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网学网为您推荐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国视域中的欧洲一体化:卡梅伦政府与欧洲,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论 文 题 目 英国视域中的欧洲一体化:卡梅伦政府与欧洲
一、立论依据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选题意义
国际政治仍然是大国政治,当今国际政治的研究自然而然地以欧美为中心展开。
(1)欧洲一体化与主权债务危机。
里斯本条约令举世撼动,民族国家政治时代下首次出现超国家的实际政治体(此前的国际联盟和战后的联合国更多的是政治协商性组织而非政治实体);而随后不久爆发的欧债危机,则让世人对欧洲一体化表示忧虑。此次欧债危机是对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货币一体化即欧元区)的挑战,进而是对欧洲组建具有确实效力的实际政治体可能性的担忧。
(2)英国与欧洲。
思考欧洲一体化问题,一个重要视角即从欧洲联盟各组成国家(即欧盟内部的最大政治单元)着手。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路线,在21世纪的多次世界性事件中也可窥见一二的是:法国是欧盟的政治性领导大国,德国是欧盟的经济性领导大国(德国对欧盟所有国家贸易顺差)。而英国作为19世纪的世界性大国(继罗马治下的和平之后第二个世界性和平的领导性大国),在欧盟中似并不突出。首先,历史地看,二战后,丘吉尔首相曾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但是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体化启动后,英国又不愿意加入这一进程,并添加阻力。后来迫于形势,又主动转向欧共体。加入后,有反对加强欧共体机构的权力。至今,仍拒绝加入欧元区。反对欧盟走联邦主义的建设道路。试图拖延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步伐。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曾经是欧共体建设经历曲折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仍是影响欧盟建设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第二,在国际政治逻辑上,英国对欧盟的态度转变,是英国自身霸权兴衰的一个表征,是“孤立—参与”“民族国家—全球一体”两组二元政治路向的纠结。因而,研究英国对欧盟(欧洲一体化)的认知,不仅是英国参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实证性考察,更是英国作为世界性帝国和区域性帝国、民族国家的三种路向的紧张,是西方政治一体化尝试的侧面剖析。本文即以最近时段英国,即卡梅伦时期的英国与欧盟的互动为例,展开相关研究。
(3)卡梅伦时期的英国与欧洲
在此次主权债务危机中,英国本身亦受波及;它的态度仍可以放在战后英国对欧盟态度的长历史时段中理解。卡梅伦执政前称将奉行以英国的利益优先,以公投的方式来解决当时的里斯本条约的问题;执政后面对这次的欧债危机,他曾说不干预事情的解决。保守党的疑欧传统得到再次的印证。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英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其在国际关系史上的作用无可厚非。因此,其外交自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国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尤其是英国和欧洲的学者。而且这一问题仍在持续进行中,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这些学者他们关注的主要的问题是微观层面上的,主要内容包括:英国与欧元的问题、英国加入欧共体的问题、英国与欧盟共同的防务问题、英国与欧盟的气候问题、英国与欧盟的环境问题。在这些研究中分成不同时期,以不同首相的任期为分节点。其中撒切尔夫人任期的对欧盟的政策是学者关注的重点。
国内学者则更多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着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英国看欧盟的关系。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英国史,英国外交史以及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历史等等。简述英国自二战后对欧盟政策的总体的走向,主要归纳对英国对欧政策的脉络。
国内外学者给我恩呈现了英国与欧洲关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研究现任首相卡梅伦的对欧政策有借鉴意义。但是国内外学者则很少着墨深入探讨“英国人”对欧洲一体化及欧盟的认识,而本文则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关于这一领域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Charles Grant,Why Britain eurosceptic,这篇文章写于2008年,作者从四个方面,即历史、地理、经济和媒体,分析了英国为什么有疑欧倾向。
2.Frank Kupferschmidt,The United Kingdom between Transatlantic Relationship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Pragmtism Put to the Test,这篇文章写于2007年,分析了英国咋跨大西洋关系和欧洲整合中的战略选择,认为实用主义才是英国奉行的基本原则。
3.Charles Grant, Cameron’s Europe:Can the Conservatives achieve their EU objectives?,这篇文章分析了卡梅伦政府的对欧政策。
4.P.J.Marshall,British Empire,这本书涵盖了从美利坚革命到20世纪英帝国没落的各个时期,评价了英帝国的影响,既为了英帝国统治的人民,也为了大不列颠人民自己。本书的第四章详细的叙述了冷战后英帝国转向欧洲的历程,和人民的认知。
5.肯尼斯·O·摩根,《牛津英国通史》,这是研究英国问题的一本很好的工具书,它给我们呈现了英国历史发展的过程,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对20世纪以来的英国历史详细的叙述。
6.诺赛之,《英国与欧共体:过去与现在》,作者认为英国一直缺乏精英和大众对欧共体成员身份的认同。
7.赵怀普,《英国与欧洲一体化》,作者回顾了从1945到布莱尔时期的英国对欧洲的政策对卡拉汉、撒切尔、梅杰、布莱尔四任政府中对欧盟外交中的最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最后还剖析了英国疑欧主义传统的根源。
8.陈乐民,《战后英国外交史》,书中侧重对英美特殊关系的脉络进行了梳理。
9.计秋枫,冯梁,《英国文化与外交》,书中在梳理英国战后外交的同时侧重英国在英美特殊关系立场,分析了英美特殊关系的起源,发展等等。
10.马胜利,邝杨,《欧洲认同研究》,书中提出了“欧洲模式”的概念,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式,对欧洲青年人对欧洲的认同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四)、参考资料:
中文书籍:
1.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王振华主编:《英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版。
