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论文模板 > 毕业论文格式 > 正文

音乐学论文写作指导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用户投稿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17/04/13

网学网为需要毕业论文格式的朋友们搜集整理了音乐学论文写作指导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音乐学论文写作中的“滚雪球式学术积累”,是指把音乐学论文写作的过程,当成学术积累的过程,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音乐学论文写作指导,欢迎阅读参考。

  一、何谓音乐学论文写作中的“滚雪球式学术积累”

  音乐学论文写作中的“滚雪球式学术积累”,指的是把音乐学论文写作的过程,当成学术积累的过程,围绕音乐学论文写作的命题,深入所研究领域的音乐现象发生的现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查找音、谱、图、文、像和口述、器物、网络资料,夯实与此论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然后才进入论文写作。

  音乐学研究、论文写作的学术积累过程,就像是滚雪球那样,如果每一次都能滚成一个小雪球的话,那么,数次乃至十数次下来,众多小雪球合在一起就可能形成一个中雪球;数个乃至十数个中雪球滚在一起又可能形成一个大雪球;大雪球多了还可能形成一座小雪山。如此循环往复,就可以扬长补短,尽量避免片面性和音乐学学术研究的“瓶径”。笔者认为,在做学问的旅程上应当“扬长补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应当要有勇气有自知之明发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机会来弥补、充实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对于研究者来说,应当抓住每一次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的机会,来扬其所长、补其所短。千万不能“扬长避短”,因为学术上的“短”是避不过去的,如果你想避的话,这个“短”就可能变成窟窿,甚至于发展为悬崖峭壁,成为有可能栽跟斗的危险处所。

  二、实施“滚雪球式学术积累”的两种基本行为方式: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一)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就是迈开你的双腿,深入研究对象所在的现场,对其音乐形态、文化内涵、从业者、传播者、接受者和产生该音乐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其历史渊源、沿流、变革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对此“现场调查”,在民族音乐学创立初期称为“田野调查”,因为那时民族音乐学学者所关注的非欧美国家,如非洲、亚洲国家,多属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其调查多在田间野外,所以,称之为田野调查是恰切的。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向工业化、信息化转型,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也不限于非洲、亚洲的农村,连城市流行音乐、欧洲贝多芬的音乐都已进入民族音乐学学者的研究视野,此时,如果仍然用田野调查称之的话,那就会有不够贴切的嫌疑,因此,笔者称之为“现场调查”。笔者还曾将此“场”分为“大场”和“小场”。“大场,指的是自然、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小场,指的是产生和使用这些传统音乐的具体的现实场景、场地”(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学的“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8页)对于音乐学学者来说,无论是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或者是音乐教育学家、社会音乐学家,在音乐学研究之原初,都应当走出书斋,到以上大场、小场中去调查,去听、录(录音录像)、记(记谱)、唱、背、析、悟,去熟悉产生、创作、使用于大场、小场中的音乐,分析其音乐形态特点,理解其文化内涵,探究其学术原理。在这现场调查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丰富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域、各种体裁形式的音乐及其学术资料,不断加深对这些音乐学术资料的理解和体悟,并且将它们融进你写作的学术论文中去。笔者在和郭小利博士合作的《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文中,曾经谈到过音乐创作者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四个层次:“进入”“深入”“融入”和“超越”(郭小利、王耀华:《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民音乐》,2012年,第1期,第18页)。我觉得,这四个层次也可以用于对民族音乐现场调查,由“进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音乐形态,到“深入”掌握它的感情表达方式,再“融入”到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其文化内涵,体悟其神韵,进而“超越”于音乐本体,升华到实现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如果每一次现场调查都能在这四个层次有所进步的话,那么,日积月累就会有显而易见的收获,随着现场调查实践时日的增多也会有更大的长进。

