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网学网为您推荐的毕业论文格式-论文辅文的写作规范示例,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学术论文是指有系统的、较专门的讨论或研究某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这里是一篇论文辅文的写作规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论文,一般指反映学术研究和科学探索成果的文章;它是围绕一个具体问题,把研究和探索的成果以自圆其说的方式论述出来,即提出观点,摆出材料,逻辑论证,得出结论。
论文当中通常包括正文和辅文,如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注释、参考文献、课题标注等,都可以称之为辅文,它们对正文的检索、理解、信誉等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这些内容需要如何写作,大多没有明确的文字规定,各种书刊的要求也不一样。然而,根据国外传过来的行规和国内的相关经验,辅文的写作实际上有一些内在的约定。
一、题目
这里姑且把题目也归入辅文。论文不是文学性作品,题目不需要想象空间,而是应该简洁、明确,逻辑地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
1. 题目不能太大,论文不是书稿,容量有限,命题要指向文章阐述的具体问题;反之,文章的标题不能与正文某个部分的小标题同名,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错误。
例如,《美国高中物理教材引入体育运动素材对我国的启示》一文,先分析相关引入的特点,总结部分又命名为“美国高中物理教材引入体育运动素材对我们的启示”,与文章题目同名。一个帽子戴了大小两个脑袋,它的大小在科学上就不严谨,需要合理裁补。
2. 题目不宜过长,其中的核心概念最好是一个,不超过两个;即使两个,也要显示它们的逻辑关系。
核心概念是问题阐述的前提和基础,需要给与充分的阐释,核心概念多阐释也会多,这必然挤占摆材料做论证的篇幅,关键性的内容就少了。
核心概念太多,说明作者对要研究的问题把握不清,不知道要做什么事。
例如,稿件《基于交互技术的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认知的诊断设计》,题目里有三个核心概念:交互技术;“图形与几何”概念认知;诊断设计。联系正文来看,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问题却不明晰。经过编辑与作者的不断沟通,题目最后改为《借力互动技术,凸显数学练习设计 的本质》,核心概念变成了“互动技术”和“数学练习设计”两个,逻辑关系也很清楚,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作者的写作也找准了焦点,问题明晰化了。
二、摘要
摘要是对正文内容的观点性概括,以便读者尽快地对论文中的研究成果有个大致了解。面对海量信息,摘要和题目就像论文的衣服。题目一般是平面地指向文章所研究的内容,摘要则是传达对于相关问题的观点,是显示研究的成果,两者有适当的分工。一篇论文能提炼出精当的题目和摘要,往往表明作者的研究有价值,文章有看头;提炼这两者有助于修改和完善论文。
1. 摘要必须扼要地阐明研究的缘由、重要的观点和最终结论,以及运用的特殊的材料和手段。通俗地说,摘要不是平面地介绍做了什么事,而是阐述做得怎么样,把成果晾出来。
例如,上图摘要原本比较平面介绍做了什么,经过修改,前面补充了缘由,后面丰富了重要观点,由此对正文内容的呈现立体、生动了起来。
2. 摘要不能简单重复引言、正文小标题和结论中出现的文字,需要将其概括性地重组;要求简洁、连贯,一般不采用引文,不罗列数据,不铺展内容,以150~350字为宜。
3. 摘要必须客观,不使用“本文”“笔者”等词语,不要自己表扬自己,夸耀成果的意义。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信息汇集、检索方便,根据论文的中心内容提炼出来的有实质意义的词汇。一篇论文通常选取2~5个词汇作为关键词。
1. 它出自论文的题目和中心内容,要对全文具有涵盖作用,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部分。
2. 它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而且是对某一事物和概念的具体指称,不宜是抽象的称谓;个别情况下才用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例如,稿件《创新实验设计,培养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出了四个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实验;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编辑修改成三个:高中物理;实验设计;核心素养。
