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设计图标 Ppt模板 Flash素材 PSD素材 JS代码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论文模板 > 下载论文导航 > 正文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论文8篇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用户投稿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14/11/16

本文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论文8篇”,希望对需要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论文8篇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一、就业能力提升初探

就业能力作为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方法,我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发现目前在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讨论,以期能发现问题症结,使大学生就业工作能得到更好的开展。通过数据统计及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与社会的需求无法匹配,原因产生在很多方面,而提升就业能力的方法需要从“个人(大学生)———组织(学校、企业)———国家(政府、社会)”三方面合理进行,针对目前就业能力研究的现状,对于国家、组织、个人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进行具体分析。

二、提升就业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重要并且系统的工作,需要政府、高校与企业的相互配合,同时也要求学生自身做出努力。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升就业大环境1.高度重视就业能力培养,将其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能力不仅是对大学生就业数量的要求,更是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校的政策倾斜并未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完全密切的联系起来,因此各高校对于“科研成果”的重视超越了人才培养和就业能力提升。政府应加强高校对就业能力培养的关注,将学生是否具有社会所需求的职业资格,以及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经济发展需要作为高校办学资格的重要指标,逐步从对“就业率”的重视转变到“就业力”。2.加强管理,将所有促进大学生就业项目落实到位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一些部门、地区出台了一些就业垒壁性政策和地方保护性政策。因此,作为政府应有效地加强就业项目的监管力度和政策干预,发挥指导、监督、调控的职能,使所有大学生就业项目的开展落到实处,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二)高校应改善职能,调整培养指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1.将就业能力培养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目前,各高校都先后建立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环环相扣的系统教育体系。教育方式和手段都较为简单、单一,缺乏实践性内容;教育机构与师资队伍建设薄弱。高校应加快就业能力培养进程,将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断融入到所有课堂当中,在人才培养过程明确就业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真正具备自主学习、把知识转变为技能、适应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能力,必须在课程中尽可能提供学生发展和新就业力技能的机会,同时在最终课程考核中将就业技能作为指标之一,透过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成为传递核心就业技能的工具,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高校课程。2.将校企联合扩展到课堂教学当中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调查研究,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进而使得大学生的能力能够满足职位的需求。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授课,传授课本知识与具体职业的联系,将人才培养方向转变到强调对通识、态度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同时,加强校企之间有效的联系机制,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促进用人单位向高校传到需求信号,共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用人单位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在中小企业通过将学生短期安置在企业工作或带学生参观企业、提供他们工作场所等各种就业前培训,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3.充分利用社团的阵地作用,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近些年,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高校学生社团不断增加,他们在高校中是有着社会沟通、就业服务、就业观导向、素质拓展、凝聚激励、企业文化对接等功能的组织,它们是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以及人生规划意识的一个很好的平台。4.加强人格素养培育,端正大学生择业心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企业经营理念不断更新,需要每一个从业者都有很好的人格品质以及抗压性。因此,所有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建设。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工作中应加强就业心理研究与实践,培养大学生端正择业心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主动规划人生的信心。

(三)大学生应提高认识,积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1.转变观念,以期多元化就业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这是一句陈词滥调,同时也是真知灼见。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对于未来的择业目标不明确、职业观模糊,无论是否适合自身专业发展要求,依然将就业地区选在沿海一线城市。在大众化的教育时代,大学生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准确定位,客观的看待自己,要勇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而不是在象牙塔中需找栖息之地。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催生了许多新兴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同样能使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2.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就业,要求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雇佣能力。终身学习,是指贯穿人的一生持续学习的过程。总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组织以及大学生本人的互相协作和共同努力。

作者:殷若琳 谭菲雪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第二篇: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英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创业教育路径

创业教育(Enterprisingeducation),即以参与者的技能、知识和个人特质为基础,在模拟的企业运营场景中应用创造性的想法并实施创新性的行为,据此可以考察并提高参与者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领导力、快速反应能力、识别并利用机会的能力、以及应对挑战的能力等。创业教育与课堂理论教育的差异在于,课堂理论教育更多地是告诉学生那些已经存在或经过验证的知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而创业教育则是让学生亲自去参与活动,探究不可预知的结果。在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英国高校普遍运用了BillLawandTonyWatts设计的“DOTS”模型,该模型从四个方面为大学生的职业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框架:(1)自我意识:清晰了解自己与职业相关的特质,如技能、个性、工作和学习动机,及这些特质对职业规划的影响;(2)机会意识:清晰了解自己面临什么样的机会,以及这些机会所要求的成本和提供的利益;(3)决策能力:学习如何做出决策,能恰当运用各种决策技巧和手段;(4)学习迁移:能够运用相关技能和知识实施所做出的决策,并恰当地处理各种相关因素。创业教育即是把这些职业性的学习通过实践得以实施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创业教育和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在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以创业教育让学生认识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以及通过设置企业运作实景,使学生像一个企业人那样思考和行动。通过这种大量的亲身实践,还可以减少学生对老师或他人的依赖性、对环境变化的脆弱心理和对不确定环境的恐惧心理。20世纪90年代,英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扩招带来了就业竞争的加剧。也就是在同时,英国学界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索。2006年,英国“就业能力教育研究组”(ThePedagogyforEmployabilityGroup)建议将学生就业能力培训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其提出的教学法包括:一是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有丰富资源的情境下学习(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分析案例学习的材料、针对特定听众将复杂的材料概括成简要的内容等);二是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合作(分组合作、成立学习型组织、准备小组报告和小组陈述等),尽管这会带来与终结性评价相关的困难;三是提供认知“脚手架”(scaffolding)以帮助学生做到目前他们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无法做到的事情,然后随着他们能力的发展,逐渐移去“脚手架”(比如,角色扮演、逐渐在更大的群体中解决特定的问题、使用形成性评价等);四是鼓励学生元认知的发展(如通过个人发展规划进行反思和自我规范、撰写批判性的评论、呈现某个案例并给予论证)。众多高校也在实践上开创了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新路径。英国的部分高校,如林肯大学、德贝大学、兰开斯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伯明翰大学等,在教学体系中逐步引入了创业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中尤以林肯大学的林肯商学院最为典型。