  (二)读万卷书

  读万卷书,指的是音乐学研究者在行万里路的同时,要关注与你所研究的音乐相关的文献资料、音谱图像,以及口碑、器物、网络资料等。对于音乐学研究者来说,毫无疑义的,要将有关音乐本体的资料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图书馆、音像资料馆、博物馆、个人收藏和网络等途径,去收集有关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域、各个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当代的,有关乐律、乐制、乐调、乐曲、乐器、乐人和其他音乐现象的记录,收集音乐书谱、唱片、录音、录像、CD、VCD、MDV等。为了研究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研究音乐教育的历史及其现当代发展,研究大历史背景下的音乐史,我们还应当重视对于与音乐相关的中国古文献和外文资料的收集、整理、阅读、分析和使用。尤其应当加强对我国古代文献、古代乐谱等学术资料的整理,加强这方面的学术积累,使它们为促进中国音乐学的研究发挥更大作用。

  三、“滚雪球式学术积累”的四个方面

  “滚雪球式学术积累”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去“积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积累。

  (一)学科基础理论的积累

  学科基础理论的掌握,应当成为音乐学研究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和学科教学的基础。每一位音乐学研究者和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我们的音乐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中,都有“音乐学概论”“音乐学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及其发展新动向”,或者“音乐学学科经典文献选读”等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明确音乐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历史、流变和发展新动向,明确音乐学及其分支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和特点,进而明确自身的目标和责任,明确自身所从事的每一研究项目和每个教学环节要解决的其中某一个或某一些细小的问题,丰富其中理论、方法的某一小点认识。

  例如:笔者在从事第一个研究课题《歌仔戏<七字调>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时,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比较音乐学学科业已形成,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正在酝酿之中,但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这些学科都尚未传入我国。当时,我国音乐学术界的学科意识是“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在民歌、歌舞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五大类研究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深入学唱、背唱、分析、体悟《七字调》由《民歌四空仔》《锦歌四空仔》到《歌仔戏早期七字仔》,再到《七字正》的发展过程,以及再由《七字正》发展成为【七字高腔】【七字低腔】【七字哭调】【七字反调】【七字中管】等曲牌之后,对这篇论文写作的定位,是在民族民间音乐的五大类研究中,归入戏曲音乐研究,试图探讨对曲牌体唱腔体制中,基本曲牌及其曲牌体系的形成规律,总结“主曲变腔体”这一曲牌变易规律,提供某一方面的参考。

  1986年8月,笔者前往日本冲绳进行中国音乐与日本琉球音乐之比较研究,进入比较音乐学的学科研究范畴,开始深入学习比较音乐学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成了我的主要研究方法。此时,正值民族音乐学学科方兴未艾,笔者在学习民族音乐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时,感觉到应当用文化中的音乐比较研究来充实比较音乐学,不仅比较研究中琉音乐的本体,而且比较研究产生这种影响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缘由,也即吸收民族音乐学“文化脉略中的音乐研究”,来使比较音乐学往跨文化音乐比较学演进。并且在研究的学科领域、地域历史领域和研究者自身的局内人局外人身份方面也有所探求。一是突破就音乐论音乐的局限,试图从更为广阔的领域,运用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民俗学、宗教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从文化整体来研究音乐,以明确音乐在文化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及其自身的特点;二是突破就中国三弦与冲绳三线之比较研究的局限,把中国与日本冲绳置于世界、亚洲这一大格局之中,从日本冲绳与日本本土、朝鲜、中国、东南亚的多重历史关系来认识中国与日本冲绳的历史关系;从中国与日本冲绳的全部音乐中来研究三弦、三线及其音乐,从音乐学的各个方面来相互印证,试图求得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得出较为合乎实际的结论;三是突破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局内人局外人单一定位的局限,提倡局内人与局外人双重身份转换。在现场调查阶段,对比较研究对象的双方都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尽量使自己能够做到像局内人那样地对研究对象的双方都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体悟,尤其在对母文化音乐与他文化音乐进行比较研究时,更应该加强对他文化音乐的调查和理解,以避免研究过程中的偏向。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难有自知之明,但是要尽量做到有自知之明。同样,在跨文化音乐比较研究中,也应该认识到,研究者贵有公正立场,难有公正立场,但是要尽量做到有公正立场。其前提就是要以局内人的身份,对研究对象的双方都有尽可能深入的调查、分析、理解和体悟。然后,在进入比较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时,又要回到局外人的立场,“把一切音乐都还原成白纸”,去进行研究。(岸边成雄先生语)

