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网友都进入紧张的学习或是工作阶段。网学的各位小编整理了管理学论文-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论文(共6篇)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顺利!
第一篇:企业文化引领支部党建工作
一、精神文化建设:注重三个结合
社区支部一直把企业价值观教育、党性教育、创新精神、竞争意识等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做好两个结合。
1.与企业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相结合
煤炭行业的不景气,直接会影响职工的收入,这对社区的稳定工作是一考验。为了做好稳定工作,除了扩大了宣传教育的人员范围,从单纯性的职工教育到退休党员、职工家属等企业闲散人员的全方位的宣传教育,还可以重点利用栋长会及入户走访的机会,向广大职工家属宣传煤炭行业当前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鼓励大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过大难关的思想,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危机。
2.与保持党员纯洁性相结合
开展党员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活动,组织关工委配合生产单位,对赌博、打牌、沉迷上网等后进职工进行“多帮一”的亲情帮教活动,教育他们认识到赌博的危害性。也可以采取个别谈话的帮教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年轻职工对帮教工作认识,不再赌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通过这种“身边事大家办、身边难大家解、身边情大家叙、身边理大家议”的活动,以党员的辐射作用对一线职工、家属的思想、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整体工作效率、小区文明的提升。
二、群众文化建设:文化育人共提高
企业社区党组织坚持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引导,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团体的政治领导和组织管理,使我们的群众文化团队能够以服务企业安全发展为主导,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为目的,让社区职工家属认同我们的企业文化。
1.利用社区活动室、社区广场等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充分发挥社区各类文化人才众多的优势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在宣传企业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职工家属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可以发挥老党员们的余热,组织有特长的老党员深入一线开展安全宣教活动,如“五老”关爱团下基层活动等,对于职工思想教育、根除安全隐患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2.以“德”为核心,实施文化教育活动
社区党建工作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培育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大力开展家长培训班、道德讲堂活动,可以有效提升职工家属道德素质,尤其是道德讲堂活动很值得推广,居民对于“感动中国”这样类似的人物事迹很容易产生共鸣,进而促使他们在生活中践行先进人物事迹,提升生活质量;对经典文献的学习,不仅扩大了居民群众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居民的个人素养。另外,还可以以未成年人教育为主题,开展未成年人道德讲堂活动,让他们在优秀人物的引领下,健康成长;类似的活动可以还要经常搞,从而扩大居民听众的范围,让不常参与社区活动的职工家属也能加入我们的行列。这些活动都有效地改善了家风家貌,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区好风尚。
3.社区志愿工作,对于改善社区人际关系,体现人文关怀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扩大志愿者的范围,将老年大学、关工委的老党员、文艺骨干都吸收到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中。为了提升他们的志愿服务常识,定期组织党、团员志愿者代表分批实行志愿者培训活动,再由这些志愿者代表对其他志愿者进行分类培训;另外,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活动才是体现文明的具体细节,按照文明城市创建要求,分类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疾人、关爱农民工、保护山川河流等,设立志愿服务站及便民服务点,使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让志愿服务思想溶于职工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服务,为推动社区建设,提升矿井文明指数,付诸了实际行动。
三、行为文化建设: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为职工家属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才是社区工作的重点。为此,社区党支部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困难职工家属的帮扶上。社区帮扶不仅仅是在职职工,我们还要考虑更多的社区居民、退休职工。在这点上,社区的党支部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一帮一活动中,中秋、春节必访,即使是平常日子,无论哪位职工家属有事,支部都会组织人员到家中走访、谈心、慰问,让职工可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企业每年的救助慰问活动很多,但是救助范围毕竟还是有限的。向街道办争取更多的资金,以扩大我们的救助范围,保证居民的生活,是另一条有效的途径。这里主要包括二方面的工作:一是廉租房补贴。住房一直是职工最关心的话题,对于特别困难的无房户,支部可以跟街道沟通,为他们申请廉租房的补贴,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他们的住房压力。二是做好低保的救助工作。对于老弱病残类居民,又不属于矿职工的人群,党支部也可以向街道申请,为这些困难群体办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通过这样的途径,更多的困难党员、困难老同志、困难职工子女得到帮助,也为矿井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使党的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覆盖到了社区各个角落、所有人群。
四、平安文化建设:稳定和谐是根本
“平安社区”建设,是社区稳定工作的主要目标,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及群众力量,可以制定责任制,党政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特别加强与派出所的协调,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以及治安员、楼栋长的作用,构建稳定网络管理机制。社区稳定可以说是矿井稳定的前提,基层党支部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以保障社区的稳定工作。一方面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避免的,处理不好,肯定会影响一线职工的思想情绪,形成安全隐患。人民调解工作就显得很重要,完善的社区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可以使社区内部矛盾得到及时、正确处理,从源头上减少群众内部矛盾的发生;另一方面,针对退休职工、伤病亡遗属,支部要特别加强信访工作,着眼于预防,主动捕捉信息,不使个人意见积累成信访问题;着眼于化解,对反映的问题千方百计予以解决,不使小问题扩大成越级上访,做好上下沟通,避免越级上访的发生。社区党建工作是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前提,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引领,以构建社区“网格党建”格局为重点,以服务职工家属为目标,强化社区党组织功能,发挥社区党员作用,才能为创建和谐社区、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作者:李建珍 单位: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童亭煤矿社区服务中心