其中,“创新实验”是一个有歧义的词组,这里“创新”可以作动词解,也可以作形容词解;而且“创新”带有自我夸耀的意思,不是一个客观的词汇。
“培养途径”则是抽象的概念,又如“启示”“方向”等抽象概念,还有“分析”“比较”“研究”等行为动词,在检索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去搜索,提炼这些词汇作为关键词没有意义。
四、作者简介和课题标注
各个书刊对这两者的内容要求和摆放位置不尽相同,作者最好参考所投书刊的格式来书写。
作者简介最少要提供工作单位、学位、职称,有的还需要年龄、性别、籍贯、职务、主要研究方向等。
课题标注主要署名来源、名称、编号等。
五、注释和参考文献
注释是解释性的文字,用来补充说明文中的内容,其呈现形式要求不一。有的放在文中,挨着被解释对象用括号标明;有的放在页面下部,当页排序标明;有的放在文尾,全文排序标明。具体看各书刊的处理。
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它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内容的科学依据,也反映该篇论文的起点和深度。一般排列在论文末尾。
1. 参考文献的标注方式按国家标准《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主要涉及:作者—文献名—出版物信息(出版地、出版者、出版物、页码等)。总之,要把参考文献的来源交代清楚,交代具体,以便其他人可以查对、核实。
文献的类型标注在文献名后面,具体类型和标识代码是: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
电子资源载体和标识代码是: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2. 中国古代版权意识不浓,也没有参考文献的要求,所以很多古籍除了书名,往往没有出版物信息,甚至没有作者名称,如何变通处理需参考所投书刊的格式。
3. 为了保证所参考和引证材料的公信力,一般应选择信誉较好、名声较大的出版物,选择比较有影响力的作者。
例如,在国内CN刊号中,以G4收尾表示教育研究类期刊,以R收尾表示医学类期刊,随意跨界的期刊肯定不是好期刊。而且,在专业期刊中也有良莠不齐。
4. 少用网络文献。因为网络文章普遍比较简短、零碎,缺乏充分的严密的论证,也缺乏编辑机构组织的审核,不足以作为科学研究的依据。网络扫描书刊经常存在一定的错讹,也需要进行核对。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于论文来说,寸心要变公心,辅文就是读者观望的窗口。 学术论文是指有系统的、较专门的讨论或研究某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这里是一篇论文辅文的写作规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论文,一般指反映学术研究和科学探索成果的文章;它是围绕一个具体问题,把研究和探索的成果以自圆其说的方式论述出来,即提出观点,摆出材料,逻辑论证,得出结论。
论文当中通常包括正文和辅文,如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注释、参考文献、课题标注等,都可以称之为辅文,它们对正文的检索、理解、信誉等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这些内容需要如何写作,大多没有明确的文字规定,各种书刊的要求也不一样。然而,根据国外传过来的行规和国内的相关经验,辅文的写作实际上有一些内在的约定。
一、题目
这里姑且把题目也归入辅文。论文不是文学性作品,题目不需要想象空间,而是应该简洁、明确,逻辑地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
1. 题目不能太大,论文不是书稿,容量有限,命题要指向文章阐述的具体问题;反之,文章的标题不能与正文某个部分的小标题同名,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错误。
例如,《美国高中物理教材引入体育运动素材对我国的启示》一文,先分析相关引入的特点,总结部分又命名为“美国高中物理教材引入体育运动素材对我们的启示”,与文章题目同名。一个帽子戴了大小两个脑袋,它的大小在科学上就不严谨,需要合理裁补。
2. 题目不宜过长,其中的核心概念最好是一个,不超过两个;即使两个,也要显示它们的逻辑关系。
核心概念是问题阐述的前提和基础,需要给与充分的阐释,核心概念多阐释也会多,这必然挤占摆材料做论证的篇幅,关键性的内容就少了。
核心概念太多,说明作者对要研究的问题把握不清,不知道要做什么事。
例如,稿件《基于交互技术的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认知的诊断设计》,题目里有三个核心概念:交互技术;“图形与几何”概念认知;诊断设计。联系正文来看,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问题却不明晰。经过编辑与作者的不断沟通,题目最后改为《借力互动技术,凸显数学练习设计 的本质》,核心概念变成了“互动技术”和“数学练习设计”两个,逻辑关系也很清楚,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作者的写作也找准了焦点,问题明晰化了。