二、林肯商学院学位课程与创业教育整合框架

林肯大学坐落于英格兰的历史名城林肯市中心,为英国知名国立大学。林肯商学院为林肯大学下属二级单位,主要进行商学学士、旅游管理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娱乐及旅游管理硕士等学位的培养。21世纪初的前几年,林肯商学院经过调查发现,其毕业生中仅有42%是在其第一选择的工作岗位上就业的,而另外的毕业生都没有找到令自己最为满意的职业。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林肯商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就业能力培养机构,并制定了就业能力培养战略。该战略的目的是通过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创业教育和商业实景联系起来,扩展学生学位课程体系中通过实践学习的机会,促进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以改善其就业结果,据此可以增进学生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学院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吸引力。林肯商学院还对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和满意度进行调查,不断修正现有的措施,并把这一行为作为最终环节纳入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战略之中。在林肯商学院所采取的创业教育策略中,关键的一环是如何把创业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整合进入学位课程体系。林肯商学院开发了一个实施框架,同时特别注重教职工培训,提高教职工的意识和运用创业教育的能力。通过这两个方面措施的紧密结合,创业教育被纳入了学生的学位课程体系之中,与理论教育进行了有效衔接。林肯商学院开发的创业教育实施框架由五个模块组成:个性发展、技能开发、实践性学习、工作经验学习和职业指导。这五个模块既是一种递进式关系,同时又互相渗透,如个性发展是其他几个模块的基础,但也可以在其他模块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需要在其他模块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引领,但也为其他模块的发展提供宏观框架。

(一)个性发展林肯商学院引进了专业的职业生涯管理软件,并与专业的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测试和咨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职业指导方式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价,为自己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技能培养的细节。学院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其所取得的学习效果,把这些记录作为创建其职业规划、个人简历和工作申请书的基础材料。

(二)技能开发这一环节包含与特定专业相关的特殊技能和一般技能的培养。每个具体的管理类专业都要求有其特殊的技能,但对于大多数管理类专业来说,需要培养一些通用的技能,这包括:(1)个人素质。如组织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自信意识,预算和个人理财能力,发现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不确定环境中做出决策并承担风险的能力,规划、设置目标并对之坚持的能力,独立工作并对结果负责的能力等。(2)人际能力。包含表达能力,要求掌握一系列口头和书面交流技巧;人际交往能力,如建立人际关系、谈判、说服和影响别人的能力;在不同情景中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参与社会、行业或职业网络的能力等。(3)任务执行能力。如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技能,定性与定量分析能力,在实践任务及工作场所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适应不同工作情景的能力,高标准完成工作的能力等。在培养以上诸多通用能力方面,林肯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众多机会让他们模仿企业实景,如要求学生站在企业人的角度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帮助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和鼓励学生探索新的商业机会;以及组织大量的团队合作活动等。

(三)实践性学习实践是形成并提高创业素质、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创业教育应突破课堂教学形式,以课堂外的实践教学为主。林肯商学院要求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其专业理论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转换成工作能力。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有很多种方式,如科研或实践项目,现实中的案例研究,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形式,拜访企业界人士或其他外界组织,邀请用人单位代表做讲座或其他方式向学生传授职业经验等。

(四)工作经验学习以往的大学毕业生多在大型企业中就职,而大型企业一般有比较完善的入职培训,能够弥补大学生在学校中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但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更多的大学生开始进入中小企业工作,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入职培训项目,则这类雇主在招募大学毕业生时越来越注重他们的工作经验。而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也能够让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容易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通过工作经验学习,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个人发展、应用性学习和技能开发的效果。林肯商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多种工作经验式学习,如日常和假期兼职,自主创业或做自由职业者和志愿者,参与社区或企业组织的活动,领导或组织社会活动、体育活动或其他校园活动等。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机会,帮助学生在参与实际工作从中理解企业经营和工作环境。

(五)职业指导持续性的职业指导是创业教育的重要一环。有时职业指导是由外聘的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士而非本校教师担当,既为学生提供通用性的职业指导,也针对一些具体的专业和行业提供专业性的指导。职业指导涵盖:简历制作培训,寻找、申请工作的方法和面试准备,帮助学生提高交流技巧并建立自信,职业咨询,举办各种活动增加学生与从业者交流的机会等。以上几个方面的模块中,均设置了反馈环节,即要求学生描述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发展了哪些方面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提高又体现在何处,在其未来最希望做的工作中,这些技能有什么样的作用等。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具体了解某项模块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怎样进一步完善各个模块。