第二篇:科技创新与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科技创新
企业文化是根植于以人本身的文化,它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潜能、产生团队意识。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为其核心,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倡高尚的道德规范、协作的团队行为准则,最终形成整个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想追求和和谐的行为模式。于是我们就会发现,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对参与科技创新的职工予以价值观、理想追求和行为准则的培养与塑造,能够为他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企业文化通过精神上的支持,进一步产生行为上的积极力量。试想当企业形成一种追求创新和卓越的企业文化,是不是每一位员工都会从内心产生对创新的渴望和不断前进的动力?这样企业就能形成比较灵活的崇尚创新的氛围。同时借由企业文化的形成时构建的培训和教育渠道,对科技创新的技术人员定期组织学习和交流,不仅有利于每位职工的技能的提升,更能实现整个企业研发工作的统筹布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制度构建的一部分,其提纲挈领地指导着比如企业的人事制度、报酬分配制度和人事升迁制度等,这些都关乎每一位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可以说也是从物质分配上掌控着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很多时候一个企业缺乏科技创新,正是因为这些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并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于是可见企业的管理方式等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哲学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科技创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企业文化如果推崇自主创新就不会去山寨和模仿甚至外包,这就会让企业倾注更多的心血以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团队。如果企业文化中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就会愿意为科技创新投入更多、有更多的耐心、不畏惧失败,最终锲而不舍直至成功。如果企业文化中能够以人为本,企业才会真正知道人才的价值,才会在科技创新中为人才铺垫更多的便利条件。最后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也许有的职工就会选择放弃,但是如果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个企业,将这个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价值实现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未来和企业的愿景归属到一个蓝图内,那么他们就不会那么轻易放弃,在合作中也会更加顾全大局。而这些往往不是通过物质激励能实现的。
二、科技创新助力企业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也是企业得以引领潮流立于不败之地的必备因素。科技创新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的艰辛历程是需要企业员工和衷共济齐心协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整个团队的价值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的核心文化精神都是来自他们的创始人团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将最初的共识不断传承。科技创新通过树立创新的价值取向、构建创新的方案、实现创新的目标不断推进和形成企业文化。科技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面向市场需求、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经过研发并实现商业化的过程。具体而言,技术创新会伴随诞生企业精神,因为科技创新从研发、量产到市场推广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发挥个人的拼搏精神和团队的合作精神。个人的拼搏精神都为科技创新的突破提供了灵感的源泉,然而对于一些大型的创新研发,还需要团队合作产生知识的结晶。而团队合作离不开交流和领导,于是就会形成整个企业以团队核心成员为代表的独特精神特质。这些个人和团队的精神品质进而融合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技创新也打造了企业品牌。企业的品牌主要来自其产品的品质。而好品质的产品当然不可能仅仅是复制别人的创意,不可能是采用陈旧落后的工艺,也不可能是还是使用千人一面的包装。而这些与众不同都是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办到的。从易到难,先通过个性化的产品的外观设计,仅仅是点滴的创新,就能为消费者带来企业整体印象的极大改观。但是仅仅是造型新颖、赏心悦目的外包装并不是产品得到认同的关键。紧随其后应当继续努力改良现有的制造工艺,也就是盘活存量,将能够做到的做得更好,精益求精,这样消费者才会觉得这个企业是个值得托付的品牌。然而这也还是不够,最终科技创新应当是做到独创性的生产工艺、功能品质的革新,实现成本的降低和品质的提升,让消费者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才会让消费者最终将这个企业视为一个口碑极好的名牌。而当一个企业有了如此美誉的企业品牌之后,对内,会极大的促进职工的企业归属感,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会进一步增强,对外,会极大的促进职工的企业自豪感,企业文化中也会出现更多对企业的口碑的珍视和维护。整个企业才会形成科技创新和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
三、小结
科技创新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关系密切。一个企业如果希望能够在一个行业乃至整个市场都获得领先地位,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实现良性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面对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来自国外的强大竞争对手,企业应当在科技创新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并且在其中孕育本企业富有本土特色和人文关怀的优秀企业文化,再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助力科技创新和企业的发展。最终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作者:吉健 单位: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篇:后勤企业文化建设
一、社会化条件下加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自1999年起步以来,已历经十四年。按照政府统筹主导、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其他职能部门支持、学校具体落实的原则和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的高校后勤新型保障体系。因此,深化后勤改革,促进社会化条件下的高校后勤企业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内涵,拓展经营空间,优化育人环境,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二)坚持高校属性的需要
