨为群砚之首”的美誉,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动画毕业设计,这为辽砚的创作和雕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天然资源。辽砚是用北方独有的青紫云石雕制而成,它不仅彰显了地域文化的鲜明个性,又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南端北辽”不仅说明了辽砚在砚坛历史上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辽砚的特点—追求大势之美、不拘小格,就如同北方民族的性格特点一样,充满了宏伟和大气。
说起辽砚的传承,他的第四代传承人物章永军是享誉国内外的工艺美术大师。他1971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祖籍江西省。1992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受书香门第出身爷爷的影响,自幼热爱工艺美术,擅长书法,曾到过俄罗斯、韩国进行书法表演。由于酷爱工艺美术及书画,为他辽砚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他饱受着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从创业之初,背着石头四处寻访的苦与辣,到取得初步成功的甜与美的历程。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辽砚,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便下定决心,继承发展辽砚产业,让这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辽砚发扬光大,流传于世。于是他拜雕刻世家辽砚第三代传人袁斌为师。由于他有着良好的书画功底,加上勤奋好学,使他的制砚技术,雕刻技法有了 突飞猛进的提高。经过十几年的拼搏,他由一个最初只有三人的小作坊雕刻点,背着砚台找市场跑销路,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发展到现在成立研究所,建立具有5000多平方米的雕刻基地,80多人的制砚队伍,十几个产品销售中心,销售额从不足万元到现在的500多万元,年制砚由不到30方到现在5200余方的历史性跨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辽砚为什么能在最近的十几年迅速发展,这与章永军的勇于开拓创新分不开。他根据时代不断进行制砚的设计与创作,先后设计创作出传统砚、宫廷砚、文人砚、人物砚、山水砚、花鸟砚、生肖砚和根据客人需求创作特产砚等15个系列,200多个品种,其特点是一砚一个故事,神形兼备,表现为大气雄浑但不失精巧玲珑,紫绿鲜明不乏层次清晰,顽石天成不乏佳人点睛,天然成趣不乏别具匠心。他还根据制砚石材的特点在雕刻工具上进行创新,使砚产品品种众多,推陈出新。他从美学角度出发,注重审美,准确把握石材特点,注重对砚石色彩变化的雕刻运用到“凭色施技,就石造型”,在雕刻中保留了其自然形象,体现了返璞归真的效果。他注重观赏效果,更对特殊石材在点、线、面进行随意发挥,不为固定模式所限,呈现了辽砚的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在雕刻技法上,开创了线雕、镂空雕、半圆雕以及立体雕等,综合运用的雕刻技艺,使辽砚在保留实用性的同时,突出了观赏性和收藏性。在雕刻工具上他从传统的雕刻工具如石刻刀、凿等,又发展创新使用了新工具.他还独创了“石上飞刀”的题跋技艺,在雕好的砚背或特定的位置刻上砚铭,他经常即兴创作,配以诗句,赠言,使辽砚更具特色。
2007年,在他精心组织和研制下,为本溪市新建成的广播电视大厦精心雕刻的“清明上河图”大型石雕立体地再现了山水、房舍、人物画面,这是辽砚人又一惊世力作。变古人平面绘画的“清明上河图”为立体石雕“清明上河图”,这一大胆的设想和创意,出自于辽砚人章永军和他的创造团队。他们选用本溪特产的神奇青紫云石,空前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智慧,大胆的突破,演绎了神奇的新版“清明上河图”。12名雕刻师均为辽砚精英,历经半年之余,采用多种技法,进行浮雕、半浮雕、立体雕。精彩处雕刻厚度达1.2厘米,小桥悬起,房舍突出。整体画面采用分块组合而成。15块石雕每块重达1吨,在组合安装中,他们同样创造了市内大型石雕组合的奇迹。这一成功的艺术实践,成为了本溪人永远的骄傲!人们无不感叹这是古今艺术家联手创造的新版艺术瑰宝“清明上河图”,它将永远载入辽砚艺术的创造史册!
2008年,为纪念汶川大地震,章永军精心设计创作了大型汶川救灾景壁“众志成城”。取材救灾的壮观场面,数十人历经数月昼夜兼程雕制,刻画了512个人物形象(寓意5·12)。以荡气回肠,气壮山河的全景图像,成功创造了三军抗震救灾的这一重大的历史景观。景壁取材也为独特,整方偌大青云石长3.5米,宽1.42米,无论雕工的精致还是云石之贵都可谓举世无双。景壁底座由本溪产的东北老玉雕刻成四座古钟,预示警钟长鸣,上书“众志成城”四大金字。章永军特为景壁挥毫赋诗:汶川地震惊世人,中央火速令三军;全国动员忙自救,军民同心不离弃;悲歌壮举憾天地,众志成城泣鬼神;大爱无疆超国界,正气长存照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