四、林肯商学院教职工创业教育能力培训

林肯商学院把教职工创业教育能力培训也作为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一环。所有涉及创业教育的教职工都要接受培训,而不只是那些专业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其原因在于,即便学院制定了完备的创业教育规划,但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和激励,教师很难主动实施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而是依然按照旧有的方式进行授课,则所制定的规划便很难落实。只有通过培训,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应用创业教育的能力,把他们对新的教育方式的理解融汇进课程体系的变化之中,从而逐步改变高校的教育方式,真正走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主导的教育上来。2007年5月,林肯大学举办了“Energising,EnterpriseinEducation”(“3Es”)的培训项目,该培训项目的目的在于分享各方对创业教育应用的理解;开发通过课程贯彻创业教育的技能,并创新或改革现有形式;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和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提高创业教育的应用效果。项目的参与人员包括高校中涉及创业教育的教师,负责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开发企业和社区实践机会的教职工,在企业或公共部门中就职,但希望与高校合作推进创业教育的人士等,共有100多人参与了此项目。另外,林肯大学和林肯商学院层面都鼓励教职工与企业、社区之间建立长期联系,参与各类商业经营,通过这些实践性的经营活动,增强对实际工作的认识,提高运用创业教育的能力。事实上,英国政府也在采取措施鼓励高校与企业、社区之间加强互动。其中典型的是被称之为“第三渠道(thirdstream)”的活动,由高等教育创新基金(HigherEducationInnovationFund,HEIF)资助,该活动的宗旨在于通过多种商业或公益形式使企业和社区能够获得高等教育机构的知识,如以商业形式提供咨询服务、设计或艺术服务等,而公益性的形式如提供社区教育、法律援助等。在政府的鼓励下,高校也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教职工更多地参与企业或社区运营,这在帮助企业和社区的同时,也提高了教职工的创业教育能力,拓展了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合作空间。

五、对我国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启示

赵金华和孙迎光指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应汲取国外关于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同时客观对待本国创业教育实际条件。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偏重理论知识教育,而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导致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尤其是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况,买方市场下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对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高校的职能,即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上看,仅传输给学生管理类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而是要让学生拥有企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从而既能够顺利获得工作,又能保持工作并持续获得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培养就业能力的活动应成为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一项核心部分,而不是理论教学的附属。而且由于当前我国高校仍然偏向于精英式的教育,相当多的大学生仍然认为读了大学即意味着前程光明,则在大学中培养自己良好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动力不足。因此,使学生意识到其就业能力发展的意义,即仅拥有一个本科或者研究生学位是不足够的,还需要更多的能力特征才能够成为用人单位青睐的人才,这应成为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项基本职责。在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引入创业教育,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创业教育模式。这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整合职业服务所涉及的部门,建立创业教育战略规划。整合各种相关资源协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并营造创业氛围应是现阶段高校的重要职责。涉及到管理类专业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创业教育引入现有专业教学体系,制定详细的规划。院系应成为实施的主体,学校层面则应建立相应的服务部门,为院系创业教育的推进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如教师培训、开展社区和企业合作等。第二,逐步把创业教育贯彻到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之中。这是创业教育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意味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增加实训或实践环节的比例。一方面学校鼓励学生举办和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或模拟企业经营活动,如案例分析大赛、实物销售比赛、职场模拟活动等。另一方面加强学校与企业、社区的联系,为学生参与现实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而且现有的教材也需要向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向理论和实践知识兼顾转变。如我国引进的西方管理类经典教材,往往列举了大量的案例佐证理论,把理论与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而国内的本土教材则过于强调理论,现实案例少。由于国外的实际情况与我国存在不同的背景,则国外的案例往往并不适用于我国,学生使用国外的教材也难免存在与国内现实脱节的问题。

这就需要本土教材强化实践案例的编写与分析,为学生提供适合我国国情的经典教材。第三,加强对教职工的创业教育技能培训。国内高校的管理类专业教师大多是做理论研究起家,接触到的现实运营较少,这限制了课堂授课环节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应鼓励高校引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做专职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加大科研出身的教职工的实践培训,提高教职工对实践的认识。鼓励教职工积极与企业或社区合作,以不同形式参与社会项目,增强实际运作经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结合现实案例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第四,创业教育应注重层级性。即设计一个不断升级的学习步骤,在不同阶段为学生提供不同层级的教育。如在学生入学之初,应强调促进学生的个性开发,而后再逐步进入技能开发、工作经验式学习等环节。这样使得学生经历了逐渐升级的学习过程,既丰富了经验,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创业教育的规划和管理,还应强调学生的参与,这既包含在校的学生,也包括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学生。通过这些学生不同的认识和体验,设计出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期望,又能紧跟时代变化的合理的创业教育路径。鼓励学生参与教育路径的设计和管理,这样他们更有积极性参与其后的实施,也能够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其更强的就业能力。

作者:胡新华 周月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管理学院 民商法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