高校后勤企业归根到底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这是高校后勤企业的属性。要想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方针,妥善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质量与价格的关系,大力提倡和弘扬守法经营、公平公正、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优秀企业文化,必须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三)后勤企业发展的需要
后勤队伍文化层次偏低、经济知识偏少、管理能力不强、专业技术不精、团队精神较弱、综合素质不高、企业文化不浓、师生评价不高、品牌“亮点”偏少,等等,已成为影响高校后勤企业档次提升、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后勤企业要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服务师生、服务大局,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文明、安全、快捷的良好服务,促进两个效益共同提高,必须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二、加强社会化条件下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目标要明确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既要有鲜明的企业特色,又要与校园人文氛围相协调;既要能激发后勤员工为企业增进两个效益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也要能为服务育人营造良好环境。比如,工作目标可以称为:一切为了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团队精神可以称为:团结拼搏、敬业奉献;企业精神可以称为:励精图治、创新发展;经营理念可以称为:服务师生、服务大局、努力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文明安全的良好服务。总之,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不管表述方式如何,都应当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强大的感召力,能激励员工士气、增进师生感情、促进企业发展。
(二)任务要具体
文化的内涵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部分,意识形态指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含思想、道德),非意识形态指科学技术、语言文学等,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非意识形态,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全方位、多途径的。第一,要把提升队伍素质放在首位。后勤员工不仅要有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也要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不屈不挠精神;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也要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不仅要有顾全大局、服务中心的团队精神,也要有独树一帜的品牌效应。第二,要把确立共同愿景作为基础。许多工厂把“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作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和奋斗目标,高校后勤企业也要确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我是高校人,尽其我所能,创新求发展、不甘落他人”,“企业兴旺有我功,企业衰败有我过”,“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人”等共同愿景。在高校后勤企业的共同愿景下,培育个人在为企业作贡献的同时谋求自身发展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正确处理个人与企业、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提倡诚实守信,强化信用意识;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
(三)形式要多样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也和其他文化一样,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给人以感召力、凝聚力,起到精神动员、舆论引导作用。它的传播方式,既可以是集中授课,也可以是个别交流;既可以是现代的信息传递,也可以是传统的广播报道;既可以是诗歌朗诵,也可以是歌舞晚会;既可以对创造的物质财富进行量化比赛,也可以对创造的精神财富进行评估推广。总之,要采取寓教于乐、形式新颖、易于接受的方式,增强高校后勤文化的渗透力、吸引力、感染力,为高校后勤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为高校后勤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社会化条件下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人
党的十四届三、六中全会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结合,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精神文明源于文化文明,是文化文明的集中体现。因此,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教育后勤员工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教育后勤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社会效益优先的思想,切不可偏离“三个面向、四有”的育人方向,切不可违背“三服务、两育人”的保障原则,切不可陷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的误区。
(二)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
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经济效益的增长,师生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也离不开经济效益的提高,发展经济、增加实力,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然而这会导致高校后勤企业忽略文化建设。尤其是步入市场经济的高校后勤企业,随着体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师生的工作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利益追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难免诱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需要先进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进行正确引导。所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而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结语
总之,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繁重的系统工程,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各部门的理解和配合、广大师生的信任、后勤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上下同心、师生合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为促进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陈春义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院办
第四篇: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作用
1尊重员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1.1关注员工成长,为员工创造多种发展机会
