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为广大网友收集整理了,用产品思维设计营销活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信大家都对“提供让人尖叫的产品”,“提供让用户尖叫的服务”这样的要求不陌生。
“尖叫”能带来的回报非常可观,能引起关注,主动传播,形成口碑。“尖叫”也是个特别容易说出来,却没那么容易做到的标准。
用产品思维设计营销活动
正常情境下,我们理解的“产品”多数是软硬件产品;最近渠道的事情梳理的七七八八后,开始往营销活动里钻,不由自主的把一个活动的策划也套入进产品逻辑思维中去折腾,其实这都是给自己找麻烦来着。
互联网思维存在么?不存在么?这个思维的本质就是产品为王和服务当道,当你真的愿意用做产品的思考方式去面对一切时,我想应该可以说:你真的开始拥有所谓互联网思维了。
昨天和以前同事聊天,说起好像没做过花大钱的营销活动时,姑娘说:你在基地没做过几百万投入的营销活动么?这么回想起来,好像确实在好几年前手上就负责过几百万投入的营销活动来着。
当时的做事方式是:钱多,人傻,预算就只是个数字,脑子里琢磨的是怎么算出一个合适的配比,刚好这么多钱,这么多奖品,单个奖品价值多少钱。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粗暴的策划:一等奖iphone手机10台,二等奖平板电脑30台,三等奖100元话费100名等等。
两年前第一次有机会在微博上投钱做活动,拿个iphone4出来做奖品,粗暴的转发文案,找大号推,万把块砸进去就弄来一百多转发,粉丝都没涨几个。
玩了一次学乖了,开始从关于目标用户群的兴趣特征入手,最后500块奖品成本获得近千次转发,没有大号帮推,全部用户自发转,还参与度特别高,用户收到礼品后会晒出,对产品又一次宣传。活动很简单,转发就送张明信片。
当然这并不是个值得拿出来嘚瑟的案例,但对自己来说是有启发的。
前两周都在忙活一个活动的策划,从目标人群无法抗拒的奖品入手,一步步倒推如何设计参与流程,如何在过程中刺激参与用户分享至社交网络。
当线上的一切都布置完成后,巨大的难题放在面前,这个实物奖品并不是手机或什么标准化产品。
这特么是一本特别定制的书!我们要给每一个有写作梦想的孩子出一本书。
实际上个性印刷不是什么难事,网上能搜出一堆帮忙印书的供应商。一开始我也觉得印书供应商没什么难的,所以没太放在心上。直到真的开始去寻找合适合作方时,才发现,妈蛋给自己挖了个坑跳!
先从百度上搜了几个网站,各家询价后找了一家印了几个样品出来。。拿到手的实物LOW到爆!脑补了一下如果我们的获奖作者拿到的是这种质感的东西,那些反应……
(第一次样品)
我是个对钱不太敏感的人,一贯做事方式是给足了钱总能买到好东西。于是在更高的价位中寻找供应商,并且要求对方给我提供他们最好的纸张配置。。
想要尖叫?先艰辛吧!
在这个关键时刻,处女座的设计师徐老师英雄般伸出了援手。
首先,他表示一定要亲眼所见亲手所摸才能感知到纸张的质感,所以坚持找一家北京的供应商,我们要上门去看!
一直习惯用网络解决一切问题的我面对这事儿时瞬间LOW爆了,因为除了百度我不知道怎么找。
设计师花了20分钟时间在淘宝上锁定了两家北京本地的提供印书服务的商家,其中一家是那种壳子店,没信誉度,LOGO弱爆了,一般在我在淘宝筛选都是先看信誉等级才选择店铺,所以这种店搁我这儿根本看不到。
我们花了10分钟时间电话联系锁定的两个商家,约定下午就去。
第一家是一个开在三环边上门脸讲究的文印店,处女座的事逼特性在这个时刻变成一种特别可爱的品质!只见我们设计师从封面到扉页到内页,每一种纸过眼,过手,最终选定了几个规格的纸张,留给商家报价。但由于对方提供的内页纸张不满意,所以,我们坐地铁穿越半个北京城,来到了第二家。
第二家在清河附近一个地铁站边,破破的大门走进一个堆满各种破烂的院子,这个商家在院子右侧一个阴暗的房间里。简陋到没有任何装修,老旧的办公桌上几台电脑,凌乱的报纸包装袋随意散落在地上,一个书架作为隔断,书架背后几台机器忙碌的工作着。
了解后发现,这是一个专门帮出版社印书的作坊。他们拿出了上百种纸样,真是大开眼界,原来纸还分这么多种,我们在种类繁多的纸张中选定了三种分别作为封面,扉页、内页和腰封,确定了书的尺寸、厚度、装帧工艺、包装等各种琐碎的细节。他们的报价吓了我一跳,比之前问的所有家都要便宜很多。
于是我们决定,选择第二家作为供应商。
第二步更棘手,打样!
书不像定制玩偶或其他标准化产品,涉及内容整理、排版等琐碎环节。因为设计师的认真态度,我也被感染的认真起来。拿出自己曾经一篇写了5W字未完成的小说作为内容,从头到尾扫了一遍先编排了章节。还特别认真的写了个自序。
设计师设计了一个简单大方比较通用的封面和扉页,通过刷老板的脸找到专业的排版公司帮忙做排版,包括页眉页脚、页码、目录。。。真是一堆琐碎的事,前后折腾了有一周。
今天活动上线的同时,我也满心欢喜的拿到了折腾了两礼拜的样品书。是一个不能不嘚瑟的发到朋友圈里的东西,瞬间逼格爆棚,小伙伴们纷纷询问哪里能买,要求签名赠书。。
(高大上有木有)
脑补了一下活动结束后,这些拿到实物的用户嘚瑟到社交网络时的状态,同属性人群都是扎堆的,没有比目标用户主动传播更好的营销方式了。
对营销的一些思考
我们都想要让用户尖叫的效果,却懒得去思考到底他们要的是什么,有钱的可以送一堆iphone6。
没钱怎么办呢?花心思,花时间。
所有老板对营销人员的需求都是雷同的:制维造爆点,制造话题,花钱少,效果好。
在大喊要做社会化营销时,发现公司里维护官方微信微博的人员只有一个刚毕业的实习生,这人还得切一半出去忙活其他事儿。
为嘛小米社会化营销做辣么好?人家有大几十人的团队专门维护各种社交媒体账号,你家有么?
为嘛人家产品说自己营销一毛钱没花?人家在说谎么?唔,其实不一定是说谎,不花钱做营销是现实的(这话我也喊过,真没花钱)。
产品自身爆点足、产品内传播激励机制设计的巧妙、老板自己就是个大KOL、产品功能和体验设计确实赞到爆,以上特质拥有任何一条,都可能做到不花钱做营销的效果。
我有个不太讨老板们喜欢的毛病,就是特别现实。。。没钱办不了事,谁能耐大叫谁办去,反正我办不了。
有句著名的洗脑名句是:真正的人才,就是能在什么都没有,没钱、没资源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达到目标。
对于这句话,不完全赞同也不完全反对。
我觉得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化的完成目标。做到衡量每一笔支出的必要性,更准确的预判效果,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渠道,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才是比较实际的要求。
反推来想,如果一个在没钱没资源的情况下就能完成目标的卓越的人,为什么会给你打工?
0-10的阶段,不花钱是可以实现的,这个阶段就是测试产品的自增长能力,推广上处理事务性工作也够了。
10-100的阶段,少量花钱,试错,摸索适合自己的营销方式,需要谨慎认真并且信得过的人来操盘,会省不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