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给出了不同的选择。英国教育和就业部(DFEE)认为可转化技能是就业的核心,包括关键技能、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三个组成部分。瑞士学者戈德斯密德认为正确的就业动机与优秀的个人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敏锐广阔的视野等5个方面是成功就业要素。PeterTKnight和MantZYorke认为就业能力由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自我效能感及元认知能力组成。我国学者汪怿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等三部分。邹齐清、乔向东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构成。邱文芳认为基础实践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创新能力和应聘能力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合以上学者的论述并根据就业能力的概念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点,不难推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首先,可以将就业能力划分为专业和非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指完成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特殊技能。这是作为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没有这一素质就不可能开展工作。对于专业技能而言,笔者赞成“可转化技能是就业的核心”的表述方法,因为大学生拥有的知识虽然是优势,但只有转化为工作技能才能为用人单位创造财富,为就业单位提供可雇佣性,而这方面的教育正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所欠缺的。如果说专业技能是就业的前提,那么非专业技能则是在专业技能相似或难以区分时用人单位权衡取舍的关键因素。在某些情况下,专业技能优秀的人由于非专业技能的欠缺亦可能丢失工作机会。笔者认为构成就业能力的非专业技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人基本素质,包括价值观取向、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协调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二是思辨能力,包括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和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等;三是求职能力,包括人际关系维系和拓展能力,职业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自我定位与职场需求分析能力,独立决策与自我营销能力等。这三方面非专业技能虽然不能代替专业技能,但是却可以使有限的专业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升。可以说非专业技能更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思维和行事方法,对于提升或促进专业能力亦起推动作用。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对不足是一个全球高等教育面对的问题,对我国来说,在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和高校就业能力培养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1.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各高校普遍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团体辅导课程等,学生在择业方面的问题日益被关注。通过求职技能的培训,相当多学生在求职中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从用人单位的反馈看,大学生就业能力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第一,专业转化能力不足。大学生的专业能力需要转化为适合职业的工作能力才能为用人单位发挥价值,据统计,我国大学生从专业知识到工作技能的转化比率较低,适应专业岗位的时间偏长;一些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干本专业的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为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第二,职场人际能力和职业精神欠缺。大学生要进入职业角色,必然要经历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即要与用人单位形成雇佣关系。但是,目前相当多的毕业生存在人际适应能力差,挫折忍耐力较低的问题,此外,在敬业、团队协调等职业精神上缺乏主动意识。还有一些学生对于新环境、新团队、新领导还不能适应。而适应力不足往往造成谋职和工作的挫折。一些大学生由于人际关系不协调或不能顺利融入新团队而频繁变换工作。可以说,对新集体和新事业的认同感与敬业精神不够是一些学生不能顺利融入集体和职业角色的原因。第三,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用人单位的评价差距较大。相当多的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高于用人单位的评价,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对用人单位需要的综合能力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清醒有效、有的放矢地弥补、修正差距,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对张家口地区6所大学毕业生进行的统计调查显示,作者确定的7个就业能力分项指标中,企业除对“应聘能力”打分略高于学生自评外,对其余6项能力的打分均低于学生自评,且部分差距很大。

2.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加快,产品的换代周期随之提速,知识的时效性正在快速缩短,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更快。在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工种比5年前减少了近3000个,同时新增上百新职业。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还不能充分体现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例如,一些专业往往在入学之初是热门,而在学生毕业时则变成了冷门。第二,现有的产学研机制不能满足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广泛接触和深入了解。我国多数高校采用毕业实习结合就业辅导课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而在平时,高校学生接触用人单位并进行实习的机会很少,大多数单位的科研项目也基本不需要专科和本科生参与。这不仅造成大学生专业实习和专业实践机会少,也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缺乏深入了解,而仅凭借笔试、面试或学校评价来决定其是否录用,这不仅制约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也增加了劳资双方的磨合成本。第三,大学生就业培养能力的培养标准和模式不统一,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标准尚未统一,既没有形成科学的测度方法,也没有成熟、规范的培养模式。所以更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环节研究,以形成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以上分析表明,大学毕业生处于学业教育阶段与工作实践阶段的交汇点,如果将学业教育与工作实践脱节,那么大学生在走入社会后将有非常艰难的适应期,正如同西方的一句谚语所说:一艘没有方向的船,所有的风都是逆风。因此,学校有义务在大学生入学伊始,即以未来职业规划为导向,帮助他们建立起明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专业和就业实践培训,使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尽可能缩短他们融入社会工作、扮演新角色的时间。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途径

1.形成科学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改善大学生就业培养环境在现阶段条件下,在既定的市场需求环境下,我们需要明确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就业能力并确定相应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确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对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就业部门建立动态的能力需求及人才需求信息库,同时,作为建立科学培养模式的基础,还需要确立相应的指标和评测手段,并对相关参数进行确认、调查和统计。改善大学生就业培养环境,既需要高校教育部门在教育制度、方式上主观上的努力,也需要企事业单位乃至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客观环境。需要在制度、高校、个人等三个层次作出努力。微观上需要师生之间进行密切配合,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在中观上则需要企业、高校进行配合,探索和改善我国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宏观上需要政府、社会进行努力,从人才培养模式和经济运行方式上进行转变,逐步改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环境,杜绝人才浪费现象。

2.积极转变经济运行方式,并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变革教育体制笔者认为,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强,以转口贸易为特征的低附加值加工业仍在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很多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并不强烈,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大幅度扩招并没有及时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企业需要设置专业和培养人才。很多大学的专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密。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的过剩。目前我国正在大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后劲,例如迅速推出创业板,加快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步伐,鼓励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贷款和产业升级,加大对科技产业的扶植力度和环保产业的政策倾斜等。与此相适应,大学教育必须以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为着眼点,鼓励并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实行弹性学习制度,鼓励边干边学的学习方式,加大教师考评力度,真正实行严格的学分制等。