员工作为企业发展和存活的中流砥柱,对于企业的发展作用巨大。如果没有员工,企业缺少了发展的支撑力,没有员工的积极努力,企业的业绩也将受到重创。所以,要想建成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充分尊重员工,给予员工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企业可以真正做到尊重和关爱员工,就能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不仅有大家庭的温暖,更有提升的空间和机会,故而,员工会积极地投身于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中,为企业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企业可以适当地开展自主管理和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让员工建言献策,自主管理,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1.2满足员工的发展要求,提升员工自我素养
企业员工作为个体,有自我价值的认可需求和自我技能提升的内在要求,故而,企业应该注意提升员工从业素养和技能方法,给予员工更多的机会。比如开展技能比赛活动,满足员工实现自我发展和提升的愿望;积极开展“我为企业争光”、“我为企业做贡献”等演讲比赛活动,激发员工对企业的爱戴之情;定期为员工提供技能进修培训,不断提升员工自我职业素质和从业技能;采取多种方式选拔提升人才,给予年轻同志提升进步的机会。同时,在适当的基础上,增加员工的薪资以及福利待遇等,使得员工将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企业的发展共进退。
1.3柔化企业管理制度,让管理充满“人情味”
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都会充满很多的磨砺与辛酸,危机时刻企业更需要全体员工凝聚力来共同抵御风险,所以,企业应该视员工为生命线,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中有机的运作,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而这些制度的制定则是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员工的心声以及企业的发展来制定。在制定企业规则的时候,关注员工的特殊情况,给予员工充分的人文关怀,才能够让员工从内心感受到企业的温暖,才会为企业的发展竭尽全力。换句话说,企业文化的构筑则要摒弃管理制度中那些冰冷无情的条条框框,让员工能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企业制度之下为企业甘愿奉献一切。
2企业文化的构筑还需尊重人才,尊重员工智力
人才与人才的智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人才、尊重员工的智力,是众多企业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尊重人才、尊重员工的智力,才是构建社会主义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体现,这也成为企业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因此,做好科学的人才机制,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步骤。
2.1伯乐相马,秉承公开公正的选才原则
人才的选拔是否优良,对于企业的发展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企业在“伯乐相马”过程中,秉承公正公开的选才原则成为前提保证。一方面,企业应该注意从内部选拔人才,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要给予适当的提拔,予以重用。另一方面,从人才市场中选拔人才时,要注意选拔专业对口、能力过硬的人才,不要因为其他因素而随便选择。
2.2慧眼独具,帮助企业善用人才
人才的长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才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作为企业,应该独具慧眼,对于人才的使用过程要做到善用,这就要求企业在安置人员岗位时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让人才在自己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而不是不考虑人才的个性与优点,随便安排职位,这不仅造成了企业人才的浪费,也是一种不可取的非理智性行为。
2.3巧用智慧,激励人才成长成功
人才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能够助推企业的发展壮大。作为企业,一定要在科学选才、善用人才的基础上,做好人才激励工作,可以采取加薪、休假、福利待遇的方式,激发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可以采取“科技比武”、“科研发明奖励”等形式,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3建设温馨企业文化环境,构筑先进企业文化,助推企业繁荣发展
和谐是一切事物能够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难以顺利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发展就难以谈起。同时,和谐发展也是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
3.1构建企业内部员工和谐关系
企业员工在企业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多方协作才可能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一道工序,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之间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生产经营目的。故而,企业应该抓住这一点,通过多种方式,极力为员工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从业环境和企业环境,比如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互信互帮。再者可以对员工进行一些拓展训练,激发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等,构建员工之间的和谐、合作、互帮、互信的良好关系。
3.2构筑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稳定关系
对于企业来说,它更想生存发展与谋图强大,对于员工来说,个人则需要自我提升和个人福利待遇的提升,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处。故而,企业一方面要为员工展现一个美好的蓝图,让员工为之奋斗努力;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员工的成长、员工的生活,设身处地地为员工着想,使员工信赖企业,愿意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除此以外,积极开拓企业外部和谐环境。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员工的命运息息相关,企业应该努力地开创企业发展的优势外部环境,为员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空间。
4小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的一种精神,同时,也是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构筑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内外协调、上下有序的有效方式。
作者:杨洪彩 单位:临沂兴元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第五篇: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一、在农垦企业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必要性