  (二)专题性理论及其相关资料的积累

  专题性理论及其相关资料的积累,就是围绕着你所研究的专题,深入现场进的行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系统地学习、钻研与该专题相关的知识、理论,全面地掌握与该专题相关的音、谱、图、文、像和口碑、网络、资料。

  例如:在写作《岸边成雄先生的音乐学研究》(王耀华:《岸边成雄先生的音乐学研究》,《音乐研究》,2005年,第2期)一文时,笔者是把它作为一次缅怀音乐史学大师、重新学习他的研究成果的机会来对待的,所以,我再次将岸边先生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上卷、下卷)》([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上卷、下卷]》,日本和泉书院,2005年)《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理篇·乐书篇·乐器篇·乐人篇)》([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理篇·乐书篇·乐器篇·乐人篇)》,日本和泉书院,2005年)《东亚音乐史考》([日]岸边成雄:《东亚音乐史考》,日本龙吟社,1944年)《古代丝绸之路的音乐》([日]岸边成雄:《古代丝绸之路的音乐》,讲谈社,1982年)《音乐的西流》([日]岸边成雄:《音乐的西流》,音乐之友社,1952年)《东洋的乐器及其历史》([日]岸边成雄:《东洋的乐器及其历史》,弘文堂,1948年)《日本的音乐》([日]岸边成雄:《日本的音乐》,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72年)《江户时代的琴士物语》([日]岸边成雄:《江户时代的琴士物语》,有邻堂,2000年)《津轻筝曲郁田流研究(历史篇)》([日]岸边成雄、世森建英:《津轻筝曲郁田流研究(历史篇)》,津轻书房,1976年)等专著,《比较音乐学》(萨克斯:《比较音乐学》,[日]岸边成雄、野村良雄译,全音乐谱出版社,1956年)《节奏与速度》(萨克斯:《节奏与速度》,[日]岸边成雄监译,音乐之友社,1959年)等译著,《唐代音乐文献解说》([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文献解说》,《东洋音乐研究》(第11辑),1937年)《燕乐名义考》([日]岸边成雄:《燕乐名义考》,《东洋音乐研究》(第12辑),1938年)《唐俗乐二十八调成立年代研究》([日]岸边成雄:《唐俗乐二十八调成立年代研究》,《东洋学报》(第27卷第2、3期),1939年)《南北朝隋唐的河西音乐》([日]岸边成雄:《南北朝隋唐的河西音乐》,《史学杂志》(第50卷第10期),1939年)《出现于敦煌画中的音乐资料》《西域七调及其起源》([日]岸边成雄:《西域七调及其起源》,《史学杂志》(第56卷第9期),1946年)《周文矩的唐代乐妓合乐图》([日]岸边成雄:《周文矩的唐代乐妓合乐图》,《东京大学教养学部人文科学纪要》(第43辑),1967年)等论文,拜读了一遍,由此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岸边先生在中国唐代音乐史、日本音乐史、音乐文献学研究等方面贡献的认识,也进一步夯实了相关专题性资料的基础。

  笔者在对泉州南音谱字变易年代进行研究时,先是到泉州向泉州南音前辈陈天波、林文淑、王爱群等先生请教有关泉州南音工㐅谱的相关知识,后是查阅叶栋、陈应时、何昌林、日本林谦三等学者有关敦煌乐谱、西安鼓乐谱、民间工尺谱的有关研究论著,研读日本放送出版协会出版的“乐谱世界丛书”(含:《乐谱的本质与历史》《音乐的现场与乐谱》《日本与世界的乐谱》,详见《乐谱的本质与历史》《音乐的现场与乐谱》《日本与世界的乐谱》,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74年),还将《日本与世界的乐谱》由日文翻译为中文。通过以上这些调查和阅读、翻译,增进自己对乐谱与音乐、乐谱与文化的关系的理解,进而体悟文化中的乐谱和乐谱中的文化,并且以此理论来挖掘南音乐谱中的乐学内涵和文化内涵。