3.加强教学环节改革,推动弹性和自主学分现阶段亟需调整的制度包括学分制度,我们需要积极推动现有的强制学分向弹性和自主学分即真正意义的学分制转变。在经济学理论中,“边干边学”是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这就是说,一名大学生从学习书本知识向掌握就业能力转变,再到解决职业生涯面对的实际问题,是提高个体生产效率基本途径。这应该是一个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弹性学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把学习变为致用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而强制学分制中学生往往以取得学历为目的,作为获取更好工作的敲门砖。这就很容易使学生和高校忽视对就业能力的培养,也就容易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实践证明,大学生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在工作中实际应用到的是极少的一部分。其掌握的思维方式、方法、自学钻研能力;对待工作的态度;遭遇挫折后的反思、修复和重整能力;应变能力,创造与抓住机遇的应变能力,则是更为重要的工作能力。

4.通过对高校实践环节学风的调查研究,探讨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学风建设要依据学校的特色找准定位,寻找突破口,以发挥带动全局的作用。可以结合学生最迫切关心的问题(如提高就业综合竞争力),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利用多种渠道(如校园文化、专业实践、企事业单位实习、素质拓展等)开展实践环节的学风建设,营造百家争鸣、各种模式间互相竞争和探索的学风氛围。这些制度体系,包括内容结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与考察制度,必须从学分、考核方式、学生评定等方面进行改革,这就需要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增强高校的自主性,通过机制变革和创新工作方法渐进加以改变,最终形成实践环节的教育工作体系和日常机制。

5.以行业需求为依托,加强校企联系,使产学研真正结合较之欧美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高等教育的校企联系还不十分紧密,很多研究成果或不切合企业实际,或被束之高阁,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应该说加强校企联系与产学研一体化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对的重大课题。企业在学校设立实验室,由教师带队,招收学生作为初级研究人员在国外高校十分常见,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也可以及时发现人才,而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践机会。在这方面需要我国企业和高校共同努力,通过建校合作、企业个性化订单式培养、实习基地培养、校企项目课程化培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和学习平台。从总体上看,我国产学研互相促进的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微观上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还没有形成,这需要高教主管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创造更加公平和谐的选材制度,为大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6.以实践教育为基础,带动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开展许多大学生之所以难就业,是因为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不明确,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多样的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训弥补大学生知识学习多、实践机会少的缺陷。通过接触社会,接触工作帮助大学生认清职业方向,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由此带动职业规划的开展以及职业精神的培养。这里的实践教育内容宽泛,包括科技实践、社会实践和就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可以以实验室建设、科研项目建设、社团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在科技实践方面,以校内外各级组织的科技类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竞赛等形式为依托,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构建科技创新环境;在社会实践方面,可以通过环保、新农村与社区服务等项目构建社会实践体系;在就业实践方面,可以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就业竞争力。

7.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非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就业能力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联,因为一个人的职业不仅占据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而且关系到其自身的生活质量、志趣、爱好的实现水平以及个人潜能发挥程度等。可以说一个人的就业能力及其就业状况基本反映一个人在社会中被认同的劳动力价值并深刻影响到其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而非职业技能和素质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很多能力是经过长期耳濡目染,通过学习和积累后逐渐领悟的,而非听几次课、做几次培训就可以获得。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能尽可能多地接触人文知识,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带动其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例如,敬业精神的由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生活的热爱,对周围人群热爱以及对自我严格的要求。一个自私、冷酷的环境是很难产生敬业精神,更不可能出现团队精神的。非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大学的环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创造力与艺术表现力提供合理的表达机会和渠道,它在本质上体现了一所大学所追求的人文精神和内在气质。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看到,大学生能否就业成功,对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群体来说,是双赢或双输的问题。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诸多不足,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也不尽完善,教育部门和高校正逐渐重视并研究对策加以解决。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以高校为核心,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完整系统工程,只有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设置更有效的教育内容和实践方式,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从微观上讲,一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他在细分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从宏观上讲,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意味着国家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节约。在产业竞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提高我国大学生整体就业能力则是意味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张娇林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及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的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时应具备的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的是与职业相关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一般有专业知识,应用技能,交际能力、合作能力、承受能力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动态发展的能力,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能力要求。本文主要将大学的就业能力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聘用考核时首要考察的能力。专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获得的知识能力,除了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工作岗位中。专业能力决定了大学生是否可以完成用人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因此专业能力是大学生在进入职场时具备的重要能力。

(二)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包含了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优秀的沟通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对自身优势的展示,使大学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沟通能力体现了大学生的综合涵养,从一个大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考察。沟通是现代社会交际的重要能力,可以清楚的表达一个的想法,因此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在其就业时尤为重要。沟通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沟通,有时也需要一些肢体语言,这对大学生的基本礼仪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在进行素质养成时,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三)处理能力在本文的讨论中,大学生的处理能力不仅包括处理事务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还包括自身问题的处理能力,主要指心里承受能力。大学生在进入职场时,除了要进行正常的工作之外,还要面对工作中随时可能发生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有良好的心里素质,遇事要冷静。在就业单位中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是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抵抗能力,很多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过于优越,导致其承受不住挫折和打击,无法应对职场多变的情况,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里素质也很重要。

二、以就业能力为出发点的就业指导效果

(一)目标明确高校在进行就业能力指导时,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该具有的能力,使大学生明确所要提升的方向。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时,可以更好的结合工作岗位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更加适应岗位的需要。

(二)效果提升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可以让高校的就业指导发挥出更好的效果。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首先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式和能力要求,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从而结合职位的特点进行有针对的提高。