3.陈乐民主编:《战后英国外交史》,北京: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4.陈乐民:《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一198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5.赵怀普:《英国与欧洲一体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7.王振华、刘排:《变革中的英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8.冉隆勃、王振华等:《当代英国—政治、外交、社会、文化面面观》,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0年版。
9.洪邮生:《英国对西欧一体化政策的起源和演变(1945~1960)》,南京人学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周琪、王国明主编《战后西欧四人国外交(英、法、西德、意大利))),中国人民公安
人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伍贻康、周建平等:《欧洲经济共同体》,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3.胡瑾等:《欧洲早期一体化思想与实践研究(1945一1967)》,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田德文、靳雷:《为什么偏偏是英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15.梁晓君:《英国欧洲政策之国内成因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16.王晓红:《英国社会与文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17.阎照祥:《英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8.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中文论文:
1.王振华:《1973年以来英国对外政策的趋势和特点》,《西欧研究》,1986年第4期。
2.梁晓君:《抉择:在大西洋土义和欧洲土义之间—英国与战后欧洲安全和防务建设》,《国际论坛》,2005年第5期。
3.邓峰:《法德英三角关系与欧盟未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4.汪波、李晓涛:《论战后欧洲一体化中的英国外交》,《武汉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王鹤:《论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评析英国政府对欧盟政策》,《欧洲》,1997年第4期。
6.宋爱群:《试论英国对欧政策中的实用主义》,《外交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7.吴文武:《试析撒切尔政府在欧洲一体化问题卜的分歧》,《求是学刊》,2001年第2期。
8.赵佳:《英国回归欧洲原因解析》,《河南师范人学学报(竹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9.陆梅:《英国在欧洲一体化上政策摇摆的多元成囚》,《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0.谢峰:《英国保守党欧洲一体化政策述评》.《国际论坛》,2000年第6期。
11.赵怀普:《战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论析》,《美国研究》,1999年第2期。
12.赵怀普:《变与不变—第一届布莱尔政府对欧政策评析》,《国际论坛》,2002年第l期。
13.唐永胜:《回归欧洲与充当“国际角色”—21世纪初英国外交基本取向分析》,《欧洲研究》,2003年第5期。
14.李明明:《建构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探析》,《欧洲研究》,2003年第3期。
15.朱正梅:《论法国“普利文计划”的失败》,《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
16.汪波、李晓涛:《论战后欧洲一体化中的英国外交》,《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7.张骥、门磊:《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文化因素的影响》,《当代世界社会土义问题》,2004年第1期。
18.蒋志芬、丁爱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英国》,《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19.孔寒冰:《一体化进程中的白我保留—英国现象》,《世界知识》,2003年第19期。
20.李世安:《英国议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捍卫国家土权和利益的政策与措施)),《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
21.马瑞映:《英国与欧共体起点关系模式演变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2.李志平:《英国在欧洲联合起步时拒绝加入之原因探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3.陈奉林:《战后欧洲的历史进程—评赵怀普博十<英国与欧洲一体化》,《历史教学》,2006年第5期。
24.高风琴:《战后西欧联合起步的原因初探》,《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5.李格琴:《战后英国对欧洲建设的构想及其努力和受挫》,《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6.陈晓律:《英国式保守土义的内涵及其现代解释》,《南京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7.张瑾:《“三环外交”与战后初期的英美特殊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增刊。
28.赵怀普:《冷战后的英美关系及其展望》,《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9期。
29.袁红:《论英美特殊关系时期的矛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析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30.李庆余:《论英美重建友好的背景与特征》,《南京人学学报(人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l期。
中文学位论文:
高小升:《英国与欧盟的大国主导体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刘东营:《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主权让渡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张惠玲:《战后英国对欧政策演化中的文化因素》,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苏瑛:《撒切尔政府时期的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杨晓兰:《试析布莱尔政府的亲欧政策》,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英文书籍:
Stephen George, An Awkward Partn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Anthony Forest, Euroscepticism in Contemporary British Politics: Opposition to Europe in the British Conservative and Labour Parties since 1945, London: Routledge, 2002.