  在专题性理论及其相关资料的积累调查中,最重要的是要使自己对即将进行的研究课题做到几个心中有数。一是学术动态心中有数,要深入了解该研究的现状,不仅了解本乐种在这一问题方面的研究状况,而且要了解其他相关乐种在这一方面的学术动态,从而找出已知与未知的接点。二是研究资料心中有数,不仅全面掌握本乐种的相关资料,而且要掌握其他相关乐种的相关资料。当前,互联网的出现,为学术资料的收集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需要什么资料,只要上网输入一个或几个关键词,一大堆资料就会跳了出来。但是,也很容易受其局限性的危害,而犯上“互联网依赖症”。对此,笔者认为,既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查找资料方便快捷的优点,又不要不加分析地唯互联网是用,要有分析有辨别力地选择运用,因为互联网上的资料,虽然有很多都是艰辛学术劳动的结晶,但是也有部分是没有经过严密考证的、可能还存在一些疑问的资料。更不能忽略互联网之外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运用,只有眼界宽、功夫深、腿脚勤,才能人家有的资料你有,人家没有的资料你也有。资料是为学术之本,能否在学术上攀登高峰,学术资料是基础,一定要养成以自身的扎实劳动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习惯,同时掌握整理、分析、甄别和科学使用学术资料的方法。三是对自己研究的问题要心中有数,界域要分明,概念要清晰,目标要明确。

  (三)研究方法的积累

  研究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必须在每一个课题研究中,探求适合于该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或者在原有成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加进自己的改造和创新;或者是借鉴前人研究方法的有益因素,引申出新的研究方法。

  笔者在与谢宝燊先生合作研究《莆仙戏是宋元南戏支流的例证》(王耀华、谢宝燊:《莆仙戏是宋元南戏支流的例证》,《音乐研究》,1983年,第2期)过程中,是在运用历史学逆向追踪法基础上的音乐化,从唱腔曲牌的曲目名、曲牌的联缀形式和曲文结构、曲情运用、唱腔旋法、犯调、南北合套、伴奏形式等方面的比较和逆向追踪,来论证莆仙戏是宋元南戏的支流,探索了音乐史学研究中的逆向追踪法。

  笔者在《琉球三线“一扬调子”考》(王耀华:《琉球三线“一扬调子”考》,《音乐研究》,1989年,第4期)的研究中,则是在逆向追踪法的基础上,加上乐律考证、旋法比对等多重证据法。用逆向追踪法,由冲绳《打花鼓之歌》,通过调弦法由低音si-中音do-sol到低音sol-la-中音mi,变化出《打花鼓之歌(拟构体)》,再将此(拟构体)与中国江苏《茉莉花》进行比对,追溯的结果再结合“冲绳打花鼓是由中国传过来的”口碑资料,以及《打花鼓之歌》的歌词和《茉莉花》歌词的相似,证明《打花鼓之歌》乃是由中国江苏《茉莉花》变化而来。乐律考证和旋法比对,是对演变阶段的论证依据。

  《客家山歌旋律音调源流考》(王耀华:《客家山歌旋律音调源流考》,《音乐研究》,1992年,第4期)用的是纵向追踪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纵向追踪法来追溯徵类色彩客家山歌的中原和北方渊源,以横向比较法来寻探羽类色彩客家山歌的南方原住民和先住民的源流。《关于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王耀华:《关于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以畲族民歌为例》,《音乐研究》,2007年,第1、2期),是以畲族民歌为例,运用三音列分析法对它的旋律音调结构进行归纳总结,推断出畲族民歌的核心旋律音调结构,并探寻其源流。这些都是在试图探索适应研究内容需要的方法创新。笔者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探求,我们对研究方法的运用就能从生疏到熟练,熟能生巧、触类旁通,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成熟度。

  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古谚:“工欲善,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我们在进入研究角色之前,必须深入地掌握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且寻求运用,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砍柴不误磨刀工”就是以上古谚的通俗表达。在这里,我对从事方法论研究的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因为他们以自己辛勤的学术劳动为研究者们提供了方法论的宝贵指导,给广大研究者予以十分重要的教益。同时,我们对广大研究者也提出些许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对方法论的学习和研究,学深学透,另一个方面又要致力于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因为我们大部分研究者磨刀的目的是为了砍柴,而不是仅只持刀赞曰:“好刀,宝刀也!”而不付诸砍柴实践。我们应当通过实践来检验这是否真是“好刀”,并且不断地追寻“好刀”“宝刀”。在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研究、运用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方面,梅里亚姆、赖斯、德丸吉彦、山口修、沈洽等众多中外学者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可资我们认真地学习、借鉴。