(三)就业率提升高校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后,可以更高效率的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本校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升本校的就业率。就业率的提升可以给高校树立更好的教育形象,有利于高校的发展。

三、结语:

当前社会发展局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想要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获得更好的求职机会,更要进行自身能力的提升。大学生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专业的技能得到实际的锻炼。学校要以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综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让大学生更好的进入社会。

作者:李向明 单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应该从源头解决,统筹高校、企业、社会、政府和大学生个人等各方面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然而,究其根本,还是企业与高校之间对于人才培养供求的脱节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不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不健全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仅仅局限于发布招聘信息、统计毕业生及实习与就业人数、派发档案或进行集体咨询与讲述等;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咨询与辅导、职业能力的培养及测试和对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同时,还较少涉及对大学生就业面试的应对及商务礼节礼仪的有效指导。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对就业形势的分析报告,往往采取课堂集中面授和讲座等形式,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效果不佳。而且,类似这样的就业指导基本面向所有大三或大四毕业生,不能有效地针对学生个人兴趣、能力等自身存在的情况进行专业咨询与指导。根据对大三及大四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学校或企业对自身就业能力的指导与培养,然而由于高校以往开展的就业指导教学及讲座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往往令学生大失所望,也逐渐对类似的就业指导产生反感,也就忽视了对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三)高校培养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错位一方面,企业未能与高校建立直接的人才供需链。企业要明确提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具备哪些能力及专业素质,高校则有针对性地设立教学课程和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不明确。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不尽相同,对他们的专业素养也有不同的标准,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同质化要求很难适应这一发展。

(四)缺乏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好高骛远、功利色彩浓厚、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一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大多数毕业生会选择去一些大城市就业,造成大城市人才过剩,小城市及乡镇人才短缺;二是大多数企业到高校招聘的岗位都是一些简单劳动及体力劳动等的领域,这显然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形成了巨大落差;三是大学生自身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与他人合作能力、职业道德、动手及沟通的能力都十分缺乏。学生平时不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消化与积累,或者是一味地死学课本,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去主动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从而锻炼自己的动手、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些都潜藏着大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和被用人单位淘汰的危机。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及方法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工作设计、需求分析、人才招聘、培训开发、绩效与薪酬管理等环节必须环环相扣,根据企业需求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工作需求招聘合适的人才,再根据工作设计进行人才培养,这些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式。而对于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参考这一模式。企业应该与当地高校建立战略关系,然后高校要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人才配套培养,才能不至于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在企业与高校之间,政府部门则要起相当重要的中介作用。鉴于这一模式,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公共教育公费的投入,政府要在高校人才培养及大学生的就业方面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持续性的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政府应作为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纽带,积极促进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有效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诸如政府完全可以号召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方面的讲授,而同时委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供一系列基本技能及事务性工作能力的培养。我国基层人才严重匮乏,存在大量用人需求,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与法规,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就业,实现自身价值。

(二)加强以高校及各教育部门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方式,适应于社会的需要高校应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坚持着眼人才培养应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不能一味地追求生源而盲目设置专业。要以就业为主导,转变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开展分类培养的模式,开设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专业教学当中。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同时课程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座谈、讲座及课堂集中讲授等方式,要丰富就业指导课的内容、教学方式。结合课程讲授、行为训练、单独交流指导、企业实践、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方式,让就业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又使其能力提升。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己,转变就业观念,帮助学生设计并完善职业发展规划。高校应积极主动联系企业,寻求与企业的合作,给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一方面让大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能使其了解到企业运行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自己专业知识在实践操作中的有效运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坚持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高校毕业生要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不能老盯着“铁饭碗”,不能眼高手低,要知道所有的成就都来自于基层。到中小城市、中小微企业就业,在基层锻炼自己,挖掘自己潜能。要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攻坚克难,努力扎实地掌握课本上理论性的知识,要有意识去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校期间要多参加一些学校的社团组织与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是其毕业后就业的重要因素。关注各行各业的发展,培养自己的分析与综合判断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自己寻求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诸如周末做兼职,从而为自己积累了经验,增强了自身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意志。

总之,应该建立的就是一套将政府、企业、高校及学生本人都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就业培养与配置体系,进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系统,让这个系统的循环运行达到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的要求。增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增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上的开发。多年来,由于迫于就业压力,好多高校已逐步建立起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而要让大学生能更好地找到并从事自己期望的工作,还需要政府、高校及学生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加有效的途径。

作者:陈浩 姚明亮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第六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在认知层面和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专业认同感不强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能力培养上与市场需求错位,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认识不充分这种方式、定位不准确,往往将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拒之门外;有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够重视,分配给他们的都是琐碎的重复性工作,不能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

(二)学生的就业技能薄弱就业技能是一种综合的技能,不仅反映在专业技能,还包括面试技能、自我调适技能等。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校教育对社会的关注不够,高校未能及时保持和相关单位的有效沟通,不了解社会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标准,较少反馈社会需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过时、知识面过窄、社会实习经验较少、专业技能不扎实;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所需工作能力产生不小的差距。比如,目前高校师范生只要在校期间修读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普通话并成绩合格都可以在毕业之前获得教师资格证,而实际上锻炼师范生技能的微格教学训练的时间很少,教育实习也只是流于形式,很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根本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有些高校则在毕业学年才开始强调就业准备和技能训练,重视搜集岗位信息、召开校园招聘、求职技巧辅导等,而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就业心理辅导、生涯规划教育等相关技能则不受重视。

