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学网论文培训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南京国际美术展初选入围画家艾妮莎绘画历程“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4年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纷呈当下”全球作品征集展成功征集了4507名艺术家的20087件作品。由十余位业内学术专家、艺术家、评论家组成的评审团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综合作者的实力和作品的创新力、当下性和针对性,耗时三轮对应征提交的电子版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初审,此次评审选出入围作品983件,具体名单已经公布,公众们对于入选的作品充满好奇,那些百里挑一的作品是怎么样的?今天让我们走进艺术家艾莉莎的绘画世界,探寻她是如何用画笔重建精神世界的。
八零后美女画家艾妮莎是蒙古族人,先后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水彩艺术专业研习绘画,并获得艺术学硕士学位。现任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她的多幅作品入选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美术教材,艺术创作及专业论文发表于《中国水彩》、《美术观察》、《艺术百家》、《美术向导》、《美术大观》、《大舞台》、《中外美术研究》等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创作多次入选美协、专业学会举办的全国及省级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
艾妮莎《崩塌的集体无意识》纸本水彩
在繁忙的教学工作外,艾丽莎基本上都是泡在工作室里作画。“‘艾爷’日常生活中冲天之豪情和欢愉难掩她内心深处流露出的一丝哀怨与荒凉。其研究生毕业创作的水彩画似乎追求一种“莫名的情绪表达”,画作似有交响律动与奏鸣华彩,但更多的是孤独的颤抖,不免想到这样的诗句:“终日我浇灌着蔷薇,却让幽兰枯萎”。这是艺术评论家叶橙对艾丽莎作品的评论,的确,熟悉她的人都知道,性格上豪放的艾丽莎的内心还是那样敏感柔软,尤其是对当今社会中人们的精神意识和心理她有着敏锐的观察和透彻的剖析。
《崩塌的集体无意识》中人们在崩塌的现实游走、寻找,试图重建精神,但终究不过又有一种束缚。画家想要通过作品表现出现代社会深层结构及意识与个人意识的崩塌,使用细腻的形式技法语言与图像进行阐释,形成个人鲜明的艺术风格,在现代主义结构之后,迈出水彩当代性探索的重要一步。
人类的很多发明都是在与时间赛跑,可终究是这场比赛的弱者。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对于个人而言面对时代的飞速发展,每个人的感觉是不样的,因为每个人的视角经历是不同的。不能说谁对谁错,也不能说谁真谁假。每个人都是生命这条长河中的过客,我们能留下的也许只是一个缩影,又或者仅仅是一张面孔。作品《定格时代》通过20个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物面部特写,描绘出面庞上对于现实的不同感知,他们似乎都在思考究竟什么是真实,真实的自我是被展现还是被掩饰,同时这也引起了观者的思考。
现代社会更加科技,更加快速,人们追求到了时间的快速,却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的空间在被无情的压缩。自己生存的“盒子”压迫着你的情绪,有些人想要逃离关住自己的盒子,有些人则固步自封。《红色盒子》的“人”在苦思冥想,思索着自身,思索着生存空间。无论是否想逃脱,却都是徒劳无功,因为我们都无法逃脱“盒子”。
艾丽莎画中的稻草人,不仅仅是她自身的缩影,也是当今社会中大众的缩影,他有着当下人的普遍情绪和心理。虽然他们没有面部表情,但他们的肢体语言已经把他们的心情表露无疑。艾莉莎式的“表现主义”真情实感足以打动观者,面对她的画作,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动,我想这对于画家来说就是一种成功。(黄炳良、徐子惠、朱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