二、摘要
摘要是对正文内容的观点性概括,以便读者尽快地对论文中的研究成果有个大致了解。面对海量信息,摘要和题目就像论文的衣服。题目一般是平面地指向文章所研究的内容,摘要则是传达对于相关问题的观点,是显示研究的成果,两者有适当的分工。一篇论文能提炼出精当的题目和摘要,往往表明作者的研究有价值,文章有看头;提炼这两者有助于修改和完善论文。
1. 摘要必须扼要地阐明研究的缘由、重要的观点和最终结论,以及运用的特殊的材料和手段。通俗地说,摘要不是平面地介绍做了什么事,而是阐述做得怎么样,把成果晾出来。
例如,上图摘要原本比较平面介绍做了什么,经过修改,前面补充了缘由,后面丰富了重要观点,由此对正文内容的呈现立体、生动了起来。
2. 摘要不能简单重复引言、正文小标题和结论中出现的文字,需要将其概括性地重组;要求简洁、连贯,一般不采用引文,不罗列数据,不铺展内容,以150~350字为宜。
3. 摘要必须客观,不使用“本文”“笔者”等词语,不要自己表扬自己,夸耀成果的意义。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信息汇集、检索方便,根据论文的中心内容提炼出来的有实质意义的词汇。一篇论文通常选取2~5个词汇作为关键词。
1. 它出自论文的题目和中心内容,要对全文具有涵盖作用,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部分。
2. 它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而且是对某一事物和概念的具体指称,不宜是抽象的称谓;个别情况下才用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例如,稿件《创新实验设计,培养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出了四个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实验;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编辑修改成三个:高中物理;实验设计;核心素养。
其中,“创新实验”是一个有歧义的词组,这里“创新”可以作动词解,也可以作形容词解;而且“创新”带有自我夸耀的意思,不是一个客观的词汇。
“培养途径”则是抽象的概念,又如“启示”“方向”等抽象概念,还有“分析”“比较”“研究”等行为动词,在检索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去搜索,提炼这些词汇作为关键词没有意义。
四、作者简介和课题标注
各个书刊对这两者的内容要求和摆放位置不尽相同,作者最好参考所投书刊的格式来书写。
作者简介最少要提供工作单位、学位、职称,有的还需要年龄、性别、籍贯、职务、主要研究方向等。
课题标注主要署名来源、名称、编号等。
五、注释和参考文献
注释是解释性的文字,用来补充说明文中的内容,其呈现形式要求不一。有的放在文中,挨着被解释对象用括号标明;有的放在页面下部,当页排序标明;有的放在文尾,全文排序标明。具体看各书刊的处理。
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它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内容的科学依据,也反映该篇论文的起点和深度。一般排列在论文末尾。
1. 参考文献的标注方式按国家标准《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主要涉及:作者—文献名—出版物信息(出版地、出版者、出版物、页码等)。总之,要把参考文献的来源交代清楚,交代具体,以便其他人可以查对、核实。
文献的类型标注在文献名后面,具体类型和标识代码是: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
电子资源载体和标识代码是: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2. 中国古代版权意识不浓,也没有参考文献的要求,所以很多古籍除了书名,往往没有出版物信息,甚至没有作者名称,如何变通处理需参考所投书刊的格式。
3. 为了保证所参考和引证材料的公信力,一般应选择信誉较好、名声较大的出版物,选择比较有影响力的作者。
例如,在国内CN刊号中,以G4收尾表示教育研究类期刊,以R收尾表示医学类期刊,随意跨界的期刊肯定不是好期刊。而且,在专业期刊中也有良莠不齐。
4. 少用网络文献。因为网络文章普遍比较简短、零碎,缺乏充分的严密的论证,也缺乏编辑机构组织的审核,不足以作为科学研究的依据。网络扫描书刊经常存在一定的错讹,也需要进行核对。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于论文来说,寸心要变公心,辅文就是读者观望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