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学网理学论文为您提供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参考,解决您在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学习中工作中的难题,参考学习。
任何水利工程都具有一定的两面性,它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河流生态系统要求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应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
河流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必须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系统。大坝建设把自然的、相互联系的河流系统分割人工、部分自然控制的系统,破坏了水流的自然控制系统,破坏了水流的自然流态,从而对流域的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坝阻断河流,淹没了上游土地,也改变了下游河道的自然径流规律,变更了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影响了生物多样性,水流进入库区,流速变缓,导致库中的水温分层和含氧水平下降,影响了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大坝改变了河流中的泥沙输移规律,增大了库中泥沙沉积,减少了对下游河道及河口地区的泥沙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对水生物及栖息地产生不利影响;大坝还阻断了鱼和其它水生生物的迁移路径,特别对洄游鱼类的繁殖产生了极大危害。
河流本身也是需要用水维持的,一定的“河道内用水”能保持河槽的相对稳定。由于河道上水利工程拦蓄、取水,影响河道行水,以致不能满足河槽相对稳定的最低水量要求,造成下游河道萎缩,降低了行洪能力,湿地减少或干涸。
拦河筑坝的人类活动改变了河流的水动力特性,影响了河流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转化,从而导致纳污能力的降低。在某种程度上,流动的河流改善水质的能力并不亚于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稀释,它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可以自然减少、消失或无害化。因此,充分利用河流的自净能力,是改善水环境、降低污染程度的重要措施。
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 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试行)开展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基础上扩大了评价范围,强调了开展规划环境评价,从法律上规定了包括水利在内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必须实施规划环境评价,为流域规划的梯级开发在时空两个层面上对生态环境的互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综合评价,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各行各业在建设工程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依法进行生态环境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