(三)学生的个人特质需要加强个人特质指对实现自我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践自身价值的判断能力,主要体现在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上,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两方面。众多个案表明,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期望过高等,是导致毕业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学生缺乏自我性格与兴趣的探索,大学期间职业目标模糊,部分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时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为逃避就业而盲目跟风考研或出国进修,为追求铁饭碗和高福利而盲目加入公务员考试大军。

(四)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缺失部分毕业生缺少元认知能力,学习意识薄弱,不会活学活用,不懂得通过技能锻炼和实践培训锻炼自身素养。长达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使毕业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对于课堂之外的新知识、新技术学习意识不够。另外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在高校中,创业意识已经相当活跃,越来越多的学生准备毕业后自主创业。但是由于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程度不够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限制等原因,大学生自主创业仍然举步维艰。

二、基于USEM模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结合USEM模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建设要结合社会需求,加强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大学必须面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学科专业建设要考虑社会需求,适当调整办学理念,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完善培养方案,增强课程体系性。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应基于科学的需求预测,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持续沟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知识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和课程学习中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理解力及其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加大力度把知识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融合在一起,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举措。另外,学校和学院应大力宣传所开设的专业,找到一条“社会认可、学生受用、学校擅长”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三赢路线。

(二)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提高学生实践应用技能加大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应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关注企业员工的培训要求,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和实习基地的利用;企业可以派遣人员作为学校的就业培训师,为学生提供就业常识的普及和就业技能的训练,提前为企业培训储备人才。通过校企共建,学校可及时优化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学生可及时弥补专业和能力的不足,提前掌握社会技能;企业可及时了解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适当改善聘用要求。

(三)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积极为学生搭建就业能力开发平台。大一为探索期:以适应性教育为重点,结合入学教育、思政教育和形势政策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位;大二为定向期:学校应拓展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的渠道,指导学生系统学习就业知识,借助职业测评和就业咨询,了解自己的职业特质以及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三为准备期:经过两年的自我认识和社会认知,学生基本形成了初步就业意向,这时应为学生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到实习基地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自身素质与职业素质之间的差距,及时制定就业提升规划;大四为冲刺期:通过开展简历优化培训、模拟面试大赛和面试技巧培训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就业技能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宣传自我,实现就业能力质的提升。

(四)关注学生自我发展,重视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吸收转化信息能力,处理与周围关系的人际交往能力,务实、诚信、职业规划和责任感在内的发展能力,自制力,问题解决能力,抗挫折力和执行力在内的自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在内的创新能力。既然是综合能力,就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开发多种途径,注重就业能力提升过程的科学性和发展性,真正使就业能力的提升落到实处。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学生各种能力素质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使学生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综合技能,是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前提条件。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政府的宏观调控、高校的深化改革、用人单位的支持改进以及学生本人的积极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各方面主体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才能使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庞大工程持续稳定地进行。

作者:张晓娜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助教

第七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导向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由于市场经济存在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等多方面的弊端,许多学生及家长盲目地选择一些市场需求较大的专业,而拒绝选择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这就出现了进校后转专业“热潮”,这一现象部分是由于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导致被专业调剂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另一部分是由于家长对市场需求的一个既定认识,要求学生选择当时市场需求较大或者说所谓的终身职业的工作所需的专业,但学生本人并没有对所调整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只是盲目地跟从了家长的意愿。但谁想在大学四年时间过后,当时所谓的热门专业是否还仍然是市场所需求呢,大批的学生去竞争着有限的岗位,出现了挤破头的现象,本就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紧张。

(二)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因对自身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找不到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呈现出迷茫、从众等择业心理问题的产生,导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1)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经过了数十年的苦读之后,渴求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但是据调查发现很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身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对一般的用人单位不屑一顾,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另一部分过低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不自信、自卑、优柔寡断,导致了错失良机,不能得到理想的工作。(2)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态问题。当代的大学生择业的心态主要趋向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为:留恋大城市、热衷热门行业、渴求专业对口、注意大企业忽视小企业、谋求利益高的单位、缺乏自主创业意识等。[3]但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却往往很难实现,大学生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希望也变成了失望,而且往往与政策的导向相悖,不太正确的择业心态也导致了大学生无法找到相适宜的工作。(3)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这是教学体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应提高综合素养,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很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把握锻炼的机会,不加入学生组织,甚至不屑于在班上担任学生干部,认为那是浪费时间且不讨好的事情,可谁知让自己失去了最好的锻炼的舞台,以至于到求职的时候即使笔试高分通过,但在面试的过程中却表现出了胆怯、不自信,无法很优异地去表现自己的才能,与好工作擦肩而过。

(三)高校就业指导许多高校对就业工作的普遍意识即为毕业生的工作,且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国家相关就业政策的学习往往都仅仅局限于大四的应届毕业生。但这种观念却是有失偏颇的,在学生步入大学的那一天起,职业规划就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的必修课程。过早的对学生进行定位,也并不适宜学生的发展,我们听到很多的就是让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自己进行规划定位,考研的、考公务员的等等,但其实大学阶段也仍处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随着这些的变化,他们的观念会发生改变,当初制定的职业规划也变得不是那么的适宜个人的发展。