首先,在农垦企业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能够促进企业的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领导开展的,能够促使企业在其发展中不断地与党和国家的政策保持一致,维护国家利益,贯彻国际决策的重要途径。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企业精神、工作规范、企业人际关系等在内的企业软实力,企业文化的存在起着促进提升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发展动力的重要作用,在农垦企业的发展中,亦是如此。所以农垦企业的党务工作者很有必要将农垦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贯穿到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进行改造,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借着农垦企业的文化顺利推行。其次,在农垦企业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相融合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农垦企业之前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采取的是老旧的管理模式,跟不上国家的形势变化和政策发展,严重影响了农垦企业的长期发展。我们在农垦企业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相融合,使得农垦企业的管理方式能够与国家形势和政策相匹配,通过现代化管理方式的采用,使得农垦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在先进技术思想的指导下科学发展。同时,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了农垦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员工法律意识的提高、现代公民意识的生成,促进了员工道德修养的提升。这使得农垦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摆脱了过去靠人管人的现象,通过建立规范、合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度规范来进行企业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水平。最后,在农垦企业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在农垦企业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就是要使农垦企业的工作内容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使农垦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不断地推进企业自身的改革,促进农垦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将农垦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有利于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认清国家形势,避免盲目发展;将农垦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力于促进企业负起责任,承担义务,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提升竞争力;将农垦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利于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态化,使得农垦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深入人心,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将农垦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能够促使农垦企业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员工的政治素养,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在农垦企业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充分性
我们认为,在农垦企业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是充分可行的。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共同点能够促其不断地相互融合,不断地互相促进,并且能够在农垦企业中共同生存。首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的作用对象、作用内容和作用目的相同。我们在农垦企业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农垦企业的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改造促使农垦企业的员工思想与国家政策,社会发展方向等保持一致,从而促使农垦企业健康和科学发展。而农垦企业的思想文化则奠定了农垦企业员工的工作理念、思想状态等,促使农垦企业的快速发展。所以说,农垦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企业员工;作用内容一致,都是农垦企业员工的思想内容和精神状态;作用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农垦企业的科学发展和长久发展。其次,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方式相同。相同的作用方式能够使的不同内容的东西在作用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农垦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方式相同,都是通过对思想内容进行宣传,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影响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相同的作用方式使得农垦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宣传的过程中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促进企业文化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使得企业文化在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趋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并且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不断地纳入到自己的作业体系之中,使得二者能够不断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三、在农垦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的路径
1.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管理组织来推进二者在农垦企业中的不断融合。
无论思想政治工作也好,企业文化建设也好,都少不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的管理和领导推行,所以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组织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融合。通过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宣传,即能够节省精力,又能够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通过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不断地深入到农垦企业基层,使得基层员工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不断地参与到两者中去,并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支持。
2.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来促使二者在农垦企业的工作中不断地融合。
任何一项政策和措施的推行都脱离不了对作用对象的激励,只有作用对象充分地感受到其中存在的利益和好处,才能够对其进行充分的接受和认可。我们在农垦企业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相融合也是一样的,需要依靠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来保障推行。通过建立科学的、长效化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农垦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对在实践中努力接受二者、并且在二者的指导下不断改进自身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的员工进行奖励,有助于员工二者在农垦企业的具体工作中不断地融合。