Chistopher Lord, Britain Entry to the European Community under the Health Government of 1970-1974, Aldershot: Dartmouth, 1993.
Jim Buller, National Statecraft and European Intergration, The Conservative Government and European Union, 1979-1997, London: Wellington House, 2000.
John Tunner, The Tories and Europe,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Anthony Forster and Alasdari Blair, The Making of Britain’s European Foreign Policy, Longman, 2002
Alex May , Britain and Europe since 1945, London and New York, 1999.
Brivati, Brian and Jones, Harriet, From Reconstruction to Intergration: Britain and Europe since 1945, London, 1993.
Greenwood Sean, Britain and European Cooperation sinec 1945, Cambridge, US, Blackwell, 1992.
F.S.Nothedge, Descent of Power: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45-1973, London, 1974.
Ovendall, R.(ed), Documents on Contemporary History: 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ce 1945, Machestr,1994.
David·Gowland and Arthur·Turner: Relunctant Britain and European Intergration(1945-1998). Taylor&Francis Group, 2000.
Derek W. Urwin, Western Europe Since 1945, London and New York, 1981.
David Baker and David Seawright ed, British For and Against Europe: British Politics and the Question of European Intergration, Oxford : Clarendon press,1998.
Hugo Young, This Blessed Plot-Britain and Europe from Churhill to Blair,Macmillan, 1998.
英文论文及其他资料:
1. Geoffrey Howe. Britain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 Twenty Year Blance Sheet, Cambridge, Tory Reform Group, Elitian, Occasional Paper, January.
Anthony Forest, “Britain: Still An Awkward Partner?”, Journal of European Studies, 1998.
(五)、数据库和网站:
1.《万方》数据库
2.《中国知网》数据库
3.《中文社科期刊全文》数据库
4.《JSTOR西文全文过刊》数据库
5.《Springer Link全文期刊》数据库
6.《Proquest ARL全文期刊》数据库
7.《Wiley-Blackwell全文期刊》数据库
8.欧盟官方网站:http://ec.europa.eu
9.英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co.gov.uk
10.英国首相府网站:http://www.number10.gov.uk
11.英国保守党网站:http://www.conservatives.com
12.英国外交政策中心:http://fpc.org.uk
13.欧洲晴雨表:http://ec.europa.eu/public_opinion
13欧洲改革中心网站:http://www.cer.org.uk
二、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研究英国从大英帝国到加入欧共体的历程中,英国人对欧洲一体化的认识及这种认知的变化,从中找出英国对欧政策变化的原因。
(2)研究现今欧债危机下,英国现任政府如何应对这次危机并对以后欧盟的发展产生怎么的影响。
2、研究内容
本文分为两大部分,即绪论、正文,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为正文。
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核心概念与理论命题的提出。
第一章是历史知识梳理。简述英国从大英帝国回归欧洲,加入欧盟的历史过程,分析英国民众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第二章是对英国人认知的深入解读。分析英国民众对欧盟的认知,对法德两国的认知,然后比较英国对英联邦和跨大西洋关系的认识,并阐明在认知差异上的原因,重点突出英国媒体在认知上的作用。