  (四)论述角度的选择和论述方式的积累

  论述角度的选择和论述方式的积累,犹如挖井的找泉眼。找准了论述角度和论述方式,就像是找准了泉眼般地,它能使论文写作下笔如有神,文思如泉涌。论述角度和论述方式选择的依据是:该论述角度、论述方式内涵较为丰富、独特新颖,能阐释该音乐现象的本质。其目标是:精,新,深。精,就是精辟、精到;新,就是新颖、独创;深,就是深刻、深入。

  例如:在对《琉球人的三线志向考》(王耀华:《琉球人的三线志向考》,日本法政大学冲绳文化研究所:《冲绳文化研究》[第19号],1992年3月)的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笔者选取了古代“琉球人为什么在从中国传入琉球的诸多(至少27种以上)乐器中,唯对三线(三弦)情有独钟”这一冲绳人普遍关心而久久没有得到解决的研究课题,选择了从阐释琉球人的三线志向开始,到琉球人三线志向产生的四个方面原因的分析这一论述角度,比较深入独特地阐述了由祭祀音乐(祝女音乐)到礼仪音乐(士族男子音乐)过程中,三线音乐适应男子音乐的需求,道教信仰推动三线爱好,在宫廷中奖励三线爱好并作为士族素养之一。这种论述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新颖独特、视野开阔、内涵丰富的特点。所以,该研究成果发表后,得到了冲绳人和冲绳学术研究界的认可。

  又如:《中国现代戏曲音乐创作的三维特征》(王耀华:《中国现代戏曲音乐创作的三维特征》,《福建艺术》,2009年,第1期),以中国现代戏曲音乐创作为研究对象,借鉴民族音乐学的三维研究模式,运用音乐比较研究法,选取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创作、新歌剧音乐创作和中国现代戏曲音乐创作三种戏剧音乐创作为比较研究对象,从美学观、创作方式、音乐形态特征三个视角,探索并列对照的论述方式,先是论述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与现代专业作曲家的创作音乐的三维特征: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其音乐美学观是写意为主、写意中的写实,创作方式是一曲多变运用,音乐形态特征是程式性;现代专业创作音乐的音乐美学观是写实为主、写实中的写意,创作方式是专曲专用,音乐形态特征是非程式性。然后,从比较中探寻中国当代戏曲音乐创作的三维特征:音乐美学观是以写实为出发点,写意为基础,尽量追求写实;创作方式是一曲多变运用基础上的专曲专用;音乐形态特征是程式性基础上的原创性。给读者以视角较为新颖,视野较为宽阔,论述较为充分,说服力较强的感受。

  四、“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的基础是搞好“滚雪球式学术积累”

  作为本文的结语,我想起了季羡林先生的名言:“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这个没有新意者很可能是“难为无米之炊”的“巧妇”,因为她欠缺对学科基础理论的准确把握,没有掌握专题性理论及其相关资料,缺乏研究方法的积累,无法选择新颖独到的论述视角和论述方式。所以,我诚挚地邀请音乐学术界的年轻朋友们,从现在起,加入到我们“滚雪球式学术积累”的论文写作行列中来吧!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实践中,把音乐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的过程,作为“滚雪球式学术积累”的过程,把握学科基础理论,掌握专题性理论及其相关资料,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选取新颖独到的论述视角和论述方式,目标是:在写出有新意高水平的音乐学学术论文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学术积累,完善学术素养,提高学术水准。在“滚雪球式学术积累”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为音乐学学术研究事业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音乐学论文写作指导》相关文章:

1.声乐论文格式范文

2.音乐学论文写作指导

3.音乐本科论文写作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4.音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方法

5.教学论文写作建议

6.关于论文写作的几点意见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原创论文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