二、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对市场需求及个人规划进行正确认识现在专业的培养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但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不是盲目地跟从,对市场的现在和将来有一定的了解和预测,另外自身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对所学的专业课程的了解程度也需要很深,再做好专业选择。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尽可能多的去接触社会,增强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福利院活动,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到法院、律所进行实习,接案子,设计的专业进入设计院、设计公司参与图纸、效果图的设计等,为以后就业提供有力的实践经验,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端正择业观念,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大学生由毕业走向社会时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实质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身对社会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有足够的了解,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树立远大的理想,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献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以实现自身最大的人生价值。自我定位调适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调适观念,强调大学生在择业准备时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只有充分地对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素质、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等各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找到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避免迷茫、从众等择业心理问题的产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工作。

(三)健全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再拘泥于统招统分政策时的模式,不能继续扮演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传递信息的角色,而应该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1)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分年级建立职业规划辅导。由于不同年级对职业规划教育内容的需求不同,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倾向于对自身的认识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大三年级的学生希望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大四年级的学生更希望在个人职业素质方面能够通过一定专业性的训练有所提高,增强竞争力。(2)丰富职业规划课程,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现今职业规划课程比较单一,不太适应市场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于是课程的多样化更加适宜市场的需求,也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职业规划的课程应该以思想道德素质、事业心和责任心、职业道德、专业基础、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吃苦精神、创新能力等各方面为重心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职业规划机制完善。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加强交流合作,可通过建立教学实习就业基地来输送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教学,通过学生、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完善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以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改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认识,也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更有前景的发展平台,实现其人生价值。

作者:刘娜 夏路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法学院

第八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一、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和就业能力较弱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和一般院校相比,工科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不足方面又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专业技能不足,实践经验缺乏工科院校由于受专业和课时限制,很多基础课和骨干课知识体系庞大,教师和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只是挑拣了一些重要章节进行讲解,学生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导致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化成为障碍。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进入职场的起码条件,更是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时考虑的关键因素。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大学生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将这些专业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事实上,当今绝大多数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能力薄弱,很多知识一知半解,缺乏深入系统了解,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再加之他们对专业技能的培训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较差,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甚至一些毕业生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缺乏,理论知识内化为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工科院校大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大学生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反而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根据相关的问卷调查,发现仅有29.9%的同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做自己的生涯规划,其他被调查者均表示只是大概了解,或者思考过但没有付诸实践;63.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有人生目标,但缺乏对目标的计划。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直接导致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的漠视,致使大学生失去了一个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最好最直接的途径。

(三)人文素养缺乏,价值观念急功近利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可持续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协调发展。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也非常注重人文素养的考量。当今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历史文化知识缺乏、理想信念追求迷茫、生活趣味低级化、价值观念功利化;忽略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工作上拈轻怕重,缺乏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缺乏创造性、开拓性和积极务实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成为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成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

二、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树立“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自我效能感黄炎培先生提出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理念。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就业能力开发,真正做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短期是帮助学生获得就业机会,长期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变化,职业生涯顺利发展。

(二)构建以“全面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的框架模型结合USEM理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责任主体主要有三个,包括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专业课教学部门和用人单位部门。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互通有无,保持信息通畅,及时准确反馈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情况。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框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职业发展教育、实习实践机会、个人发展规划和就业安置服务。五个部门相辅相成,互相作用,贯穿于大学各个时期。框架模型的设计充分思考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特点。1.专业课教学部门可以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核心课程或单项能力开发模块。培养大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课程学习中,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增加学科理解力,为未来从事本专业职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在求职就业竞争中更容易获得理想的工作。2.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平台来进行就业能力提升。通过课程的讲授和素质拓展,促使大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市场形势和职业发展趋势,提高职业规划管理能力;对于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可以借助团体职业辅导和个体咨询,一对一进行帮扶,进行有效跟踪观测。3.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可以进行广泛深入校企合作。建立教学计划内外的实习、就业实训基地、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氛围,对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有初步认识;学会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4.大学生本人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个人发展规划档案,来提高学生规划意识。督促学生对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做出规划,职业目标越来越清晰,学习动力增强,提升他们自信心和情商。5.通过各类招聘活动的组织、各种形式的岗位信息发布来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

(三)充分发挥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就业能力提升的热情就业能力的训练提升需要高校、企业的努力,也需要大学生本人的积极配合和积极进取。工科院校大学生是就业能力提升的参与者、受益者,他们的进取精神直接关系到就业能力提升的实现。我们要利用各种手段和形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从课堂走向工厂,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抽象走向具体,从迷茫走向自信。学校与企业、政府的互动交流少,较少反馈社会地方经济的需求,导致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岗位高校没培养,造成人才供求的不对等。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准确定位,合理研判,为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1979年英国曾颁布了一份“能力教育宣言”。该宣言指出,由于受传统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思想的影响,英国教育没有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学生强于具体的知识,弱于在现实社会环境中运用发挥专长的能力,这种缺陷对学生个人、社会和经济都造成了危害。“能力教育宣言”的发布立即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社会各界呼唤并支持学校进行以强化就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高校已经普遍认同“高等教育能力教育”(HEFC)的思想,到9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已进行了能力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英国高校的应用和实践表明,USEM就业能力模型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维护学术价值、兼具职业性来培养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就业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学科理解力、专业通用技能、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构成了人的认知和能力,这种认知和能力必须要从个人学习、思考和实践中得到提高。

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需要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题体系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争取更多的创新创业和实习动手机会,锻炼就业能力,实现人的全面而幸福的发展。

作者:张建国 房丽华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学生处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论文8篇责任编辑:田老师    
  • 上一篇资讯: [下载论文导航]
  •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原创论文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