第三章是案例分析。结合卡梅伦政府上台后对欧的一系列措施和在欧债危机中英国做出策略时,英国民众的反应,来进一步印证,英国人对欧盟的认识。
第四章是前景预测。分析英国民众的认知在欧盟未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最后是结论部分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阶段性计划及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文章中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并与实践相结合。
(2)采用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关于对一个事物的认知,这本身就涉及心理层面的分析,把这种心理应用到政治决策上。
(3)文献分析法:通过国内外相关学术论着的阅读,以及国际相关机构所提供之信息,来做为量化检证的素材。
(4)比较分析法,将英国对自身不同外交区域的认知进行比较,比如,对欧盟和对跨大西洋关系认知不同的比较,寻找出差异的原因。
(5)个案研究法,也叫典型研究法:通过对卡梅伦上台以来的政策为例,进一步分析英国人的认知在决策上所起的作用。
2、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第一步,搜集相关资料。
第二步,对所得基本资料和文献进行梳理、分类,归纳整理。
第三步,依据已经初步整理的基本材料,对拟要考虑的问题进行总结。
第四步,根据上述初步研究结论,进一步完善、补充研究材料。
第五步,按照论文框架设计,完成各分章节论文。
第六步,修改并最终定稿。
3、本论文创新之处
首先,本文的选题就具有创新行,紧跟国际时事的发展,极具时效性,对现在的局势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以认知为切入点研究英国与欧洲的关系,目前研究的比较少,而且文中突出英国媒体在人们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并参考英国在作出有关欧盟重大决策是的报纸,这个参考资料比较新。
第三,使用了新的资料,本人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利用最近出版的新的学术成果,并查阅了欧盟,欧洲理事会,英国首相府及多家智库和民调机构的研究报告,准确把握英国与欧盟发展的脉络。
第四,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将国际政治学、发展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用于解释对外援助活动。
(三)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第一阶段(2011年9月—12月):查阅相关文献,主要是外文文献,开题报告定稿并制定论文写作大纲。
第二阶段(2012年1月—4月):相关理论整合、资料整理。
第三阶段(2012年6月—9月):完成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2012年10月—12月):论文修改。
三、论文大纲
绪论
第一章 英国“回归”欧洲
第一节 从帝国到英联邦
第二节 从英联邦到欧洲
第二章 英国人眼中的欧盟
第一节 英国人欧盟的认知
第二节 英国人对法、德两国的认知
第三节 英国人对英联邦和跨大西洋联盟的认知
第四节 媒体在英国人认知中起的作用
第三章 卡梅伦政府的对欧政策
第一节 工党政府的对欧政策
第二节 卡梅伦对欧政策
第三节 英国人的认知在卡梅伦政府作出决策时的影响
第四章 英国与偶走的未来
第一节 欧债危机下的欧洲
第二节 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前景
结论
四、研究基础
已参加过的有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本科时学习过比较政治学、英国史、英国政治与经济、欧洲政治与经济等相关课程,对国家关系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到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之后又学习了欧洲对外关系史、欧洲政体与政治等课程,进一步理解了欧洲的政治。同时本身对英国感兴趣,就找到这两者的结合点,研究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主题确定之后便着手在上海图书馆、网上论文数据库中查找有关这一方面的相关资料,目前已经收集到不少相关文献,现正处于阅读过程。对相关政策的最新发展也做了跟踪性研究,这在论文中将会有所体现。
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具备的实验条件:资料搜集途径多元化——华师大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可以提供基本的材料信息;华师大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主要材料来源),互联网新闻信息等提供的信息具有时效性,保证论文得到最新的数据或资料信息。另外还有导师潘兴明教授的指导与帮助。
2、尚缺少的条件: 本人没有去过英国,不能进行田野调查。而且题目具有时效性,目前基本没有专著出版。
3、拟解决的途径:本人充分利用欧洲各个著名智库和研究机构的最新的工作报告,并通过与英国驻中国文化处等机构获得最新的资料。并通过老师推荐,参与研讨会,追踪会议研讨,,获得更多的资料。
五、导师或指导小组意见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