3.通过建立惩罚机制来保障二者的有效推行。
在制度的推行过程中,光有激励机制是不行的,还需要严格的惩罚机制来保障实施,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追求有利固然很好,但是很多人经常会追求“无害”。我们通过建立惩罚机制,对于具体的农垦工作中不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按照企业文化行事的员工进行处罚,能够促使农垦企业的员工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地积极主动地配合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践行企业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垦企业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是十分充分并且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在农垦企业的日常工作中,需要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管理组织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融合;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来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融合;通过建立惩罚机制来保障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推行。只有如此,农垦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不断地融合,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陈焕生 单位:广西柳州绿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第六篇:电力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思考
一、企业文化管理对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和生产运营人员共同遵守的日常行为准则和指导思想,因而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管理革新,实现电力企业的现代化,促使企业更好地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接轨,提高电力企业对动态发展和复杂化的社会发展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利于增强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洪流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其次,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文化管理和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此外,企业文化管理可以很好地与电力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可以将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精髓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电力企业党组织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企业员工安全作业意识,促使企业员工规范自己的操作程序,提高安全警示意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电力公司文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引进先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丰富企业文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首先,电力公司在管理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让员工拥有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园,进而激励员工主动参与企业文化学习和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大力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理论以及党章的学习,提高电力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政治信仰,建立健全民主协商制度,从而协调电力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创建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激励电力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安全文化、质量文化教育与法律文化教育,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电力公司需要坚持“安全第一、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加强员工安全文化、质量文化教育,增强电力公司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电力公司的领导人员、管理人员与生产运营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来操作电气设备,同时促使员工及时做好电气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进而避免安全隐患存在。认真落实“责任到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增强电力公司管理人员的安全警示意识和火灾防范意识,切实做好安全生产运营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减少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创建优质电力品牌,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软实力。
当今时代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等软实力的竞争,品牌竞争也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工作,品牌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还能够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影响力,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因而,电力公司要想增强自身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人才实力等软实力,需要大力创新具有本公司特色的优质品牌,打造“诚信经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品牌理念,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品牌战略思想和人才,提升企业形象和信誉,不断增强企业的科技实力和人才实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等软实力,保障企业在市场竞争洪流中不断进步和持续健康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要主动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积极迎接国内外同行的挑战,解放思想,更新管理理念,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进程,有效管理企业文化,提高员工质量安全意识和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智力和优势,不断促进电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作者:张民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论文(共6篇)责任编辑:xchen1